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沉甸甸的日记书helliphe

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刚刚从快递员手中收到一本从中国图书网上购买,来自于河北保定的书,怎么这么沉甸甸,双手握着它,两次掉在了地上,是我年岁大了?还是我粗心么?不!是这本书的作者,这本书的编纂者都让我产生敬畏,产生无限的念想……书名叫《伊人芳综》,伊人者,杨唐杰也!也是此书的作者,他习惯叫我段叔;芳综之意是一点踪迹都没有,谓不知去向,或者无半点倩影踪迹。《伊人芳综》书名来自作者的一篇散文,足见编纂者父亲用心多么凄苦。蓝底白花的封面似春天的柳絮向冬天告别,等待秋天扫落叶。轻轻地翻看芈页,作者端坐在沙发上,泰然自若,一双深邃的眼睛似有看透世间万象之力……杨唐杰(.4.8—.3.16)湖南澧县人,回族,出生于教育世家,中共党员。自幼聪颖,书香浸润,一心向学,成绩优异。从小天天记日记,坚持不懈,积万字左右。初中时的作品《观“海”》获全国中学生“热点自由谈”一等奖,收入《少男少女看世界》一书。高中期间,编著手抄文集《柳絮儿飘呀飘》。步入大学后,在《中央民族大学周报》等报刊发表《祖国,我这样热爱您》《母爱:生而为一棵树》《读点鲁迅》《民意、民议及民谣》《伊人芳踪已香》等散文、小说、诗歌。1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毕业,综合素质评估优异,入籍北京,先任《北京市政》《法制晚报》编辑、记者,后转职房地产行业,一路进取,恰任策划总监之时,病魔无情袭来,弥留之际,嘱其所得佣金全部捐赠中国红十字会,以遂拳拳爱国报国之心。虽英年早逝,但因智慧而精彩,因拼搏而留痕,因善良而生辉,青春常在,魅力永存,生灵永存!作者的父亲,杨铮传(—),湖南省澧县人,回族,中共党员,心理学特级教师、高级讲师,全国曾宪梓教育奖获得者,资深临床心理咨询师,世界医学最高认证中心WMECC国际认证催眠治疗师,湖南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湖南心理咨询师协会湘北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考评湖南省鉴定中心特聘教授。作者的爷爷是黄埔军校第七期学员,标准绅士形象,解放后打成了反革命,后来平反了在家养老。奶奶是一名人民教师,会讲很多励志的故事,知书达礼,左邻右舍都来求教。八十年代初,我和作者的父亲成了同事,又因为私房建在一个小区里,成了好邻居,因此,我们两家三代人经常在一起拉家常,谈古论今,其乐融融。孙子的去世一直瞒着奶奶直至奶奶去世,也没有告诉她……“母亲的病久治不愈,昏迷很久了。忽然有一天她居然开口了:“哎,铮传——”我连忙凑上去,安慰她说:“我在这里。”“你跟杨唐杰——打了电话没有……他在北京,要他回来……要他快些回来,回来……”虽然声音小、断断续续,但意思很清楚,我只能说打了电话。“真的打了电话?”她仍不放心。我说:“是的,真的,唐杰在路上,很快就要到了。”老人家可能是预感到大限之日在临近,最是牵挂她的孙儿。祖母的深情呼唤,父亲的无限期望,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没回来,他不可能回来,他早已独自远行、杳无音信了。”父亲在序里说。“人类的强大坚韧,在残酷的疾病面前是那样的不堪一击!在陪伴儿子生命最后78天的日子里,我一直没有看见他流露出哀伤、恐惧的神情,只是有一天他从病床上起来去厕所,边走边加重语气自言自语:“不要了,都不要了!”但返回的时候早已恢复平静:“爸,我失态了,对不起。”我无话可说,下意识地望了下窗外,说了句“今天的天气还是蛮好”岔开话题。窗外确实阳光明媚,他平和地回了一句:“是的。”“不要了”指的是什么,我始终没问他,不忍心问,这还要问吗,生命都快没有了,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知子莫若父。我心里明白“都不要了”还是有特别的含义,应该指他发表过的诗文——那些体现他理想追求、生命价值的诗文,还有那一长排日记本,那字数以百万计的日记……当时,我在心里说:“儿子,爸要将你的作品结集出版……”虽然没有说出口,但要做,一定要做,哪怕难度再大也要做出来,让他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一晃,他已经走了10年,他的作品也终于结集出版。全书共分三辑。第一辑《文心叩门》一共收录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20篇,均为初中到大学毕业时的作品,都发表过。他最早的作品《观“海”》,曾荣获年全国中学生《热点自由谈》一等奖,并收入《少男少女看世界》一书。其时,他刚满14岁,以纯真无畏的少年情怀,“观社会之‘海’,市场经济之‘海’”,表达自己的人生观点,体现了自己的生命追求,“在大潮面前,在热浪面前,也不妨安于一张床、一张桌,苦雨寒窗、灯书伴影,聚精会神、日复一日地迷恋于自己钟爱的事业”。他的作品,都是有感而发的,正如他自己所写的:“有些时候,心中积淀了许多感情,像是火山将要喷发,我是遏制不住的,只有让它通过笔尖流到纸上,好好抒发一回”。刚跨进大学那一学期,他即以“晓宇”为笔名,在年12月2日的《中央民族大学周报》上发表了诗歌《自豪》。