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3月16日,本报曾报道了天桥老人杨秉诚老人的故事。当时75岁的他,卖了26年《北京晚报》。但因为历史原因,杨秉诚一直没有户口。
如今,77岁的杨秉诚老爷子带着公安部门的介绍信踏上去安国老家恢复户口的旅程。
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杨老爷子的故事
永安路邮局二层。每天下午2点,杨老爷子早早过来,和大家聊聊天,取回当天的报纸。
杨秉诚老爷子祖籍河北安国。年,老爷子出生在四川。很小的时候,他跟随母亲从四川来到了北京,家住在正觉寺附近,也就是现在护国寺附近的正觉胡同。解放前,父亲退役回到北京的家里。
年,他来到了新疆。然而到了新疆,他才知道,他们当的是筑坝工人,和想象中差距太大。四五个月之后,他和当时20多个一起来到这里的同伴,坐车回到了北京。后来,他又回到新疆,这次工作地点变成了煤窑。干了两个月后他又回到北京。
一边吆喝着卖报,老爷子一边和老街坊说笑。
杨秉诚回到北京后,户口却迟迟没有办理。因为他当时是独自跑出来的,新疆当地认为他失踪了,死了,已经注销户口。
由于没有户口,他走到哪里都是临时工。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曾给位于体育馆路的体育报社送报纸,骑车带着几百份报纸,大夜里直奔德胜门。尽管这样的生活实在颠沛,但他最终还是走上了卖报的道路。因为当时干别的都有人管,只有卖报纸没人管。
如今,77岁卖报的杨秉诚老人,已经带着公安部门的介绍信踏上去安国老家恢复户口的旅程。他的好友、老同事冯先生,开车带着杨秉诚夫妻两口子走上京港澳高速。
杨秉诚还是一身蓝色的建设服,带着一个旧帆布包装着各种材料。今天一早,他给订阅早报的老顾客送了报纸,才踏上行程。他跟老顾客打了招呼,下午可能赶不回来,老顾客们不仅不介意,还都为他的事情有了解决的希望感到高兴。
他觉得,“这次真的靠谱了。”经过这两年的多方走动和公安部门帮助,北京方面和新疆兵团方面都已给予答复,虽然情况特殊,实际办理都有困难,但大家都在热心想办法。
杨秉诚在安国市石佛镇派出所找到了派出所民警,聊了约有半个小时。工作人员询问了年至年,他在村里熟识的老人的姓名,也将核实情况。若是符合政策,近日再联系通知杨秉诚。
杨秉诚的一个亲弟弟一直都在老家村里,另有几个村里老同事也都可以证明他的身份,杨秉诚感觉事情又多了几分希望。
临走杨秉诚站在院子里看了看公告栏,“哎呀,张xx,这是老工友。”公告栏上贴着文件,这位老工友工作十多年的水泵站撤销了,也引得杨秉诚一阵唏嘘。
北京晚报记者/张硕
编辑制作/刘英文
北京晚报官方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白癜风中药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jj/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