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届央视春晚,唯一的原则是谁火就请谁

年2月12日晚上八点,如果你在此时打开电视机,收看只有一个频道的中央电视台。看到屏幕上的四个隶书大字:恭贺新春这表明你是个幸运儿,超越了99.9%的中国人。因为这时候,十亿人口的中国只有一百万台电视,其中很多还在机关、大院、俱乐部。你会看到,一个身穿中山装,梳着大背头的男人神情肃穆地开始播报:在这欢乐的除夕,中央电视台全体工作人员祝您阖家幸福,万事如意,春节愉快。今天晚上,本台采用实况直播的方式为您播出春节联欢晚会的文艺节目,为了使您欣赏到……说这话的人,一股字正腔圆的播音腔,极有魅力。这时候的中国人,还没有把这个声音,和密西西比河的积雪,草原上的旱獭,冰原上的白熊唔的联系起来。没错,他就是赵忠祥。号称念十万字也不会错一个的央视首位男播音员,年经周恩来亲自批示,从北京百余所高中的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唯一一个人。此刻他领衔播报的,就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春晚的发轫之作,它深刻浸透了那个时代的烙印。01在赵忠祥报幕结束之后,屏幕上陡然出现了一组剪纸动画。四个剪纸小人,三男一女,三个男的穿着白衬衫,中山装,骑着猪;女的身着一身花旗袍,在屏幕上蹦蹦跳跳,憨态可掬地跟观众打招呼。出现小人动画,是节目组特意设置的花絮,他们代表晚会上即将出场的四个主持人。在一片欢快的音乐中,四个主持人登台了。三个笑星,一个女电影明星。姜昆和马季,相声演员;王景愚,喜剧演员;刘晓庆,当时最红的女电影明星。和今天完全不同,当时的主持人选择思路,想的是相声演员和喜剧演员说话幽默,适合把握节奏,协调串场。再来一个女演员,负责活跃气氛,不要让气氛太直男。因为,如果上场的就三个傻老爷们,在台上来回侃几个小时,肯定没人愿意看。日后爆红的《中国好声音》,曾经想换个性别比例,比如两男两女。后来发现,还是三男一女的导师搭配效果最好。殊不知,这一套模式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被央视摸出来了。年轻漂亮的刘晓庆,是这个活跃气氛的不二人选。最近几年来,她主演的电影《小花》在全国上映大热。尽管是一部革命电影,也成为无数男性的梦中情人。刘晓庆知道自己被邀请以后,开出两个要求:1,要在春晚上唱首歌;2,几年没回家了,希望能通过直播向四川老家的父母拜个年。第一个要求容易,第二个却让领导犯了难。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话筒是无产阶级的传声工具,怎么能允许你用来表达个人情感呢?这也太不讲政治了!这个要求从导演上传到央视台长再到广电部长,最终得到了批准,但只能说一句话。于是,刘晓庆就在台上面对全国观众,说了一句:今天是除夕之夜,我在这里向远在老家,坐在电视机前的爸妈拜个早年。首届春晚,上来就夹带私货。为了避免这私货太突出,另外三位男主持人也被要求:分别代表喜剧演员、相声演员、各行各业给大家拜年。接下来,李谷一唱出第一首歌《拜年歌》,晚会正式开始。因为准备时间仓促,所以节目主要是相声类的语言节目。最早上场的,是马季和赵炎主演的相声《山村小景》:农村政策好啊,你们家变了样啊,劳动致了富啊,勤劳发了家,媳妇娶了仨。之后,赵炎开始配合,扮着学猪叫:哼哼啊,哼哼哈,哼哼哈哈马季砸挂:这猪喂得好啊,三个月就长成这样啦。台下观众都笑了。起初还有点偷偷摸摸,后来就开心多了。侯耀文和石富宽说的相声《讲礼貌》,说各国人民如何行礼。德国有高抬右臂45度,手指并拢向前;日本有九十度鞠躬大喊一声:嗨!!!阿里嘎多古扎阿姨妈!这些年国外还有一种亲吻礼,进了中国。但是,中国人以为亲吻礼就是亲嘴,很多年轻人就学会了光天化日之下抱着就啃!简直是阳光下的罪恶!来自上海的喜剧演员严顺开表演了一个小品:《阿Q的独白》。严顺开两年前主演了电影《阿Q正传》。这一次,阿Q在全国人民面前诉苦来了。本来我姓赵,但赵太爷说我不姓赵!他说我不配姓赵,还打了我两巴掌!妈妈的,儿子打老子!那天我正巧碰上吴妈,我就跪着跟她说:吴妈,我想跟你睡觉!如果一个男人敢在当时的大庭广众下说出这句话,那大概率会被大妈们以流氓罪扭送到派出所,办成铁案,劳教三年。而如果放在今天,哪怕是鲁迅本人亲自来,也没办法念出那么大胆的台词。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后台一个长得像潘长江又像张译的男人也乐了。他叫黄一鹤,沈阳人,是这场晚会的导演。