他后来还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我虽然尽了力,但还是有《贺50周年校庆》(《中央民族大学周报》1年5月18日)等作品没有收集到,万分遗憾。1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北京市政》《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首都建设报》《建设市场报》《华夏时报》《劳动午报》《中国环境报》《法制晚报》等报纸上面留下了行行足迹,展现出他行走四方、不畏劳苦、英姿勃发的身影……能收集到编入第二辑《记者足迹》的仅26篇,其中多字的深度报道《危难时,市政人两进小汤山》,热情颂扬了北京市政人在“非典”肆虐之时,医院的雨水建设工程,“受命于危难之时”“塵战于病区之中”“腾挪于千人之隙”,用勇气、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小汤山壮歌。他与建设者们共进退,第一时间在《首都建设报》3年6月21日第五版发表此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日记是他成长的记录。年3月8日(星期天)他开始写日记。那天晚饭后,我问他:“儿子,你今天做了什么催得高兴的事?”他想了想,说:“上街买了书。”“把这件事写一段话好不好?”他说不会写,我说就把过程写出来,是什么就写什么,写不出的字可以问,还可以用拼音代替。他答应了,当晚就真的写出了第一篇日记,还加了一个题目:买书。我给他短大拇指,他高兴地笑了,父子二人都非常开心。从此,他天天写日记,从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一直到高中毕业从未同断,大学期间以及参加工作后也坚持挤时间写。《花季日记》仅摘选他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期间的日记约10万字,保持原样、原汁原味,分为“稚嫩童心”“梦幻少年”“多彩青春”“激情岁月”四个部分。这些日记,是他不断成长、向理想迈进的青春之歌。在日记里,他不断自我激励,譬如:“俗话说得好:‘日记日记,天天都记。一日不记,不成日记。’这句俗语中说的记日记一事,实际上就是说的坚持。说坚持,也就是说要有毅力。年10月21日星期一阴”“人总是要死的,有的轻于鸿毛,有的呢,却重于泰山。……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对祖国有用的人。年6月20日星期四晴”“第七节课,阶梯教室。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的目光的法视下,我和另外四十四名同学走上了大会主席台,高高举起右手,宣读了入誓言。比时此刻,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入队、入团、入党是我一生中的三件大事。年5月27日星期三晴”。天天练笔迅速提高了他的写作能力,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写出的《观“海”》一文发表;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年10月1日)的日记《祖国,我这样热爱您》,后来发表在年10月20日的《中央民族大学周报》上面;大学期间发表的各类诗文,以及后来从事记者工作和其他工作,都与他长期写日记分不开。写日记成了他的习惯。这些日记,也是一幅弥足珍贵、可供“观摩”、可供思考、可供研究的个体心理发展“活的版图”。“梦见我在一个大森林中走路。忽然,一只老虎在我身后紧追不放。后来,一个人说:‘后面有一只老虎。’我往后一看,是真的。于是我就用双脚踢死了老虎。年3月14日星期天(正月二十七)晴”“我从梦中惊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原来自己并不是在太空船里,而是躺在床上。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却在扑扑地跳个不停。只见月光透过窗口,照在床上,那里放着一本我昨天新借的科学幻想故事——《太空历险记》。年5月28日星期二阴”“进了初中之后,我看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心中更加羡慕那些作家,想当作家的愿望更加强烈,我正式把当作家列为我的三大理想之一(企业家、作家、数学家)。年4月28日”“老师让我念一篇文章,题目叫《爷爷,又是年三十了》。我先看了一遍,看着看着勾起了我对于曾祖母的无限回忆,情绪非常激动,难以平静。我只得对老师说声‘对不起’。年3月4日”“因为我已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与希冀,我无法辜负他们,更不能对不住自己的前途和整个人生。纵然有再多的苦,也只能独自往心里咽。越来越有想哭的感觉,但我知道我不能。年3月25日”“我永远不会为了物质的充裕,而放弃精神的追求,却可能为了独守精神家园,而真的在物质上一无所有。于是,关于生命的目的,我这样回答自己,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在永远的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我对于生命意义的诠释。