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传奇的经历,从他父亲是青岛啤酒厂股东之一,自幼吃穿不愁,玩乐不拘,到打鬼子、打老蒋,再到指挥发射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第一枚中程导弹、第一枚核导弹、第一枚远程导弹、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这里面有多少人、多少事,有多少成败得失,值得记录下来,讲给后人,留下一部信史
作者在李将军故事最后一段这样写道:“余问将军有没有写回忆录的打算?将军果断曰:‘我不写’‘现在很多老同志都写了啊!’将军对曰:‘我看都不看!净把好事往自己名下挂,把坏事往别人头上推’1996年12月24日,李福泽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82岁遗骨安葬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塔山”
李将军不写回忆录这件事,作者放在文章结尾,或者有作者的良苦用心,用李将军的言传身教,批今天北京晚报电子版评那些在回忆录里“净把好事往自己名下挂,把坏事往别人头上推”的人,也未可知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一条原因,李将军就坚持不写回忆录,我以为是殊为可惜的事情,实为历史的一个损失对李将军的后人和战友、同事、领导来说,乃至李将军本人,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只有一种写法、一个版本的历史,即使百分之百是信史,百分之百无误,终究还是略显单薄,不够厚重,不能全面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复杂性于右任有诗:“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低回海上成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我期望更多的人拿起笔,写自己的回忆录,讲自己的故事
就文中介绍的李将军事迹看,李将军是很有写一部回忆录的资本或故事二是他本人是军中高级知识分子,八岁读北京晚报广告部私塾,十六岁到北京插班读汇文中学,二十一岁到上海大厦大学(后更名为上海师范学院)攻读经济专业(又有记载,肄业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经济系)凭这两条,再加上他的个性和人格魅力,倘若写一本回忆录将会非常好看惜乎哉,李将军不写回忆录而只有后人来为他立传,终将是“画猫画虎难画骨”,“丹青难写是精神”
也许还有很多像李将军这样的前辈,能写回忆录而至今未能动笔,原因也大多与李将军相似,不屑于与那些写回忆录“净把好事往自己名下挂,把坏事往别人头上推”的人为伍其实,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别人写回忆录自吹自擂“美得很”,“把自己描写成了不起的天下第一美人,比西施还美,比王昭君还美,还比得上杨贵妃”(《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07页),自有北京晚报招聘广告后人评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但我以为这种自我美化的回忆录也有某种史料价值,至少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的一些线索和反证,总比后人在一张白纸上研究历史要强得多我收藏个人回忆录,有时也有意收藏这一类的作品,目的是像马三立相声所说,看一看他们怎么编瞎话
近日读《“富二代”将军李福泽》,深为李将军的故事感动(详见《北京日报》9月1日)作者是广州市文联原副主席吴东峰,与李将军有过交往,但未透露交往深浅
原标题:“不容青史尽成灰”
白癜风患者的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想了解怎样治疗白癜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