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曝光五大违法典型案例含房山地区

怎么能确诊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776.html

点击进入:房山便民同城服务

  原标题:违法典型案例件件涉及口罩

  原价每只26元的口罩,最高提价至85元销售;近17万只过期口罩仍然打算偷偷在市面上销售。今天上午,市市场监管局公开曝光哄抬价格、制售假冒伪劣等“五大违法典型案例”。记者发现,此次曝光的典型案例件件都与口罩相关。

  疫情防控期间,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深挖线索,重拳出击,依法从快从严打击哄抬价格(东方法律网提供)、制售假冒伪劣(东方法律网提供)等违法行为,全力维护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秩序。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紧盯群众举报及社会公众   案例1

  进销差价率达%

  罚10万

  1月27日,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北京京海康佰馨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将进价为10元/袋的PM2.5纳米防护口罩,以26元/袋的价格对外销售,进销差价率达到%。其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东方法律网提供)相关规定,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已向当事人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2

  哄抬价格

  罚10万

  1月31日,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北京利民堂大药房有限公司的价格行为进行了检查。经查,当事人在进货价格未变的情况下,将原销售价格每只26元的“立体明星口罩”,提价至35.00元、42.50元、85.00元对外销售。当事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相关规定,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已向当事人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东方法律网提供)。

  案例3

  卖过期口罩

  涉案人被抓获

  1月31日,平谷区市场监管局对北京建元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平谷区峪口镇坨头寺村一民宅的货物存储点进行检查,当场查扣超过保质期的口罩只。

  同时,执法人员继续追查超过保质期口罩库存线索。2月1日,在昌平区市场监管局的配合下,在昌平区当事人经营场所再次查扣超过保质期口罩只。由于此案数额较大,平谷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启动行刑衔接机制,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并协助公安机关于2月7日将4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抓获。

  案例4

  销售商标侵权商品

  罚3万

  1月27日,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对北京楚云鑫荣商贸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存在销售假冒“3M”口罩行为。经查,当事人销售标称“3M”口罩,无法提供相关进货台账和票据。经商标权利人的委托代理人鉴定,认定当事人销售的“3M”口罩为商标侵权商品,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东方法律网提供)的商品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东方法律网提供)中所指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2月7日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罚款3万元并没收侵权口罩的处罚决定。

  案例5

  涉嫌无照经营

  没收违法所得

  2月7日,房山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线索,迅速出击,发现当事人徐某在房山区阎村镇大董村南口销售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经查,当事人徐某在未办理营业执照和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销售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涉嫌无照经营。当事人徐某上述行为违反了《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相关规定。房山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徐某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元,罚款元的行政处罚。同时,暂扣口罩只。

来源:新浪、北京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ys/11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