他的日记是远离尘嚣,展现人性最本真、最单纯、最丰富、最深刻的生存形态、情感体验,也许具有教育心理学实践观照的现实意义。接到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非常欢喜,他奶奶一定要去送他上大学,说自己还没有去过北京。送他上学后,我们返回的前一天晚上,在招待所,他对我们说:“嗲(奶奶)、爸——明天军训,要起得早,我就不好送你们了……”看得出他内心无比不舍。军训结束的当天,他就打电话回家。过几天又收到他的长信,说“远离家门的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们”“请大家都多多保重,不要让我千里之外想念你们”。也许是长期写日记“写”的习惯,也许是觉得纸笔文字更能凝聚他的情惑,除打电话以外,他坚持给家里写信。告诉家人“考古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原理、法律概论三门是全班最高分,总体情况在全班居于首列”“今天我又收到了稿费……”“入选国庆五十周年大学生方队游行,当挥舞着粉红色的纱中,昂首走过天安门城楼前,真的很激动”“我们班改选了班委和团支部。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投完票就匆匆地走了。但结果有一点出乎意料,我被选上了(团支部书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要以疯狂的精神投入学习中去”“要把对祖国的热爱内化到学习之中,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等等。每次接到他的信全家都格外兴奋,特别是他的爷爷奶奶,等我们看完了,戴着老花眼镜反复看,总是说“这孙儿每次都交代俺要保重,要保重的哦”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然后将信折叠好,原样装在信封里,放在固定的地方。保存下来的一共有26封,其中大学四年20封,封封家书,纸短情长,只能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生命见证了多少真实,你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评价。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时任系主任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深情寄语:“才华横溢,不自满,谦虚的好;笨鸟先飞,不自卑,勤奋的好。”同学们的赠言充满深厚友情:“与你——名副其实的‘江南才子’——相遇、相知……”“你的才华,一直令我钦佩,你的诗情,我将会永远记得,我班曾经有过你这位才华横溢的江南才子……”“素有‘江南才子’之称的你,愿你在以后的路上一帆风顺!”,等等。毕业时经过综合评分,直接留京的指标落在了他的头上,顺利入职大型国企从事宣传报道,因成绩显著,先后进入《北京市政》《法制晚报》等报社担任编辑、记者,后转职房地产行业,一路进取获“最佳潜力奖”等多项荣誉。恰在他任策划总监之时,病魔无情袭来。弥留之际,他还嘱其所得佣金全部捐赠中国红十字会,以遂拳拳爱国报园之心……他从报社辞职之时,我曾婉转地劝阻他,说他现在的位置人家想都想不到,他说“是的,人各有志”;当我提及他的“作家梦”时,他说不会放弃,现在需要积累阅历;我说从头来太辛苦时,他说“我能学”“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精彩”,于是我无话可说了。“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在“疯狂的学习中”,应该读懂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面对死亡也就坦然了很多,少了很多痛苦。他不懈的努力曾经划燃了一根火柴,或者点亮了一根蜡烛,将眼前的一丛黑暗照亮,让自己乃至他人看清了前进的路,找到了自己最需要、最宝贵的东西;他年轻的生命像极小的流星在太空中飞速划过,几乎难以发现,但毕竟留下了一丝看不见的光痕……虽英年早逝,但因智慧而精彩,因拼搏而留痕,因善良而生辉,青春常在,魅力永存,生灵永存!如今,他仙居在青山环绕、澧水相衬的一个山头,与国家4A级彭山风景区比邻,与纪念澧州刺史李元则的彭山寺(思王祠)近在咫尺,可举目相望,一座高大的六方休憩亭立在旁边的向阳坡上,正好让他和贤达仙人推杯换盏、谈经论道……书稿整理完毕,是夜,梦中,春暖花开,阳光灿烂,我推开窗户,将一叠新书《伊人芳踪》摆放在书桌上——他用过的书桌上,突然听到无比亲切的声音“爸——”,“哦,儿子,你回来了!”身后,还有他爷爷奶奶甜甜的笑……这时刻,我们终于团聚了,从此,永不分离!照抄作者父亲杨铮传作序《从此,永不分离》我和杨老师工作了20多年,都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学习教育管理学,后来因为杨老师退休了,我从高等教育工作站调整到了教科室,管理教学教研并继续主编《澧县师训》,因此感情非同一般。将图片转成文字,整理编完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zz/14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