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意英文“WalkandTalk”的直接翻译,即“边走边说”,或知行合一。行谈强调寻走、探访,然后分享、交流。年底,行谈社在北京成立,年1月行谈社在北京雍和宫附近的四合院里开启了第一期“行谈沙龙”,截止目前行谈沙龙已经举办了余期。
行谈定位于艺术史,涉及到古代书画、古代建筑、考古、历史地理学、博物馆文物展、文化旅行、世界遗产等话题。目前已经是国内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史分享平台。
权力的形状
台北故宫南薰殿帝后像特展鉴赏
亮点
主讲人受台北策展人特邀,在《故宫文物月刊》一月号上为“权力的形状——南薰殿帝后像特展专栏”撰文。
主讲人远赴西藏调阅永乐二年款永乐皇帝坐像巨轴资料首次公开。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年的十月辛巳,乾隆在内务府库中发现一批来自前明留下的画像,这些画像以历代帝后的标准像为主,还杂以名臣圣贤画像,均描绘精致,不似民间所为。它们是明清易代之后,由清政府统一收贮在内务府库中,几十年来无人问津,“尘封蛀蚀,不无侵损”。于是皇帝下令,将这批图像统一装裱,在这个命令下达几天后,也就是十一月初六,这批图像被送到造办处的秘殿珠林处重新装裱。乾隆很关心此事,详细指示了装裱的等次,用料,颜色等细节。短短的一个月多,也就是十二月二十日,这批画就装裱完成了,并被奉藏在修整一新的南薰殿中。
年,南薰殿的大部分画像都被运至中国台湾省,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剩余部分则分散藏在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薰殿图像,包括帝后像67轴,册页10册,《明太祖御笔》2册,明人《出警入跸图》2卷。其中《出警入跸图》是台北故宫所藏手卷画作中最长的两幅,人物众多,场面宏伟,更是历代绘画作品中少见的超级钜作。此外,台北故宫所藏历代帝后像中,以南薰殿图像中宋代帝后像最为完备,且颇多可见半身像与全身像是一致的,是探讨宋代肖像画的重要资料。
主讲老师/石钊钊
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多年古代绘画、服饰研究工作,中级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理事、响堂山石窟全集学术委员会成员。
《人民日报》、台北故宫《故宫文物月刊》、北京画院《大匠之门》、《中国美术报》、《世界纺织百科全书》、《北京晚报》、上海书画出版社《书与画》、《中国收藏》特约撰稿人,先后受邀发表多篇专业研究论文于海内外多种学术刊物。
直播时间
年1月8日(周五)
晚7:30-9:30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ls/1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