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发现矿藏是好事,希望开采时不要破坏汉中的青山绿水,暴富了极少数人,祸害了广大人民,否则宁愿深埋在地下。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发布消息,近日,地质队员在汉中洋县窑坪乡地区发现了三条晶质石墨矿带。矿体延伸达15公里,宽度约15米,属于大型矿床。
陕煤地质集团一九四公司总工程师岳正喜:“石墨矿的工业品位是2.5%到3.5%,咱们这个(矿)达到7%,已远远高于最低工业品位要求。因此这个矿体经过详细勘察以后,可以建设成一个大型的石墨矿。”
据了解,石墨质软,熔点高,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除了用作耐火材料,导电材料,热金属成形材料外,石墨还可作为新能源用于原子能工业、国防工业等现代工业。经过初步勘查,预估在这一区域可探明石墨矿物量达万吨。
陕煤地质集团一九四公司总工程师岳正喜:“在咱们陕西省来说,是首次发现这么大的(石墨)矿床。下一步我们再做精细化的勘察,把这个矿体真正的资源量等等进一步搞清楚,为咱们陕西省的资源转型,提供一个基础。”
“石墨之都”鸡西市开采石墨致饮用水铅超标倍电动车,凭借“绿色环保”的金字招牌,可谓是赚足了眼球,但这些顶着“绿色环保”光环的电动车背后,有一群人却苦不堪言,他们正饱受着石墨过度开采、加工带来的严重污染,而制作电动车电池的主要材料就是石墨。这些年随着各种锂电池产品的广泛应用,作为原材料的石墨价格也是一路上涨,石墨因此被称为“黑金”。
“石墨之都”空中弥漫石墨粉尘
一到鸡西,道路两边都立着大大小小的广告牌,内容几乎一样,都是推销石墨产品。当得知记者是来报道“石墨城”石墨污染的,开车的司机告诉记者,在鸡西的麻山区、恒山区、鸡东县,石墨污染都很厉害:“这里就是产石墨,这边的污染特别严重,灰尘特别大。”
在司机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位于麻山区的一家石墨工厂,在现场,记者看到,距离厂区几百米远的地方,就是一片密集的村庄,从厂区可以清楚地看到村庄里的房子和庄稼。
“别提了,这一年叫它害完了。”在这里记者看到居民家里的窗户上铺了好多层塑料布。这位村民带着记者去看他们的井水,周围十几户人家都指着眼前的这口井喝水,石墨厂现在还没有开工,一开工他们就要给井水盖上盖子,尽管如此,井里也落上了厚厚一层黑色的粉尘。“这一年吃多少石墨啊。不吃这个也没有办法,之前石墨厂不在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情况。”
离开村庄之后,记者继续往镇里走,大约步行五公里之后,来到镇里的居民区。尽管离石墨工厂已经有一段距离了,但空气中仍弥漫着石墨粉尘,当地的居民告诉记者,到了夏天,这样的情况更加严重。
居民饮用水竟漂油状物
在距离石墨矿不远的一片玉米地,记者看到这边大面积都是玉米收获之后留下的秸秆,而这些叶子也都是亮晶晶的,迎着阳光还闪着金光。“你用手摸一下就知道了,亮晶晶的都是石墨,晚上外面拿手电一照就像下雪一样,地上落的都是。”
村民告诉记者,这个季节,石墨厂还没有开工,每年收获的时候,玉米里全是黑色的石墨颗粒,要洗好几次才能洗干净。
“要是种苞米手全是黑的。我们有个亲属把斤大米发到大连那边,人家不要,说铅超标了。”“远处的稻子发亮但是我们这儿的发乌。”
在田地中间,记者看到一条小河横穿村庄,村民们告诉记者,这条河是从上游的石墨厂里流淌下来的,河水非常浑浊,跟随村民,记者走进了村里的一户村民家。
这户村民家是用水泵抽水的,他们家抽上来的水要垫上一个海绵垫,这个海绵垫大概有十厘米左右厚,是起过滤作用的。记者发现即便是经过这么厚的海绵垫过滤之后,下面的水依然是黄色的。而用手按一下海绵垫,上面漂浮着一层油光光的亮点。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就是石墨。“你看石墨一按就按出来了。因为这个河是石墨河,地底下也被污染了。”
饮用水铅超标倍,矿场信誓旦旦没污染
早在年,工信部就颁布了《石墨行业准入条件》,其中明确规定严禁超标排放。
记者跟随知情人,来到了村庄上游的这家叫做“长源矿业”的大公司,当记者问及这些石墨开采、加工,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时候,这里的负责人回答是,没有污染。“这个矿产开采国家都是有要求的,就像环保的要求一样,必须按照规范开采。”
到底是企业说谎,还是当地村民夸大事实呢?记者再次来到村民家中,对他们从地下打上来的水,进行取样,送往国家检验部门。但检测结果却让记者大吃一惊:水的浑度、色浊度重金属含量明显超标,其中铅含量超标七百倍,汞含量超标九倍,重金属的含量甚至超过国标的六倍。
饮用水中汞超标,会对人的神经、消化、内分泌系统和肾脏产生危害。而铅超标更是会损伤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对少年儿童,会引起身体与智力发育迟缓。当地的水中铅含量竟然超过了国家限值的倍,危害可想而知。可即便如此,当记者拿着这份检测报告再次来到这家工厂的时候,负责人依然信誓旦旦地告诉记者,不可能。
本条中科医院专家专家为你分析白蚀症有何表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nr/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