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我的命运与十万个为什么紧相连

北京湿疹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

叶永烈

著名作家叶永烈于年5月15日上午在上海逝世,享年80岁。叶永烈是一位高产的作家,著作丰硕。《十万个为什么》可以算作他的成名作,很多报刊编辑在这套书出版后纷纷向他约稿,而他的人生命运也从此与之相连。澎湃新闻经授权摘发天地出版社《历史在这里沉思》一书中的相关文章,以示纪念。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

我的幸运还不只在于第一本书《碳的一家》顺利、迅速出版,而且还因此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

真是机缘凑巧,由于《碳的一家》文笔活泼,我竟然因此被少年儿童出版社看中了!

当时,曹燕芳正在编《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也就是说,我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的责任编辑,同时也是《十万个为什么》的责任编辑。她看中了我,邀请我参加写作《十万个为什么》——这就是远在北京的我参加上海《十万个为什么》写作的缘由。

我记得,曹燕芳给我寄来一份化学分册的“为什么”清单,要我试着写几个。

我写了五个“为什么”寄去,曹燕芳一面热情地给予肯定,一面指出不足之处,然后要我继续写下去。我当时就像学生答题似的,按照那张清单所列的“为什么”一个个写下去。每写好十几个,就给他们寄去。他们看毕,又随时告知意见。就这样,我竟一口气为化学分册写了一百多个“为什么”。也有的“为什么”是清单上所没有的,我也就自己提出“为什么”,自己回答“为什么”。

当时,我并不知道编辑部的“内幕”。直到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当少年儿童出版社给我寄那份化学分册的“为什么”清单时,其实每一个“为什么”都已经有稿子了。他们组织7位上海学校的化学教师花了一年时间,写好了化学分册。由于化学老师们写的“为什么”像教科书,编辑部不满意,曹燕芳找我重写。可是我一点也不知道这“内幕”,也就一个个写下去。编辑部后来大批采用了我的稿子,为此得罪了一批上海的中学化学教师……

《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初版本共收个为什么,我写了个——只有12个“为什么”是别人写的。

接着,少年儿童出版社又约我为《十万个为什么》其他分册撰稿,即天文气象分册、农业分册、生理卫生分册。编辑潘勋照、洪祖年、张伯文向我约稿,我又为这些分册撰稿。我为天文气象分册写了27篇,为农业分册写了89篇,为生理卫生分册写了43篇。

《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

我是初版本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初版本最初出五卷,共个“为什么”,我写了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左右!我也是这套书最年轻的一个作者──写这套书时我只20岁,出书时我只21岁。

《十万个为什么》涉及各种各样的知识。为了写好这些“为什么”,“逼”着我看了大量的参考书。好在北京大学有着极为丰富的藏书,使我如鱼得水,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另外,在写作时,我注意每一篇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这样使我的写作技巧得到了迅速提高。

我常说:“要喝一杯水,就得挑一缸水。”为了写好一篇“为什么”,往往要查看好几本以至10多本参考书。写了那多篇“为什么”,使我的知识范围迅速扩大,织出了一张张横跨各门科学之间的知识之网。

《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本不是像现在版本那样在每篇末署作者名字,而是按写作多少为序,在书前署名。由于我是化学分册和农业分册写得最多的作者,所以在这两册初版本上,我的名字都是排在第一个。

叶永烈与曹燕芳看《十万个为什么》

我小小年纪,被少年儿童出版社委以重任,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开国元勋”……那时的我,跟读者的年龄相差并不大。正因为这样,如今很多四五十岁的《十万个为什么》的老读者见到我,都很奇怪,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我该是个“老爷爷”了——连《十万个为什么》都已50多“岁”了嘛!

《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后,《中国青年报》等许多报刊纷纷转载,各省、市出版社租型翻印,成为当时印刷量最大的畅销书。初版本在短短的两三年间,竟然印行了多万册!

《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能够一炮打响?

这是因为《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题目林林总总,来自生活和生产,来自读者身边,读之十分亲切;内容广泛,无所不谈;每篇文章短小精悍,说古道今,趣味盎然。这套书以“大众化的、小百科全书式的科普读物”为特色,受到读者欢迎。《十万个为什么》虽然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但是,由于写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所以青年读者以至成年人也喜欢这套书。这样,使《十万个为什么》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年上海《解放日报》报道《〈十万个为什么〉大受欢迎》

《十万个为什么》的成功,还在于“套”字上。《十万个为什么》在策划初版时,就注意到成龙配套的问题。初版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五册。后来,增加了数学、地质地理、动物三册。年12月出齐8册。这时,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共收个“为什么”,万字。

我的命运与《十万个为什么》紧相连

《十万个为什么》成了我的成名作。自从《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以后,我几乎很少主动向报刊投稿了,因为很多报刊编辑部从《十万个为什么》知道了我,纷纷向我约稿。我应付约稿已经忙不过来了。我的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晚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重要报刊上。我还在《安徽日报》上开专栏。

