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6794946.html
本文刊登在年6月4日
《北京晚报》
母亲涉毒被抓,可能面临着无期徒刑的刑罚,生父更早因毒品身亡,年仅8岁的小海(化名)就这样“失去”了父母。可不幸没有终结,其他亲戚把孩子视为负担,表示无力抚养……
“我一年前第一次见到孩子时,他眼神空洞,仿佛只有麻木才能对抗不幸给他幼小心灵带来的伤害。”说这话的是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检察官孙泉,正是她的一个决定和坚持,帮助小海走出困境,迎来新的人生。
起因:涉毒母亲求她救助孩子
“你们不能逮捕我!不能关我!”去年5月,孙泉第一次提讯见到犯罪嫌疑人刘然(化名)时,刘然情绪十分激动。
刘然是一名涉毒数量大,具有毒品再犯、累犯情节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很可能面临无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但她的激动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儿子小海。
“你儿子现在在哪?”虽然和案件无关,但孙泉直觉认为,如果放任不管,孩子很可能处在危险境地。所以,她打开笔记本记下了刘然的叙述。
刘然吸毒,也算是误入歧途,虽经过几次强制戒毒,但都以失败告终,她反而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小海的生父甚至因吸毒过量,死在了娘俩面前。小海一直跟着沉沦的母亲,刘然案发时,他被母亲寄养在男友那里。
“你还有其他亲人吗?”孙泉询问。沉默了一会儿,刘然开口:“有,但他们已经不愿和我来往了,不知愿不愿意帮我抚养儿子。”她口中的亲人是母亲和弟弟。
“好,我帮你做做你母亲和弟弟的工作。”从事过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工作的孙泉,听从了内心的指引,决定接手这件事。
碰壁:姥姥家实在是管不了
找到刘然男友时,他已经对给小海当“保姆”极度不耐烦,三餐都用方便面解决,小海甚至都没有上学用的书包。
就在孙泉还在筹划救助方案时,刘然男友打来小海已经扔到了姥姥家。
让孙泉没想到的是,几天后,刘然的母亲带着小海和另一名小女孩来检察院找自己,开门见山地说:“小海这孩子,我养不了。”
老人说,因为刘然吸毒成瘾,又没有正式工作,常年吃低保,家里早就当没有了刘然这个人,现在儿子收入低微,养活着他那一家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说话,老人一指小女孩:“这是我孙女,我的退休金只够养她。”又一指小海:“这孩子,养不了!”
出乎孙泉意外的是,听着老人伤人的话,年幼的小海没有伤心,眼神只是空洞,仿佛对于自己遭到抛弃已经习以为常。
“您不能老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不要了’‘不养了’。”孙泉告诉老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小海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小海的妈妈因涉嫌犯罪被羁押,姥姥作为小海的近亲属,负有抚养义务,如果有能力履行抚养义务而故意遗弃孩子,情节恶劣的,会构成犯罪。
一番话,虽然暂时打消了老人把孩子扔下的念头,但孙泉清楚:必须尽快解决小海的抚养问题。
孙泉办案组一行人赴京郊刘然母亲家实地走访、入户调查,发现他们确实生活贫困,一家人挤在老旧狭窄的两居室内,屋内尽是上世纪70年代的陈设,小海的舅舅一家住一间、姥姥和孙女住一间,小海夜里只能蜷缩在老式木质沙发上,腿都伸不直。
“我们确实管不了。”小海的舅舅也说出了心里话:母亲有严重的白内障,自己月收入就几千元,不可能长期照顾小海。
坚持: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人生
走访后,办案组成员感到,家庭尽责行不通,也不利于小海健康成长。
临走前,孙泉俯下身,摸着小海的头问他:“期末考试感觉怎么样?”当听到小海回答各门功课都考了90多分后,孙泉再次下决心:“好孩子,阿姨一定会帮你的!”
孙泉检察官办案组首先为小海申请到了小额爱心救助基金,确保他在姥姥家住宿期间的营养和学习费用。可真正的难题,还是小海的抚养归属。
“我们第一检察部承担着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审判监督等工作任务,案件压力本就很大。”孙泉的助理张晓晴说,当时整个团队还在同时办理多个案件,刘然的案子本身属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立即提起公诉也没有问题,但孙泉就是放不下小海。
打开了当时的办案手札,两张纸上密密麻麻写的是各种人的联系方式,孙泉几乎把这些人都找了一遍,但都没有能同时解决小海抚养和就学问题的办法。
因为相关政策,儿童村和家庭收养都走不通;他人有心收养,但一听是“毒贩”之子,都望而却步;公益组织同意接收,但需要刘然放弃抚养权,刘然死活不同意,一个又一个解决方案都以失败告终。
“说实话,我的亲人、朋友当时都看不下去了,觉得我钻了牛角尖,甚至我自己也想过放弃,法律没有规定如何安置这些儿童,检察官又不是超人,我们能怎么办呢?”但作为一个人的良知和来自团队助手的支持,让孙泉决定坚持下去。“毕竟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人生。”
转机:一份及时到来的新政让“天亮了”
虽屡屡碰壁,但孙泉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ys/1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