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三国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说起中国历史,三国毫无疑问是人们最熟悉的时期。尽管按照广义上的概念来算,三国连带上汉末乱世,总共也不过一百年的时间,放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史中可谓非常短暂,但曹操、诸葛亮、关羽、刘备、张飞、赵云、周瑜、司马懿等三国人物却耳熟能详,妇孺皆知,那些精彩纷呈的三国故事也是经久不衰,传诵至今。

三国之所以能够“艳压群芳”,有如此大的影响,一半要归功于元末明初的通俗小说《三国演义》,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这本书而走入三国的世界。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有大量虚构的成分,有些人物被过度美化,有些人物则被歪曲贬损,这本书带有明显的“尊刘抑曹”的价值倾向,对历史的态度并不客观。如果在演义与历史中混淆不清,或者干脆就将《三国演义》当作历史来看,以至于谬以千里。

诚然,《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它也很早就被列入中小学必读书目之中。但我认为,对少年朋友而言,穿过“演义”的纱幕,走进真正的三国时代,学习与思考真正的三国历史,也同样十分必要。

那么,回归到历史中,三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我以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观察:

一,天下纷争,生灵涂炭。中国古代历史的主流是统一,但分裂总是间或出现,汉末三国就是一次大分裂时期,分裂则意味着烽烟四起,战火连绵,百姓饱受苦难,社会生活遭到残酷的摧毁。据统计,东汉中期全国人口有多万,而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加起来也不过多万,人口下降居然超过了80%。汉政权失去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后,军阀们割据一方,互相攻伐,掠夺人口与财富,导致许多地方十室九空,土地荒芜,粮食的大量减产,又造成饿殍遍地,哀鸿遍野。战乱频仍又引发了瘟疫盛行,更多的人不是死于饥荒而是死于疾病。这些痛苦与悲剧,在当时的许多文人的诗文中都有直接的反映。因此,三国首先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悲情时代。

二,群雄逐鹿,英雄辈出。正如许劭评价曹操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社会处于动荡无序的状态,时代就更加呼唤英雄,乱世给予了他们施展才华与能力的舞台,因此我们看到曹操、诸葛亮这样的战略大师,周瑜、邓艾这样的军事奇才,关羽、吕布这样的熊虎之将,郭嘉、贾诩这样的神算智者。而乱世打破了此前固化的社会阶层,让许多出身卑微,毫无背景的人也能够在历史的浪潮中搏击风浪,改变人生。魏、蜀、吴三国的奠基人曹操、刘备、孙权都不是豪门世家出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正是三国时代的真实写照。

三,文化繁荣,宗教兴盛。我们读古代历史,往往能够看到一个特别的现象,在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反而是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时期。春秋战国的大乱之世涌现出了百家争鸣,汉末三国则迎来了又一次思想的激荡。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许多文学家目睹了时代的乱象和人民的疾苦,他们的作品摆脱了东汉经学给人思想上的束缚,更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无怪乎许多人称汉末三国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与此同时,道教伴随着黄巾起义、五斗米道的发展而开始萌发壮大,佛教则经由西域传入中国后,在汉末三国时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在南方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佛教寺庙,让这一舶来宗教与中华文化进一步融合。

四,北人南迁,民族融合。北方的战乱给此前偏远落后的南方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大量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文化制度,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南方可以与北方相抗衡的局面,无论是蜀汉对巴蜀、南中的治理还是东吴对江南、岭南的开发,都让南北方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魏、蜀、吴三国在互相争战的同时,也都注重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他们逐渐内迁,与汉人杂居在一起,民族之间的沟壑渐趋消弭,文明在碰撞中实现了进步。

三国虽然距今已经过去了一千八百多年了,但它对我们的影响从未消退。如今中国的许多城市,如南京、许昌、襄阳、合肥、武汉,都是从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兴起的,“老生常谈”、“如鱼得水”、“刮目相看”、“秋风扫落叶”等许多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成语也都来自三国。在全国各地的戏曲舞台上,三国戏总是传唱不衰。单田芳、袁阔成、张国良等先生的三国评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听众。从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到电影《赤壁》、电视剧《军师联盟》,三国题材影视剧一直是荧屏的宠儿。更不用说备受当代年轻人喜爱的电脑游戏、手机游戏,三国元素更是俯仰皆是,很多人都是通过游戏走进了三国的世界。某种程度上,三国已经不仅仅是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它的影响力早已不限于国内。关帝庙和关羽崇拜已经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人地区。诸葛亮、曹操、赵云等三国人物在许多国家圈粉无数。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三国志特展”,掀起一股观展热潮,两个月内观众达33.7万人次,在日本引发了又一波“三国热”。

作为一名三国爱好者,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喜欢三国,并且经由三国的小说、影视、游戏,走入真正的三国历史,感受更为丰富的三国文化。这本书希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三国史,相比其他同类读物,我更侧重于突出两个方面,一是与历史地理学结合,将汉末三国的纷争回归到真实的地形地貌、山水形势之中,比如孙权攻打合肥为何难以逾越,诸葛亮穿越秦岭为何困难重重,这些地理大势历经千年至今不变,能够让我们更为立体地去看待历史。二是结合考古发掘、文物和历史遗迹,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国的世界不仅仅在书本之中,还在博物馆里,在遍布全国的遗址、遗迹之中。探寻这些三国遗迹已经成了我这些年生活的一大乐趣,我也希望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将这些发现与读者们分享,让大家看到,三国并未走远,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购书链接:作者简介:

成长,年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居北京。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影视艺术学会会员。专注于历史题材影视剧本、图书的策划与写作,出版畅销书《列族的纷争:三国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这样好读的历史·三国争霸》,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晚报》等。走访并记录三国遗存百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三百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zz/14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