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社保余清泉接受北京晚报采访,就社

-余清泉专栏的第94篇媒体采访文章-

年6月13日,51社保余清泉接受北京晚报采访,就社保基数全口径社平发表观点,以下是报道全部内容。

原标题: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北京社平工资一分为二,职工的收入却并没少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代丽丽

5月30日下午,市人力社保局和市统计局几乎同时公布年全市的平均工资数据。往年,全市平均工资都是由两家单位一起发布,并且给出的也是相同数据。然而,今年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过去两局联合发布的“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名称变了,人力社保局发布的数字叫作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而统计局发布的数字则分成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两类,分别为元和元。

看到两个政府部门公布的不同数据,不少职工感到困惑。因为年北京年平均工资达到了元,并且20多年来一直不断增长。如今,不同种类的社会职工平均工资,对于职工收入有什么影响?职工平均工资,到底是上涨还是下跌?

01统计口径发生变化,职工收入并没减少

解释各组社平工资的问题,首先需要弄明白今年首次发布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怎么回事。

事情源于3月下旬出台的一个重要政策。3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各地由过去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使缴费基数降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本省平均工资60%至%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

这一政策可以理解为: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是由职工平均工资决定的,过去的平均工资只计算了非私营单位的工资,以后则要把私营单位的工资也计算进去。

51社保创始人兼CEO余清泉表示,之前,很多地区都是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社保缴费基数。事实上,社会上还有大量的私营企业,很多私企职工的收入要低于非私营单位职工。但是,计算社保缴费基数时,没有把私企职工的工资算进去,由此导致这部分人的工资“被平均”、“被拉高”了,私企员工要按照高于自己实际收入的标准缴纳社保,增加了个人负担。另外,在就业群体当中,除了在岗职工之外,还有少部分因为休假、生病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待岗职工。可是,统计社平工资时,这部分群体也“被平均”了,同样按照较高的标准缴纳社保。现在,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则可以更加真实地体现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

年,本市全口径平均工资比去年社平工资减少了数千元的原因,并不是职工的收入真的减少了,而是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

02社平工资整体降低,缴纳社保费用不变

全口径社平工资的发布,是否意味着可以减少缴纳社保费?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个变化并不涉及所有参保人员,只是关乎其中一部分人的利益。一般来说,职工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当年的社保缴费基数,缴费基数的计算与社平工资并没有关系。对于个人而言,涉及社平工资的主要是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收入较高,超过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参保人员按照3倍工资缴纳;收入较低,未达到平均工资一定比例的参保人员,按照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这也就是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

此外,还有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他们通过人才或职介机构参保,自己可以选择缴费基数。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也都倾向于选择下限。因此,社保缴费基数计算口径的变化主要影响收入较高、收入较低以及灵活就业人员。而大多数职工都是通过工作单位参保的,收入水平位于不高不低的中间层,既达不到3倍工资的上限,也不至于低到平均工资的46%。所以,这个社平工资对大多数企业职工并没有什么影响。

03社保下限比例有变,养老失业保险上调

平均工资公布了,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自然也就可以确定了。北京市社保中心随后发布了社保缴费基数的情况。自年7月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缴费上下限标准为元、元;工伤保险缴费上下限标准为元、元。以最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ys/11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