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折腾之后,陈力迷迷瞪瞪睡去。翌日进录音棚录音前的中午是一碗四川的担担面,不吃辣的陈力为了有体力,强迫自己吃下了那碗面,然后进入录音棚开唱。
陈力是长春一汽文工团的独唱演员,在进入长春一汽文工团之前她是长春京剧团的一名演员,工青衣。
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陈力打小喜欢文艺,尤其是唱歌。有了这样的歌唱天赋和优异表现,中学毕业后,陈力先是报考长春京剧团,结果被划掉,几经周折她才进入长春京剧团。
那个时代的京剧团多是演出样板戏,样板戏的很多唱腔借鉴了歌曲的旋律和元素,就是后来有人称之为“京剧歌”。这样的剧目,对陈力没有丝毫困难。她觉得应该继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除了完成团里的排练和演出之外,还利用休息时间拜师学艺。
当时的吉林省有两位著名的声乐老师:一个是蒋大为的老师高会菊,还有一个是阮伯萱老师。陈力师从阮伯萱老师。在阮伯萱的指教下,陈力的演唱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打下更为扎实的声乐基础。不幸的是,在一次演出中,陈力摔伤,就此告别京剧舞台,转行到了长春一汽,成为一名化验员。
长春一汽有个文工团,在吉林省小有名气,文工团的很多演奏员以前都是专业团体的,可见一汽文工团的实力。有着京剧功底、一副清亮歌喉的陈力自然成为文工团的主要演员,工作的重心主要在文工团演出工作上。
登台演唱的陈力那时演唱的都是流行歌曲,演唱得最多的是著名作曲家王酩的作品。很快,陈力的歌声赢得众人的注意,她演出的时候电视台就会来录像。通过电视台的《每周一歌》,陈力时常出现在荧屏上。王立平就是通过《每周一歌》注意到陈力的。
那时,王立平来到长影为一部电影作曲。有次,他在导演家里吃饭,看到《每周一歌》在播放陈力的演唱,便问导演:“这是谁?”导演摇头。但陈力清澈、明亮的嗓音让王立平难以忘记。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电视机在中国家庭的普及率极低,拥有一台电视机已是奢侈品,这件奢侈品还大多是九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不知歌手名字的王立平四处打听无解,人家问起长什么样,因为电视机太小,他连歌手的模样都没看清,这可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人说起《每周一歌》的歌手可能来自长春一汽文工团,王立平立马去到一汽文工团找这个歌手,说不出、道不清长相怎么办?一汽文工团就把全部演员的资料放在王立平跟前让他辨听。就这样,王立平听到了陈力的声音,说:“就是她。”
作者欧阳奋强
编辑刘英文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医院呼和浩特哪家好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那个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ys/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