在筹备时,黄一鹤特意从北京几所高校里请来了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集体研究:观众看一个节目多久会疲劳?每次的笑点大概会兴奋多久?持续笑多久会感到疲惫,如何让观众笑而不累?……这些年里,文革刚刚过去,人们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黄一鹤认为:应该把笑的权利还给老百姓。02姜昆和李文华带来了一段相声,《战士之歌》。展示各大军种部队都喜欢什么歌。比如海军喜欢的一首歌,苏小明唱的《军港之夜》: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这首歌唱遍了海军,却被一些领导视为洪水猛兽,理由是:军队是用来备战打仗的,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怎么能在晚上睡觉呢?这事越闹越大,演唱者苏小明都差一点被开除出海军文工团。最后闹到了海军司令,开国上将叶飞那里。这位司令一锤定音:只要战士喜欢、部队喜欢、广大群众喜欢,就可以大胆地演、大胆地唱!有了叶司令这句话,所有的争议才烟消云散。叶司令是开国将军中,唯一一个拥有双重国籍的人。他是胡建人和菲律宾人的混血儿,出生在菲律宾奎松省。还有个菲律宾名字,叫:西思托·麦卡尔托·迪翁戈。不知道他的思想开放,跟菲律宾的音乐传统有没有关系。这一年,另外一个中菲混血儿鲍比达,在香港获得了第二届金像奖的最佳音乐奖。他有事没来,张国荣替他上台领的奖。这个相声,是姜昆在电视荧屏上的首秀。他大概不会想到,接下来十几年时间里,自己会持续出现在春晚舞台上。而他的搭档,一脸褶子的老艺术家李文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喉癌,两年后即将切除全喉,终身不能再登台。这是他人生最后的高光时刻。这次晚会,每几个节目就会穿插一个猜谜互动环节。具体玩法,就是主持人念出谜语,现场观众可以直接举手猜,或者干脆喊出来。而电视机前的观众,则可以通过给节目组打电话、写信的方式来参与猜谜。都有哪些谜语呢?这5个:从上至下,广为团结;打一字;年终算总帐,打一句唐诗;制定人口政策,打一成语;镜子里面照着人,打一字;晚会,打一字;所有谜语全部猜中的,可以获得奖品:一个笔记本。是真的可以写字的那种,不是苹果。(此处为硬广,括号内请务必删除,不要再犯上次的错误)别看只是一个批发价五毛的本子,节目组准备了一千个。因为经费短缺,这个赠送的本子都是一级一级报批,最终由台长宣布拨款才解决的。短缺,是当时最真实的中国关键词。这届春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钱。录播是需要用进口专业录像设备的,一个磁鼓两三万美元。两年前有个北大经济系毕业生易纲公派出国留学,国家说只能给你2美元。出去以后他发现,这钱刚够买两瓶番茄酱。为了挣生活费,他每周要在学校食堂洗九个小时的盘子。还好他坚持下来了,后来当了中国人民很行的行长。央视的预算全用来保障新闻联播了,实在抽不出多余的预算来搞春晚录播。所以,黄一鹤提出直播的想法,台长很痛快地批了。另外,黄一鹤坚决认为,这届春晚必须直播,否则就没法跟观众互动。观众有权参与,有权点播,也有权批评。很多年来,很多人张口就是按照最高领袖的路线,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很多时候假话连篇,老百姓一直在被教育。他说:这一次,老百姓应该说话。老百姓果然不负众望。春晚在前台演出,后台工作间里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春晚电话互动的形式和电话号码,刊登在《北京晚报》上。当时,它是整个北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报刊,每天发行超过60万份。但电话可不仅仅来自北京。第一个电话就是从安徽合肥打进来的。北京晚报不止在北京一地发行。附近的河北,天津,山西,山东,甚至东北都有。这是因为,文革刚刚过去没几年,文化上是一片荒芜,百废待兴,很多大城市连一份晚报都没有,所以,大家共读一份北京晚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现场明明设置了四台电话,其中三台电话不停地响,剩下一台却沉默无语。持续的超负荷工作让电话线路越来越热,北京电话局的工作人员急得满头大汗。连北京市消防队都被通知前来待命,因为随时可能发生火灾。那样的话,央视大火就将提前二十多年发生。最后发现,因为工作疏忽,四个电话号码中的一个印错了,印成了一个北京市民家的电话号码。