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则“情节”相似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讨论……
9月11日,武汉
一名男子工作中突发肺栓塞致心脏呼吸骤停,医院救治,最终转危为安,并于18日晚转入普通病房。
9月19日,武汉
患者父亲宣称,医生抢救时剪坏儿子衣裤,并弄丢短裤里的财物,包括现金元、身份证、银行卡、数据线等,进而要求赔偿损失1元,医院拒绝后,患者家属报了警。
在警方调解下,医院将元交给家属。
9月22日,武汉
武汉“赔衣门”被公开报道,引发舆论热议。
9月23日,上海
一名54岁的患者因在宿舍内突医院抢救,当时患者出现反复呕吐,衣服弄得很脏。
因抢救需要,医护人员将患者衣物脱去,之后交还给了患者家属。
9月25日,上海
医院ICU医院返还衣物及衣服口袋里的现金约元,还有补办手续所用的身份证及驾驶证等物品。
参与抢救的医生称,患者当时为欠费入院,并无现金,仅预交费元入院。
医护人员反复解释无效,最终调取了监控还原了事实真相。
据了解,患者儿子事后承认,取走衣物的是自己的同学。
9月27日,上海
院方表示,医院道歉、双方达成谅解。
医生将患者衣物还给家属(图片来源于网络)
观察事件“时间线”可以发现
前一起“赔衣门”的话题热度还未褪去
后一起“赔衣门”就上演了
因此,网友纷纷猜测
上海“赔衣门”家属的做法
或许正是从武汉“赔衣门”中获得了“灵感”
更有不少人直言这是变相“碰瓷”
网友评论
小米:答案很清楚,就是看了之前的新闻来讹钱的。沙沙:医院赔款事件发生以后,这变成了医院的一种手段了,长此以往,医院医生全部要录像救人了(参照警察的录像执法)J宥W:好的没学会坏的一学就会!PorcoRosso:碰医院来了,是不是可以搞个碰瓷罪啊也有网友持不同意见
他们认为这有可能只是场误会
家属其实并无讹诈的意思
?????:家属应该不是故意诈骗,不然他看到监控可以不承认是自己的同学,继续索要赔偿!Calaf:可能家属之间没沟通好吧……时慧:我觉得不能完全从恶意这个方面想,因为当时人已经迷糊了,不排除记忆产生了错乱。无论是碰瓷还是误会
无可否认的是
监控在这起事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不少人呼吁
要给医护人员配备“行医记录仪”
以便发生类似事件时能够自证清白
实际上,已经有地方这么做了
据健康报,从5月27日开始,辽宁省沈阳急救中心为所有一线院前急救人员统一配备了新装备——随身工作记录仪。
随身工作记录仪,可以保存整个急救工作过程,以此约束医疗急救行为,监督、规范急救操作。
这些“行医记录仪”的使用效果如何
目前暂不可确定
但它的“兄弟姐妹”——行车记录仪
的确在交通纠纷中立下了大功
据北京晚报,8月31日早上7点左右,北京一位司机报警,称在南苑某路段发生交通纠纷,对方是一名骑着共享单车的男子,他称自己被车撞倒,摔坏了手机,要求司机赔偿。
民警将司机和骑车男子李某带回派出所调查。调查期间,民警仔细查看“被摔坏”的手机,同时反复查看报警人的行车记录仪核实,发现了异常。
最终,李某供认这本就是一部损坏的手机,整件事是一起碰瓷诈骗案。
有时候
民警的执法记录仪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据都市晨报,年1月,江苏徐州的高速交警在查处一辆违章大货车时,驾驶员吴某看自己难逃处罚,在警车前“碰瓷”讹民警。
吴某先是缓步从民警乘坐的警车前走过,在走到车左前方位置时,忽然做了一个被撞倒的动作,随后夸张地倒在地上,在警车车头前躺下,并抱着大腿大声喊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整个过程,警车根本没有移动过,根本不可能撞倒吴某。
这一幕被民警开启的执法记录仪完整地记录下来。
最终,吴某因违规被处罚元扣1分。
“还好有监控啊!”
每每出现碰瓷事件
总有人在评论区发出这样的感慨
甚至在许多人看来
监控成了自证清白的唯一工具
可是……
万一车上没有安装行车记录仪
医院里没有高清摄像头
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主张,谁举证
车主遭遇碰瓷
又没有配备行车记录仪时
千万不要惊慌之下选择“私了”
而是应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有责任提供证据
只要车主确实没有撞倒碰瓷者
碰瓷者就没法进行充分的举证
其主张就不能得到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认可
从而达不到“碰瓷”、诬告的目的
自己反而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也可以在上海“赔衣门”中适用
患者家属向索要赔偿
属于民事赔偿的范畴
要出具相应的证据或线索
因此,即便没有高清摄像头
医院也并非不能自证清白
把碰瓷“挡”在门外
针对武汉“赔衣门”
北京安杰(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潘翔认为
医护人员剪掉患者衣物的行为并无过错
但没有保管好衣物
而是将它当作垃圾丢掉
确实存在一定的疏忽
因此,患者家属对此进行索赔是有理有据的
上海海上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晔建议
医院应该吸取经验教训
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对患者财物有一个明确规范的去向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海“赔衣门”能有个圆满的结局
医院的规章制度
“碰到抢救病人,如果要剪除衣物的话,需要有这些操作的话,首先经得家属的同意;如果紧急情况下来不及请示家属的情况下,一般有第三方在场,比如院方领导、警方,在他们的目击的情况下做相关处置。衣物取下来后我们用一个专用塑料袋保管、并贴上标签,并有专人看管。事情处理完后我们再当着家属的面点清物品交接。”院方表示。
“经得家属同意”“第三方在场”
“贴标签”“专人看管”
“当着家属的面点清物品交接”
这些小细节既能防止误会的发生
又有助于将碰瓷“挡”在门外
值得点一个大大的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摄像头能道出真相
但无法拯救信任危机
要从根本上挽回社会信任
还得从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出发
让碰瓷者无缝可钻、无利可图
综合整理自:澎湃新闻、温州网、北京青年报、健康报、北京晚报、都市晨报、人民日报、新京报、新民晚报
赞赏
长按裂变式营销医治白癜风病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nr/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