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严肃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侵害群众利益违规

近日,网传“北京继续暂停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消息,北京市教委明确表示此消息不实。今年1月下旬,根据疫情形势,北京市暂停了全市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3月1日伴随着中小学开学,北京市教委就已启动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有序恢复的工作,支持符合办学标准、有益于学生学识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线下培训。校外培训丰富了教育资源供给,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对于那些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的课外班,我们应予以肯定和支持。而对于一些行业内的害群之马,特别是侵害群众利益的违规行为,则应当依据“负面清单”,严肃整顿,绝不手软。近年来,规范校外培训、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既是社会共识,也是相关部门的鲜明工作导向。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今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中也特别提出,要大力治理培训机构。应当看到,在严格监管态势下,绝大多数校外培训机构能够做到依法依规经营,但仍有少数机构心存侥幸、唯利是图,不讲诚信、违规办学。有些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不到位,对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的防疫要求置若罔闻;有些培训机构存在趸交学费的问题。根据规定,培训机构一次性只能收取三个月的学费,但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持续接受培训,培训机构一次给出多项优惠,让家长趸交大笔学费,而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又面临退费难的窘境;有些培训机构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严重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学校教育实施的是国家课程方案,教材是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由专家来编写的,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活动载体。培训机构的超纲课程让学生提前学习,超过学生承受力,容易造成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有些培训机构则通过各种危言耸听的广告语制造焦虑,比如“你今天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话语极具蛊惑性,对家长造成严重误导。一段时间以来,正因为一些培训机构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jj/14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