《十万个为什么》成了我的成名作,我的人生命运也从此和《十万个为什么》紧相连。

当我开始恋爱,第一次送给我的爱人的珍贵礼物,便是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本。

我从北京大学毕业,来到上海,当我打算从科学研究所“跳槽”到电影制片厂,《十万个为什么》帮了大忙。当时,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正在把《十万个为什么》改编,拍成电影《知识老人》。我希望调到这家电影制片厂担任电影编导。当来到这家电影制片厂,生怕人事干部不了解情况,就在挎包里备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以便作为“介绍信”。接待我的是厂长李资清。李厂长一听说我叫叶永烈,马上就说:“久闻大名——《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我们厂正在把你的作品改编成电影。”这么一来,我就用不着“介绍信”了。非常顺利,不久,我就调到了这家电影厂,在那里一口气干了18年的电影编导工作。

顺便提一笔,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从“揭发”厂党委“修正主义组织路线”的大字报中获悉:当我还没有从北京大学毕业的时候,李厂长就指派党员干部江雨林(当时任音乐组组长)到北京大学化学系,指名要我毕业后分配到该厂工作。李厂长指名要我,就是因为看了《十万个为什么》,从少年儿童出版社那里知道我是即将毕业的北京大学学生。但是,北京大学化学系负责毕业分配的干部告诉江雨林,按照国家规定,这里六年制的毕业生只能分配到科研单位,不可能分配到文艺单位。我这才明白,当我分配到上海之后,主动前往该厂,为什么李厂长马上亲自接待我,为什么亲自到电影局为我办理调动工作的手续。这一切,都是因为《十万个为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写了《十万个为什么》,我的名字将列入中国化学家辞典,而不是列入中国电影家辞典、中国文学家辞典了。

在那“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中,《十万个为什么》被打成“大毒草”,在上海遭到由一百多个单位组成的“工农兵批判联络站”的所谓“批判”。

其中“批判”的重点之一,是我在化学分册初版本中所写的“做豆腐为什么要点卤?”。我在一开头,这么写道:“电影《白毛女》里,贫农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逼得喝盐卤而自杀。可是你如果注意一下豆腐坊里做豆腐的情形,你会发现:人们总是用水把黄豆浸胀,磨成豆浆,然后进行‘点卤’——往豆浆里加入盐卤……”

这一段话,被“上纲上线”,扣上了“污蔑贫下中农”的政治帽子。

其实,那是因为我所看的电影《白毛女》是最初的版本。后来,《白毛女》进行了修改,把杨白劳写成挺身反抗黄世仁,不再是喝盐卤自杀了……

在“棉花为什么能作炸药?”一文中,说到“经过化学处理,斯斯文文的棉花,成了人们移山造海的好助手,成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力士”,被“批判”为“宣扬赫鲁晓夫的和平主义,是麻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炸药的最大功用,应该是炸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

至于“太阳为什么有黑子?”一文,则被说成“恶毒攻击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年5月叶永烈担任导演在拍摄《驯兽》

甚至连《十万个为什么》印数很大,超过了《毛泽东选集》的印数,也被认为是“反毛泽东思想”的“罪状”之一。

如此这般荒唐的“批判”,乃是那荒唐岁月的“拿手好戏”。所谓“工农兵批判《十万个为什么》”,大体上就是这等“水平”!

在上海工作的我,首当其冲。单位里的造反派贴出了长长的大字报,那标题便是:《十万零一个为什么——质问叶永烈》。这一大字报,把《十万个为什么》打成《燕山夜话》式的“反党大毒草”,“在知识的幌子下贩卖反党黑货”,我被打成“小邓拓”“小吴晗”。我遭到了突然抄家,其罪名就是写“大毒草”《十万个为什么》!

记得,家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看热闹的人,真弄得我抬不起头来。那时,我家门对面就是茶馆,人来人往,都在议论着我这“大毒草”作者……我被“下放”到杭州湾畔的“五七干校”进行“改造”,种了三年水稻。在那里,我遇见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们,他们也被送来“改造”。因为我们都是“臭老九”,都成了被“改造”的对象。

年,我参加了《十万个为什么》第四版的写作。

在《十万个为什么》第五版(新世纪版)出版的时候,年底至年初,我应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为《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举行全国性的签名售书。在短短几个月里,我作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沈阳、成都、济南、西安九大城市举行规模盛大的签名售书活动,使我整天处于飞来飞去的状态。我破例答应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要求,为《十万个为什么》签名售书,是因为我毕竟与少年儿童出版社有着40年的友谊,我平生第一本书就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多年来,我得到少年儿童出版社诸多帮助。正因为这样,少年儿童出版社打出“王牌”——请我的恩师曹燕芳打电话给我,要我无论如何答应下来,我只得从命了。