春晚当天,那个家庭里的电话从早到晚一直不停地响,总有人打进来点播节目。这家人也在从早到晚坚持不懈地拨打另外三部热线电话,最后一次连续拨了半个小时终于接通。导演组才知道问题出在这里。主持人在现场紧急口播,宣布修改电话。年,家里有电话的,也不是一般人。03这场原定5小时的晚会,最终拖到6小时46分钟。演员们轮番上场,累得精疲力竭。晚会有很多不足。比如全场只有五台摄像机,拍出来的机位显得很单调;场地灯光不好,观众席上很多地方都看着黑漆漆的一片;因为没有服装采购的预算,演员和观众穿的都是自己平时的衣服,没有华丽的服饰和道具。连观众,都是为了让现场显得没有那么空旷,临时从央视各个部门抽调和从北京各大单位邀请来凑满人数的。也犯了不少小错误。比如有的镜头直播没对准焦,观众们突然有一阵看不清楚,直播信号不好,有的观众只看到了电视机前的一片雪花,和以前一样只能听个响。然而,这届春晚仍然是饱受赞誉的一届。它的一个核心原则是:谁火谁上。当时在中国人气最高的艺术家,几乎都出现在了屏幕上。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么多人,还有相声大师侯宝林,梨园名角袁世海,刚给《少林寺》唱完《牧羊曲》的郑绪岚……她一个人就唱了三首歌。除了《牧羊曲》,还有《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背景: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这三座城市。要么是这三个地方出生的,要么是其他地方出生,但是在这三座城市里成长和发展事业的。因为,这个时候这三座城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文娱生活自然也是最丰富的。这一年,全国各地才有48家电视台。它们和央视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与人才输送机制,就只能从北京上海这些知名的文艺团体里找演员。主持人兼相声演员马季的出身很典型。他在天津出生,之后在上海打拼,之后搬家到了北京,拜入相声大师侯宝林门下,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再比如李谷一,原本是湖南的花鼓戏演员。要不是十年前就调到北京的中央乐团,就没有她的这次出彩了。晚会上也有地方特色的节目,比如安徽的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演唱者却是上海的演员。有新疆、内蒙古、云南的民族风情歌曲,但都是北京的歌唱家胡松华一个人唱的。这届春晚上只有一个东北人,就是导演黄一鹤。他也是50年代调到的北京。这场晚会,还不忘加入爱国主义的成分。先是在上半场,节目的间隙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片段。这两部爱国主义教育电影,都是由刘晓庆担任女主角,饰演慈禧太后。它们都会在年下半年上映。所以,这次播出也就相当于起到了宣发的作用,通过给她的电影打了个广告,让她在全国观众中的知名度再上一层楼。放在今天,这个宣传力度,足以秒杀一切电影宣发。哪怕是《战狼2》或者《要不是……我都不知道中国原来这么厉害》,都没享受到这个举国推广的待遇。在晚会尾声,插播了来年即将上映的《武林志》片段。这部电影的设定是,清末民初,义和团后代,中国武林高手东方旭原本与世无争。但为了维护民族大义,用八卦掌把野蛮无理的八国联军后代,大力士达德洛夫打得满地找牙。放在今天,这就是一部说明传统武术也有战斗力的悲情电影。在当时,可是具备了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年,戈尔巴乔夫尚未上台,苏联还在对外扩张,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当时中国作家写的科幻小说,反面人物都用“S国中将哈巴罗夫”这样的名字。不过,饰演这部电影中两个俄国坏蛋的,其实都是货真价实的中国人。一个是大力士达德洛夫,真名叫艾海提·亚森,是一位来自新疆塔城体校的足球教练。因为长得像外国人,被拉来演了这部电影。我找来看了一下这部电影。发现这位俄国大力士的身手,还是中国功夫那一套。另一个要陷害东方旭的洋行经理图拉也夫,其实是个中俄混血的河北人,名叫庞万灵。在那个外国人还没有批量进入中国影视圈的年代,庞万灵老师就成了中国影视圈里知名的帝国主义坏蛋专业户。什么《东方大魔王》,什么《火烧圆明园》,什么《珊瑚岛上的死光》……最后登场的,还是第一个表演节目的李谷一老师。