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60亿春节档票房再创纪录你好,李

今年春节,看电影了吗?如果看了,那你也参与了一场几十亿的大生意。年春节档直奔70亿、80亿而去,截至发稿前,春节档累计票房破60亿,累计人数破1.22亿。第一二三梯队阵形也已经分明,但第一梯队最大的两颗骰子仍在空中旋转,并已交换了身位:大年初三,《你好,李焕英》凭借着猫眼9.5分,淘票票9.3分,豆瓣8.3分的今年春节档最高口碑,势能发酵,票房环比初二上涨15%,上映三天票房破10亿,并在大年初四正式开始上演华丽逆袭秀。

2月15日,《你好,李焕英》(以下简称“《李焕英》”)票房反超档期内口碑垫底的《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问鼎当日票房冠军,排片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5.6%,虽仍然低于《唐探3》,但51.7%的上座率,领先了《唐探3》15个点,意味着排片率和票房总体量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你好,李焕英》作为贾玲追忆自己逝世母亲的作品,它改编自一段20多分钟的小品,出自年的《欢乐喜剧人》,原作其实已经构建了一个有起承转合,有笑点和泪点,基本完整的故事雏形。电影基本思路是“分钟的喜剧+28分钟的催泪”,这一多次被院线验证过行之有效的内容公式,进一步丰满了故事细节,也保留了原小品中的张小斐、陈赫,并浓缩了贾玲的喜剧圈人脉,提高了票房号召力,比如好友沈腾、客串的恩师冯巩。

它还原了80年代国营工厂生活的集体记忆,例如公园划船、排球场、《庐山恋》等时代符号均唤起观众共情,以符合春节档家庭团聚气氛的母女关系作为核心主题,意想不到的结尾更提升了好评率,实现催泪效果,不少观众在看后给出了“哭湿口罩”“适合带妈妈来看”一类的评价。相比已经流水线工业化的唐探系列,以及其他穿越类影片,观众在看时会投射贾玲和母亲之间的真实经历,真情实感,便是它最大的力量。

从大年初二开始,《你好,李焕英》的口碑牢牢占据热搜榜,豆瓣评分从8.1分升至8.3分,80%以上的网友给出了4星及以上的好评,“又笑又哭”、“后劲儿太大”成了许多观众的评价,有观众哭到口罩全湿,有人想立刻给家人打电话,有人说,想现在就冲回家。

“最贵春节档”的隐忧

“平均百元+的票价是真实的吗?今年真的看不起电影了。”今年由于多地倡导就地过年,跨省旅游受限,不少央企规定禁止出京,多年来春节档观影习惯已经培养成熟,影院成了不多的娱乐选择之一,这也造就了“最强春节档”的诞生,从初一到现在场场爆满,首日17亿破历史纪录。然而平均上涨20%-25%的高昂票价正在阻挡着许多人进影院的热情。甚至当有人在社交平台晒出多张票根时,许多留言感叹的不是对方有时间观影,而是太有钱了。

“最贵春节档”的诞生是多方因素导致的:去年春节档消失,院线普遍亏损,今年疫情仍然没有完全过去,春节期间北京规定全市各影院观影上座率不超过50%。加之票补消失,IMAX、杜比影厅增加,首日平均票价达到史上最高的50.2元,同比年上涨近5元,一线城市黄金场次、IMAX厅甚至直逼元。

而“最贵春节档”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包括,很多人由于电影预算有限,大概率只会选择一两部社交媒体呼声最高的电影即《唐探3》《李焕英》,往年“在影院过年连看N部”“春节档全家桶”的情况很难发生,观影决策、排片率进一步向头部影片倾斜,中腰部影片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收窄。

微评

真正触达人心才能收获掌声今年春节档总票房已经突破60亿元。一路飘红的票房,见证着中国影市的强劲态势,更呼应着亿万观众的审美标准。无论打温情牌还是走IP路线,真正触达人心才能收获掌声。观众有娱乐休闲的需要,更有欣赏到精品力作的权利。打造更多好作品,不辜负观众才不被观众“辜负”。

今年你去电影院观影了吗?

看的哪几部?

觉得哪部电影最值得一看?

来源丨综合娱乐独角兽、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微博

编辑丨七七

声明:“青岛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zz/14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