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颠倒了
颠倒在了不完美的瓶子里
瓶子跑了,缺憾还在喘着气
一路悲喜
一只飞蛾,撞击着灯光
灯光伤痕累累
——《空房里的吊唁》
年10月17日,李辉正式退休了
他为巴金、萧乾、黄永玉写过传记
披露过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发表过“沧桑看云”“封面中国”系列
在和大象出版社打了二十年的交道后
自己也成了历尽沧桑的老人
但对李辉来说
大象出版社与他有许多不得不说的故事...
作者简介
李辉,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为主。
与巴金、萧乾与胡风、任敏▼
大象出版社出版李辉作品(——年)共14种
李辉为大象出版社主编的丛书“大象漫步书系”(——年)共5种
“大人物自述文丛”,——年,共25种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年至今,已出41种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年至今,已出12种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年至今,已出11种
“名家文化小丛书”,——年,10种
“印象阅读”——年,已出8种
“大象名家珍藏”,——年2种
与李辉面对面
问:你说你一直没当过官,为何你的朋友们称你是“人民日报文艺部高干”?
李辉:我从来没做过领导,一直是人民日报的副刊编辑。前几年,我们部主任说你已经过了55岁,还天天做版面不太合适,就转任文艺部的办公室干事吧。所以大家开玩笑就叫我“高干”,“高级干事”的意思。
问:你是媒体人、作家,还是学者?你对自己怎么定位?
李辉:我没有定位,如果一定要归类的话,就是一个对历史有兴趣的写作者。正因为对历史有兴趣,也因为对老一代人的尊重和钦佩,我会从他们那里了解历史,帮他们做一些整理。同时,也会写一些关于他们的文章。
问:你觉得你的媒体人生涯是否有点另类?
李辉:我觉得没有必要都挤一条道。当领导就要开很多会,我做个编辑挺好的,比较自由,也比较放松。我认识的好多老一代文化人,也都是这样的,活得挺自在。
问:从事传记写作这件事,是你年轻的时候就确定的目标吗?
李辉:我没有什么远大目标,一般是写完这个人物,发现另一个人物也有意思,就再写那个人。比如写了巴金写萧乾,写完萧乾写胡风,互相有交叉关系。后来写了沈从文之后,由他联系到了黄永玉。当时在北京有一个文化老人圈子,每个月吃顿饭,我是最小的。从90年代到现在,那些老人一个个走掉了。
问:你当年复旦中文系的同学们,后来的人生境遇怎么样?
李辉:写小说《伤痕》的卢新华就是我的同班同学,就住我们隔壁寝室。当时班上有诗歌组、散文组、小说组。他的那篇小说写出来就贴在一楼墙壁上,很多人看着看着就哭了。
我们班上的同学,当官的不多,还是做文化的多一些,经商的也有,出国的更多。巴金的儿子李小棠也是我同学,他小说写得很好,有几部非常经典。他是比较散漫的人,可能因为是大家族出来的,功名看得很淡,活得很潇洒,后来就没怎么写。
问:现在回想当年,有什么特别遗憾的事情吗?
李辉:我现在后悔当年没有采访的人,是陆定一、胡乔木和周扬,其实当时都可以采访到。现在好多事情都遗憾,比如照片拍得太少,没有录像录音,我很少录音,现在很后悔。
11月20日下午,中原图书大厦读书分享会,让我们一起走进李辉与大象出版社的二十年。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方法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