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见丨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再相聚

多部中外佳片展映,.89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签约金额,高峰论坛的前沿理念……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成功地履践了“十年之约”,在全球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率先吹响了中国电影复兴的号角,为人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电影盛会。

8月29日,为期8天的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但它也是另一段梦途的起始,从这一天起,人们期待的是明年的“再相聚”,是下一个十年不见不散的承诺,是辽阔远方的更多奇迹。

当北京遇上电影节;当影迷与心爱的电影相逢;当电影人并入了中国蓬勃发展的轨道,北京国际电影节抓住契机,扬帆起航,不仅成为全世界电影大师相互交流的平台,更成为全世界电影爱好者心目中的观影圣地,展现出全国影视高地的强大影响力与号召力。经过十年的积累,北京国际电影节焕发了前所未有的蓬勃魅力,正是这种不容忽视的吸引力将影人影迷们凝聚在了一起。电影节期间,很多人都把自己的朋友圈头像换成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logo,那七彩的风车仿佛就是飞翔的电影梦,而电影,是永不落幕的相聚。

-特别节目——再相聚:怀着梦想再出发-

随着关晓彤、许魏洲、张雪迎、熊梓淇、伊丽媛用美妙的歌声唱响电影《绿野仙踪》的插曲《飞越彩虹》,“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特别节目——再相聚”也精彩开启。节目分《再相聚?相聚挚爱》《再相聚?相聚》《再相聚?相聚未来》三个段落,既勾连起中国电影人勇于“圆梦”的情怀,又记录了第十届北影节突破奋进的姿态,展望了中国电影蓬勃向上的未来。

演员郑恺作为“畅想者”率先登场,发表了他对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畅想语:“与其说年,我们不断见证历史,不如说我们每一天都在体会生命的微小与博大,信任的温度与广度......包括,电影。随着那束光源的亮起,生活也会破解暗淡。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如光,点亮了我们的所在。相聚,依然需要保持距离,但你我有知,那其中关于电影的记忆,将我们紧紧相连在一起。”

在第一组“再相聚”——“时光影院”环节中,柏林影后咏梅、著名演员小陶虹与观众们相聚在影院场景中,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经典作品,谈论电影中的喜怒哀乐,倾诉自己对于电影地久天长的挚爱;作为电影人,咏梅和小陶虹特别向观众致以敬意,称他们是看不见的朋友;也向电影院的放映员、运营人员、保洁人员、消毒人员、检票员、售货员致敬,他们都是为了电影而无私地付出爱的人。

在第二组“再相聚”——“围炉对话”环节,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若清和导演唐季礼、陆川来到了“会客厅”,谈到了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电影人带来的冲击。

三位电影人表示,危机就是转机,疫情不可避免改变了电影,也团结了电影人,经历了,中国电影人以后将不惧怕任何困难,中国电影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陆川说:“疫情之后,电影人的心更齐了,未来电影的质量一定会大幅地提升,这样才对得起戴着口罩去观影的观众们。”唐季礼也表示,疫情带来了很多反思,电影人会沉下心来继续创作。傅若清说:“我们一度失去直面世界的大银幕,但同时我们也有时间反观内心的小世界,更聚焦情感的回归,更渴望心灵的升级。”

第三组“再相聚”——聚首与畅想环节中,很多电影剧组的代表来到了现场进行推介,这些剧组是中国电影积极复工的一个缩影,一部部作品正在紧张拍摄、制作;一些作品已经定档或即将定档;中国电影人辛勤创作、勇挑重担,做到了戏比天大,不负韶华。《极速超越》剧组的导演韩博文、出品人丁晶,制片人王翎霁,主演郑恺、李昀锐、曹炳琨、张蓝心一同登台,韩博文表示,《极速超越》将以热血告诉您,只要一直跑下去,终会抵达超越自我的终点线。

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导演程腾、李炜则表示,希望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让国风动画重返巅峰。

电影《一点就到家》的导演许宏宇说:“《一点就到家》中的年轻人像每一个奋斗的你我,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夺冠》的编剧张冀说:“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去形容这部电影,那就是‘力量’。国庆档看《夺冠》,它会给你力量。”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总导演宁浩,总策划张一白也来到现场,他们表示,《我和我的家乡》仍然以小人物的平民视角去表现历史瞬间和全民记忆,“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我们经历怎样的灾难,走过怎样的历史,普通人都是支撑这个国家走下去的力量。”

而整台节目中穿插的三部短片则再现了人们对于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美好的记忆。《再相聚?相聚挚爱》重温了北京线上和线下展映单元的盛况,让人们看到电影的那束光,如何点亮激情与梦想、映照求索与发现,给这个世界重铸信心。《出发?冲云破雾+继续攀登》则记录了中国电影人砥砺向前、以梦为马的身影,这其中有影院重启时影迷和工作人员的兴奋之情;有郭秋成、沈丹萍、娜仁花、郭凯敏参与的《大山的儿子》复工拍摄的情景。《再相聚?相聚未来》则播放了北影节论坛视频的精粹,彰显了中国电影的合作与创新、坚守与开拓、破界与融合。压轴登场的是演员姚晨,她与天使童声合唱团一同带来歌曲《春暖花开》,同时也向未来发出邀约——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我们再相聚!

