欢迎来读报。北京晚报,记录我们经历过的生活。
首先是来自35年前的年7月的报道。
伦敦街头
那年头,我们没什么机会出国长见识。于是,新华社就给我们带来了伦敦街头的样子。
然后我就不说了,您自己看看图片和文字。
反正那年头,咱老百姓真是够傻的。
炭粉布
日本生产了一种布,两层中间,加入了活性炭粉。
如今咱北京雾霾这么严重……真得感谢这些科技进步。
北京手帕畅销港澳
北京手绢,在香澳市场受欢迎。北京手帕厂华灯牌产品,上面印着花卉等图案。
人家订货60万打,并且建议,手绢上印上“中国北京”。
大概当年咱们觉得能出口手绢,也算扬眉吐气。其实呢,人家特地要求印上中国北京字样,恐怕也是从小小的手绢上,看个新鲜吧。
希望北京也能买到平壤手绢。算了,何必踩股人家。
医院的服务态度
医院,外科急诊。卢大夫给一个车祸伤者看病,陪同者问,我们应该抱着患者,还是背着?
卢大夫回答,“抱着也好,抬着也好,驮着也好,是你们自己的事,我当医生的管不着,哈哈哈。”
老说现在医患纠纷多。因为大家心里都埋下过不快乐的种子。前两天武警二院出了事儿,医德、医院体制等问题,又出现了对医生不利的方向。
别说那只是个别问题。体制在这儿,出什么问题,都算不上意外。
接着是来自30年前的年7月的报道。
双顺成衣铺
这是一篇些老北京裁缝铺的文章,没啥奇怪。
但是,第一句,“现在,北京又出现了穿旗袍的女同志。”
这句话的分量不轻。
搭售
这也不是新鲜事儿。安定门外科仪餐厅,打啤酒两升以上,必须搭盘菜。价格1块6。
餐厅虽然承认错误,但是,只是表示,将来放宽搭售标准。
管?管得了吗?卖烟的搭破烟,卖菜的搭烂菜。庆幸我们熬过了这个年代。
理发受伤
宣武区春光理发馆,洗头用凉水,回到家一看,头上伤到了六七处。到店里反映情况,店里问,当时你怎么不说?
这位顾客,你就庆幸你没让他们开瓢失血过多而死吧。你要是死了,就更没话说了。
咪咪流浪记
52集的动画片,咪咪流浪记,开始播出了。好像是日本的吧?
我就记得,高中时候和一个同学聊到这个,回忆起主题歌歌词,他说——
我一直以为,唱的是“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去到哪里也要找我爸爸,我的好爸爸没长大,若你见到他就牵着他回家。”
恶性循环
年我们就担心堵车了,哎。
当时担心的,是自行车与公交车形成恶性循环。很多人觉得坐车慢,买自行车骑;街上自行车多了,公交车更开得慢。
这也叫恶性循环?那现在咱还活不活了?
自行车保险
崇文区保险公司,开办了自行车保险业务。
所谓自行车王国,这还真是挺与时俱进的服务。可惜,现在也没有了。
书店被砸
王府井书店三楼,东侧玻璃碎了不少。
因为东边有人养鸽子,为了让书店楼顶上的鸽子起飞,用砖头砸。
当年的老百姓们都是怎么活到现在的啊?
接着,来自25年前的年7月的报道。
明抢
半身不遂的老人,在东四十条挪步。走上来一个男青年,“您不认识我啦?”说着,把手伸到老人兜里,掏出来20块钱。
等老人明白了,这小子早就溜了。
如果偷盗行业也有先进,理应发个“淡定奖”。
电脑杀死象棋大师真相
这个事儿,我小时候还真听说过。说苏联著名的象棋大师和电脑下棋,电脑输了,就把大师电死了。
小时候觉得,这特么苏联货,真不靠谱,就是不如美国货日本货。
长大了明白了,电死?这不扯淡吗?
但是,当年咱们还就为这件事儿,做了个解释。嗯,是因为,啊,电子干扰。
要是能把人电死,给电脑加条保险丝不就行了吗?
当年咱们常常停电,供电不足。外国就没有供电不足的问题,所以呢,外国人根本不知道高科技产品保险丝。
这当然也是扯淡。不过咱扯淡也是要有依据滴。
首钢的贪污犯
首钢公司北钢党委书记管志成,受贿万元,贪污8万元,买了四处房子,养了两个情妇。
他的下场是:死刑。
跟现在的贪污受贿腐败案比——
够冤的。
还是欠账
一对老夫妇,住房的墙被掏了窟窿,房瓦也被揭走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王某家的房产。年落实私房政策,房子归了王某。肯定是文革的历史遗留问题啦。
但是老夫妇没地方去,又没钱租房,不走。
于是,王某将房瓦揭了,又把墙刨开了。我拆我自家房子,谁管得着?
最终法院判决:王某和一起闹事儿的家人,每人罚款块。
呵呵。当年块不少了。可是,这样的案子,放在今天,还会这么判决吗?
能怪谁呢?欠账太多了,想要平稳发展,谈何容易。
追赶逃票者
路公交车售票员孙宝华,最多一天抓住十多个逃票者。怎么抓?下车追呗。
那公交车不得等着啊?等着吧。乘客们骂声不断:真缺德,就这几毛钱的事儿。
这不是骂售票员,而是骂逃票的人。
结论是:当年咱们生活节奏好慢啊!
因为拾金不昧所以不离婚了
联防队员捡到了一个包。谁丢的呢?
失主是一对夫妇。见到物品失而复得,很高兴。当时俩人本来要去办离婚手续,“就冲眼下这么好的社会,这么些好人,咱俩这离婚也不再闹腾啦!回家好好过日子吧。”
…………
这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倒是功劳落到了派出所和联防队员身上。
各位,现在社会离婚率挺高哈。您要是不幸离婚,偶尔也琢磨琢磨,还有猫儿胡同这样大夜里给您码字儿,带您看二三十年前的老晚报的好人呢。就冲北京晚报、猫儿胡同,咱别离婚了。
分财产的时候您直接打赏给我就行了。谢谢啊。
女活男活
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其实是个扑克牌店的招牌。
真的是扑克牌店吧?
和平西街市场
和平西街市场投入使用,北京最“气派”的市场,分三个大厅。
图片不清楚,您凑合看。倒是让我想起了家附近的樱桃园综合市场大棚。看来,那个年代,这种两边摆摊、中间走顾客的大棚市场,还挺流行的。
文化衫现象
这个也很有趣。当时文化衫兴起,上面些什么的都有。流行的是:
“别理我,烦着呢”
“真累”
“拉家带口”
“酸甜苦辣”
“不会来事儿”
“一事无成”
“练摊没本,上学没谱,当官没门,出国没钱”
“粮票油票肉票户口本工作证身份证”
还有的写着两个大字:“密探”。
作者认为,中华民族形象受到损害了。呼吁有关部门进行管理。
真他妈蛋疼。
最后是几篇来自20年前的年7月的报道。
锦芳小吃搬迁了
各位一定见过网上的那张锦芳小吃门口的照片吧。70多年历史的锦芳小吃,第一次因崇文门外大街改造被拆迁了。搬到了天坛路54号。
现在则是搬到了磁器口西南角的楼里。
无偿献血
献血车在北京街头早就不是稀罕物了。
但这篇文章记载了,西单商场门前的献血点,是北京的第一个。大概就是今天西单路口那辆献血车的前身吧。第二个献血点将开设在蓝岛大厦门前。看来蓝岛当年很火啊。
专治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