少年儿童出版社进行了认真的策划。每到一地,总是在当地最大的新华书根据《十万个为什么》改编的知识老人店、书城、购书中心拉上红色大横幅,门口挂上彩色大气球,播音员在现场不断地进行鼓动性广播,报社、电视台、电台记者进行现场采访,读者排起了长龙……每一回签名售书活动都搞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

签名售书确实是一项有力的促销手段。在上海,《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签名售书,读者排队长达两公里!在深圳书城,读者的队伍从二楼一直延伸到底楼的人行道,在人行道上排起了长队。在西安市中心钟楼旁“世纪金花”广场,我在短短的两个半小时,签售了近套《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相当于册,总码洋达8万多元人民币。这在收入并不太高的西北地区,是难得的销售记录。

在短短四个多月中,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销售了30万套,即万册,总码洋达0多万人民币!虽然与过去发行1亿册相比,这印数不算很多,但是就当时中国图书市场而言,已经是超级畅销书了。

我写过那么多的书,但是从来没有一本书像《十万个为什么》那样从20岁“加盟”,直至年已七旬仍然参与写作《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尽管编辑换了一茬又一茬,少年儿童出版社一直与我保持密切的联系。

年5月20日下午1时30分,由少年儿童出版社组织的东方少年讲坛暨《十万个为什么》全国问题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长宁区建青中学举行。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李远涛主持。我做主题讲座《十万少年儿童问十万个为什么》,启发孩子们如何观察生活,提出新的“为什么”。这样,《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编写工作开始启动。

在年3月初,我投入《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写作。

这一回,我除了要修订我原先写过的一些“为什么”之外,还要写许多新的“为什么”。我作为老作者,遭遇了一系列新问题:诸如隐形飞机、玻璃幕墙、塑化剂、地沟油、瘦肉精、尿不湿、泡泡糖、暖宝宝,等等。其中很多是社会热点问题。

我终于完成编辑部交给我的所有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写作任务。

前五版,作者的工作量是按写了多少个为什么计算的,而《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是按照“合页”来计算。一个“合页”,也就是书中的两页。一个合页,有一个大的“为什么”,再加上一个或者两个小的“为什么”。我为《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化学分册写了20个“合页”,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就“为什么”而言,我为《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化学分册写了30多个“为什么”。

据编辑部告诉我,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位作者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写作,书中收入4个问题,80%的“为什么”更新,但我仍然是《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写得最多的作者。第二位写得多的作者,写了8个合页。

据编辑部统计,从《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至第六版,我始终是每一版写得最多的作者。

年12月20日,我在南京作《〈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讲座时,有观众当场提问我,参加《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至第六版的写作,心态有什么变化?

我回答说,写《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的时候最轻松。因为当时根本没有想到《十万个为什么》后来会那么轰动,所以思想上没有任何压力,爱怎么写就怎么写。那时候的我,处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状态。

写《十万个为什么》第三版(“文革”版)的时候,心情最紧张。那时候《十万个为什么》被指责为“封资修”的“大毒草”,眼下又要按照“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写新的《十万个为什么》,生怕又出什么差错。

写《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时候,最费思量,压力最大。这时候,《十万个为什么》已经成为“名牌图书”,而我又是《十万个为什么》“最老”的作者,所以下笔之前反复构思,遣词用句仔细推敲,尽力把每一篇都写得出彩。

终于在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亮相于上海书展:全书万字,0余幅彩色图片,共18册。这18册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基础卷,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命6个分册;

第二个板块是专题卷,包括动物、植物、古生物、医学、建筑与交通、电子与信息6个分册;

第三个板块是热点卷,包括海洋、大脑与认知、能源与环境、航空与航天、武器与国防、灾难与防护6个分册。

全书既提供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也展现全球新科技和文明,聚焦各个学科领域的前沿发现。

叶永烈在上海图书馆举办讲座:“我与《十万个为什么》”

年8月17日下午3时45分至4时45分,在上海书展中央大厅举行《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签名售书活动。一起签名售书的有李大潜院士、戴尅戎院士、褚君浩院士、曾凡一教授和我。在签名售书之前,由我作为作者代表讲话。

在那些日子里,我处于记者们的包围之中。光是年8月17日下午,就接受3家电视台采访。在8月17日前后,又有4家电视台前来采访。

在《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之后,我又应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参加全国巡回签名售书。

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又先后出版《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上、下卷),收入我为第一版至第六版所写的所有“为什么”。另外,还出版了我的《〈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讲述了《十万个为什么》从第一版到第六版的历程。这是因为在半个多世纪里,《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作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唯有我从第一版写到第六版,所以少年儿童出版社邀请我来写《十万个为什么》的历史——《〈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

《历史在这里沉思》,叶永烈著,天地出版社,年8月

本期编辑邢潭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yx/13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