晚会期间,观众不断来电,要求李谷一演唱那首被定性为黄色歌曲的《乡恋》,甚至直接在我们中国人不该有一两首旋律优美的歌儿让我听听唱唱吗?最终,领导决定,允许这个节目上场。日后,这次解禁《相恋》被视为一次重大的突破,成为回顾第一届春晚的重点部分。但少有人知的是,李谷一唱的《乡恋》其实是在假唱对口型。当时的央视演播厅放不下伴奏乐队,给8字路口发过律师函的唐骏老师也还没来得及发明卡拉OK打分器。当领导最终决定允许李谷一上台唱这首歌的时候,真实的情况是,放了这首歌的磁带。当时的央视工作人员,几乎人人家中都有《乡恋》的磁带。一个工作人员骑自行车回家,取来了这盘磁带放了一遍。04当晚表演结束后,深夜三点多,剧组演员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下榻的饭店。整座饭店灯火通明,全体服务员从大堂排到了室外,姑娘们微笑中透着感动。她们纷纷说:晚会的包袱、台词,我们全都记住了,可以一个一个数出来。主持人之一的姜昆回到家,发现自己住的央视家属院宿舍楼全都开着灯,每一家都没睡觉。平时为了省电,这些灯都是关闭的。所有人都站在家门外,以目送英雄凯旋的方式目送他走进小区,爬上一楼,二楼,三楼,直到走进五楼的家门。几周后,全国各地寄来的20多万封观众来信塞满了央视的传达室。为此,节目组不得专设一个房间,作为传达室接收信件。一位观众在信中写道,终于听到了好久没听到的《乡恋》,你们真是人民的好电视台。一个观众来信抱怨,怪春晚的节目太好看了,我结婚的纪念品——几名工友攒钱给我买的一把铝水壶忘记了放在火上,都烧化了。多年后,黄一鹤终于联系到这位观众,送给他一把新水壶。这场晚会结束后,央视才开始正式考虑设置主持人制度,赵忠祥在第二年就变成了主持人,主持了连续十二届春晚,成为主持春晚次数最多的主持人。而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的,不止是普通观众,也有来自全国的艺术家们。他们中的不少人,在看完这场演出之后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也要登上这档晚会,向全国人民露一手。这一年,一个湖南湘西的姑娘正在参加当地组织的歌舞剧团选拔,因为基础一般,每天都勤学苦练到最后一个离开练功房。七年后,她因为演唱一首《小背篓》一夜成名,此后每年大年三十都会与全国的观众见面,再也没有间断过,连续23年登上春晚的舞台。很多上年纪的人都很喜欢她。还是这一年,来自辽宁铁岭的赵本山正在参加辽宁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因为演盲人演得出神一举成名。几年后,他也登上了春晚,连续上演21年,成为历届春晚不可或缺的钉子户。这届春晚仅有的几个小品都没有成型,都是由一个演员完成的。然而,这也是春晚历史上,南方人占领小品舞台的高光时刻。最后的微笑。未来,这片土地将被本次春晚缺席的东北人全部爆肝。高峰时期,东北人甚至占据了春晚所有节目的四分之一。毫不夸张的说,首届春晚,是中国电视文艺历史的一大转折。在这场晚会播出前的几十年里,晚会的形式是被严格限定的,是八个样板戏式机械、刻板的,不在乎观众的喜好。尽管不完美,但它却迈出了一个自由的开端,勇敢地突破了时代禁锢,将表达喜怒哀乐的权利重新还给了普通人。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越来越多中国人欢度春节的习惯,从吃年夜饭、放鞭炮之外又增加了一项:看春晚。之后的几十年里,时代不断变化,春晚也不断变化。从只有北京、上海、天津的演员,到港台演员、留学生、外国人,甚至是国家领导人都亲自到场亲贺,与普通人共度新年的一场大型文艺活动。年,央视网发起了一档“流金岁月温馨回忆”活动,由网友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春晚节目。结果,首届春晚以40万票高居榜首,远超其他历届。春晚成为一个模版、一种传统、一场仪式,成为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在今天,当智能手机日渐普及,尽管电视已经不是人们娱乐的主流工具。但每到除夕,总有人会打开平时一年难得开几次的电视机,等待八点熟悉的音乐声响起。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的完美无缺。而是因为,它满足了一个娱乐贫乏的时代里,中国人关于美好和团聚的所有想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jj/14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