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庭院效果图
“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再过几天,一幅早春三月樱花盛放的盎然景象,就将呈现在城市副中心的绿色森林里。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独家获悉,坐落于“城市绿心”雨洪区的樱花庭院景观项目即将于本月底竣工。这也是“绿心”内首个落架亮相的建筑。
瞧一座仿古的雅致庭院
一根尺棍、一个沥粉器,轻轻一“笔”,一道2毫米宽的垂直白线就呈现在画工老汪的手中。这是13年千锤百炼的成果。
“这个规矩活儿,用行话说叫‘拉大粉’,是古建彩绘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使贴金边缘整齐、金线突出。”站在游廊边,非物质遗产项目“古建油漆彩绘代表性传承人”李燕肇边指导着工人的手法,边向记者介绍,“彩绘讲究横平竖直,间距合理,颜色不能污染。”
白墙、灰瓦与红柱,李燕肇带着工人们“美妆”的,是一座结构上和颐和园有点儿相似的仿古建筑,名为樱花庭院,坐落于“城市绿心”项目的雨洪区。庭院建筑为仿明清小式做法古建筑风格,占地面积.84平方米,由正门的敞轩、西侧的四角亭和东侧茶室组成,几座单体建筑以垂花门与游廊相连接。
“这是‘城市绿心’东南门区域内的核心建筑,是将来的游客休憩之所。”北京城建园林集团工程总承包部副部长丁洪兴介绍,除茶室基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樱花庭院其余部分均为纯木结构,从大木立架到苏式彩绘,每一步骤都严格遵循古法。美一夜怒放的樱花环绕
名为樱花庭院,怎可少了樱花。8个品种、多株樱花,搭配以不同规格的油松、旱柳、银杏、元宝枫等植物,将围绕着庭院错落栽种。这其中,以“染井吉野”为主,这个樱花名品的特点是一夜怒放,花期能持续10天。
“尊重自然,展示生物的多样性,并为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空间,是城市绿心的特色,也是景观营造的原则。”北京城建园林集团副总经理向星政介绍,雨洪区是以蓄涝景观湖为代表景点,而樱花庭院则是景观蓄涝湖区的重要视觉焦点。游人站在庭院中,北可望樱花小山和重檐四角亭,南可见8公顷的广阔湖面和桥亭,恰好处于蓝与绿、大与小的过渡转折点。
值得一提的是,庭院南边的湖面上,还计划栽植约平方米的水生植物,打造一个“水下森林”。“年,我们就在槐房水厂启动了水生植物的研究,研发出一套自主的栽植搭配方法。”向星政说。
快“绿心”内首个建筑亮相
人勤出来早。春天,正是植树造林的最佳时节。“城市绿心”现场,同样忙碌的,还有园林工人,他们正在为刚经历寒冬的树木脱去“冬衣”换上“春装”,并栽植新的乔木与花卉。紫色的二月兰,已在角落里悄然绽放。
“种什么树,鸟儿说了算。”“城市绿心”森林营造引入近自然理念,在树种选择上,多选用杨柳、榆槐、椿等乡土树种,还有就是蜜源、食源等可为小动物提供过冬口粮的植物,以营造大尺度的生态自然,促进林地的生物多样性。
城市绿心效果图
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由“一核、两环、三带、五区”构成。
“一核”即生态保育核心区;“两环”是星形园路环和24节气环;“三带”是大运河文化带、运河古道景观带和六环高线公园带;五区是文化区、市民区、体育区、雨洪区、科普区。
据介绍,到本月底,樱花庭院即将竣工,这也是“绿心”内首个亮相建筑。今年国庆前,这处“有生命的地标”将向市民开放,春赏桃李、夏伴梧桐、秋染银杏、冬见苍松的大美生态画卷将徐徐展开。
官方报纸抢先看
3月26日《北京晚报》
3月27日《北京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