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评论器官捐献,让生命之光不灭

6月11日是中国器官捐献日。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超过万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累计完成多例,捐献器官13.9万多个,挽救了十多万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年,北京一位27岁的医生意外去世,捐献器官挽救5人生命。图据本端

“捐献是因为我尊重和爱惜生命,觉得哪天我意外离开,眼角膜、心脏、骨髓能捐给有需要的人。他们健康后,走在大街上,与我的父母擦肩而过,他们会不会有一瞬间觉得,他或她的眼睛和我女儿的好像,就是生命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发自肺腑的言语令人动容。这是一种对生命更高级的理解,对善意更真诚的传递。每一例器官移植手术背后都有至少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有很多人强烈的、关于失去和获得的情感撞击,也折射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对中国人体器官移植管理体系的信任。

死生之外无大事,器官移植手术则是在某种程度上的起死回生。据报道,就在6月7日,医院48岁的刁攀娅医生永远停止了心跳,其捐赠的双肾和肝脏被用于挽救3名患者的生命;6月2日,一位在福建泉州工作的江西小伙因车祸意外导致脑死亡,心存大爱的父母主动提出捐献其全部器官,成功挽救了3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帮助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他的生命在5位陌生人身上得到了延续;5月23日,24岁的研究生隆星宇突发疾病后被确认为脑死亡,家人决定捐献他的心脏、一肝两肾和一对眼角膜,让4人重获新生;年,一位江西退伍军人因车祸离世,他的器官一下救了8个人……毫无交集的陌生人,因为器官捐献,结下生死与之、生死相托的缘分。

在生命尽头以“生命礼物”挽救另一个生命,让光明和生命得以延续,应向每一名器官捐献者致敬。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我国器官捐献数量、移植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但相比我国每年约30万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

期待更多的人加入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行列,除了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增加对器官移植的信心,还必须法治先行。一边不能辜负捐献人的重托,一边要更公开公正透明地面对患者的期待。根据《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今年将审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修订草案。强化对器官捐献的褒扬和引导,坚持自愿、无偿原则,依据民法典完善器官捐献的条件和程序;也将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违规开展器官移植工作的行政处罚力度,加大对无资质擅自开展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打击力度。

器官捐献与移植事关健康权益以及司法的公平正义,考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观念转变,有法律保障,未来器官捐献管理必将更完善,会有更多生命在阳光下接力奔跑。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张丽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jj/16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