-启动式和两场特别节目展现电影人情怀-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8月22日至29日在北京成功举办,虽然经历了疫情的磨砺与考验,但本届北影节更为坚毅与成熟,创造性地运用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10场主题论坛、4场大师班分享、16节精彩课堂、精彩创投活动,首次集体以云上形式呈现,打破观众线下触达壁垒,以“云端”形式让专业内容与观众零距离。“云上的电影节”消融了时空的阻隔,成为了一个永不落幕的影视盛典,获得各界的盛赞。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启动式,在朴素中更见情怀,让人能够静静地聆听电影的心跳。吴京所说的“真正的攀登者喜欢压力”,张艺谋所说的“有更多的中国故事需要我们继续讲述,有更多的中国故事需要我们讲述给世界”,陈道明所说的“不忘我们从事电影的初心”的诚挚话语,更让中国电影人深受鼓舞。

而北京国际电影节两场特别节目“梦圆?奋进”和“再相聚”则精彩纷呈,构思巧妙,就像是电影人写给电影的情书,温馨感人,余韵犹存。不仅讲述了电影人在创作方面的思考与坚守,还表达了电影人对电影行业日益回暖、再度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心,用“再相聚”的美好意向畅想中国电影的希望。

“启动式”及“梦圆?奋进”特别节目在北京卫视播出后,收视成绩优异,分别位列省级卫视全国35城排名第五位、第六位。

此外,组委会打造的“十年?拾光”照片展、与中国电影博物馆联合举办十周年特展等主题活动,以感恩之心、自省之心、发展之心,回顾北影节与中国电影、北京城市、影迷群众的相互依存,回顾十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辉煌历程,见证了北影节十年耕耘的成果。

-北京展映露天电影成情怀载体-

“北京展映”是北京国际电影节最受欢迎的环节之一,对于影迷来说,“到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是每一年的殷切期待。

今年的“北京展映”首次打通线上、电视、影院、露天4个展映渠道。露天展映,24部中外经典老片、优质新片,让城市民众重温临风而来的电影情怀;公益放映场,覆盖怀柔区16个乡镇街道。

影院展映板块,全市19家影院放映,部影片,场次的光影饕餮令影迷们深感幸福。全球超过个城市的网友云打卡观看北影节片单电影,轻巧互动助推北影节在年轻受众中广泛传播。

今年的展映活动,多部中外佳作参展,共设有“官方推荐”“修复经典”“侯麦之约”“电影万岁”“镜界”“女性之声”“华语力量”“环球视野”“IMAX钜献”“系列饕餮”“露天放映”“云上共享”十二个主题单元,新锐佳片、传世经典,都在各个单元中与观众见面,而映后交流环节也很感人,主创和现场的观众们诚意对话,氛围热烈。

观众们对于电影的热爱也令人动容,8月23日,《天堂电影院》的金逸影城朝悦店1号厅散场时,一位女孩轻轻用口琴吹起影片主题曲,当时正值雨天,匆忙退场的观众驻足肃立,听她吹完整个曲子之后,以掌声回敬。北影节的抢票速度早已经成为了每年的“小插曲”,其“秒杀”速度堪比“春运”抢票。今年开票仅10分钟,已经有72%的电影票售罄。

今年的“北京展映”单元首次设置了线上展映环节。爱奇艺作为独家网络展映平台搭建北影节专区,上线部左右影片,首次一次性上线约50部境内外新片。这在国内电影节是前所未有的大动作。截至8月29日10点,云上北影节专题总计点击量2万次,总浏览量.5万人次。全站推广累计触达1.1亿人次。其中开幕片《春江水暖》观看人数过万,站内飙升榜第1位,热播榜第4位。

电视展映则在北京卫视、BTV影视和BTV青年三个频道,循环播放20部中外优秀影片。这既是10部国外影片首次在国内电视台播放,也是北影节首次开拓电视端展映渠道。

看电影是最“浪漫的事”,此次组委会设置的“露天放映”单元在北京中间影院、南锣书店、枫花园汽车影院、合景?摩方(北京)购物中心火热展映了八天。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露天电影在我国逐渐流行,时至今日,它早已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观影形式,而是几代人的记忆缩影和情怀载体。借北京国际电影节之机,影迷们在清凉的夜风中欣赏《找乐》《洗澡》《温蒂妮》《我们是X》等国内外优质佳作,给夏日的夜晚增添了许多欢乐。

  

-大师班为电影产业注入力量-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李安电影大师班”在8月25日开讲,中国台湾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李安,以视频连线的形式进行了主题讲座“东方表达与数字技术”,并与青年导演、编剧杨子,《春江水暖》导演、编剧顾晓刚以及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李安的话语让人深受启发,他说:“新冠疫情虽然对电影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电影的革命性时代也可能会因此而提前到达,这需要产业内人士共同努力和推动。”

除了李安之外,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师班还邀请了中国香港导演关锦鹏、奥地利导演杰茜卡?豪丝娜、美国电影协会(MPA)成员公司的资深电影人艾秋兴与人们分享他们最真实的职业历程和最宝贵的人生经验,并通过多种播出渠道传递给影迷们。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坚持高端定位,广邀名家大师来京论道,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出谋划策。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师班不只是智识与经验的交流,更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的传递,它将智慧、勇气、决心与坚韧注入整个电影产业。

-高端论坛成为电影行业风向标-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周年之际,电影节组委会还特别策划了十场主题论坛,邀请90位业内领军人物、知名影人和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探讨电影产业发展,交流话题前沿高端、声声夺人,整体热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ls/13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