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有效辅导作业

白癜风怎么医治 http://m.39.net/pf/bdfyy/
李峥嵘

《北京晚报》资深编辑

北京金牌阅读推广人

教育专业硕士

前不久,江苏一位爸爸发布了“怒退家长群”的短视频,登上了热搜,起因是这位父亲对老师总是让家长帮忙批改作业感到不满。家长应不应该批改孩子作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实际上早在年底,教育部等9个部门就发布过《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明确要求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者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年以来已有辽宁、浙江、海南、河南广东等至少十几个省份的教育部门出台了文件,叫停家长批改作业。

“叫停家长批改作业”是对一切围绕成绩的单一评价标准的纠正。长久以来,作业的问题一直是引发亲子冲突的导火线。比如,前几天扬州的一个妈妈发现孩子不仅作业没完成,还在不停地玩手机,一怒之下撕毁了孩子的作业本,母亲前脚刚走,14岁的孩子就从高楼跳了下来。作业和手机是发生悲剧的原因吗?不,真正的悲剧在于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作为家长如何认识作业问题,如何建立良性发展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拥有自控力?

第一,家长不用太过担心家庭作业的问题。

在《不奖不罚——如何让难管的孩子拥有自控力》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让家长感到震惊的教育观念:大量的书面作业,对于中学以下的孩子来讲是没有用的。

扫码购买

对于小学和学龄前的孩子,玩耍的意义胜过一心扑在书本上。在户外的奔跑、和朋友一起玩耍,或者自发探索性的阅读、体验艺术的魅力,对他们长远的学习能力的发展更有帮助。

杜克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家庭作业多少跟孩子的学业成绩之间联系很少,初中和高中作业量的多少跟学业成绩也不是正比例关系。因此专家建议家长与其逼着孩子写作业,不如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同时注意跟孩子多一些亲子交流,比如亲子共读或者聊天的时候融入学科学习是最好的。家长如果把作业当成自己的事,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其次,家长要改变孩子对父母绝对服从的观念。

教育也是一种合作,父母不是命令孩子完成作业,而是帮助孩子一起来规划,比如写作业应该有什么样的规矩?多长时间里完成?在什么地方完成?做不完的话应该取消什么事情?同时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针对孩子的特点多一种选择,有些孩子可能适合一回家就坐下来写作业,有些孩子可能先要玩一玩,因为他在学校里屁股已经坐麻了。

第三,家长要修正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是在跟父母较劲,是在逃避、是懒惰,是对自己权威的蔑视的想法。如果家长将作业是否按时完成看成是家庭权力的争夺,就很容易情绪失控。

家长要理解,孩子对规则的坚持是需要训练的。如果把写作业看成自我成长的一种训练、对时间的管理,而不是定义为对老师父母的顺从、不是简单地把作业的完成跟学习成绩画上等号,那么在作业问题就会更有弹性,处理的技巧也会更好。例如,孩子能够用其它方法背会课文,也许不需要重复抄写很多遍。而布置符合孩子能力的、个性化的作业,也是教育部门提倡的。

也有些孩子可能达不到平均的水平,对他来说完成一般的作业也有难度,更需要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孩子的完成程度有一定的弹性和包容度,当然更需要跟老师及时沟通。大部分的老师在遇到家长真诚的询问的时候,都还是能够很好地提出解决的方式。

“叫停家长批改作业”不等于“家长对孩子的学业不闻不问”。完成作业是孩子的责任,家长是一个观察者,通过作业了解孩子处在学习的什么的阶段上。养育孩子的最终的目标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那么就从作业开始吧。刚开始的时候,牵着他扶着他,但最终是要放手的,如果一直都是由家长来接管他的作业的话,那他无论如何也难以为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主导权交给孩子吧,家长可以跟他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跟踪教学质量,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应的帮助,核心还是放手交给他处理,而且要信任他的能力。

也有很多父母抱怨,道理都懂,也跟孩子说过很多遍了,孩子就是不听。问题出在哪里?研究发现,比父母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讲话的语气。大脑核磁共振发现,当大人对孩子大声嚷嚷或者骂骂咧咧时,孩子的大脑会进入紧张的状态,无法正常运作。所以父母需要控制自己说话的语气、降低语速、压低音量,而不是絮絮叨叨、聒噪不已。大人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越能够合作,而一个人的情绪越平稳,大脑的沟壑发育的也越深,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还有一个心理秘密:对中学以下的孩子来讲,写作业不上心是很正常的,非常符合发育规律。《不奖不罚》说,当一个孩子对作业抗拒或者挣扎的时候,意味着遇到了某个学业上的问题,比如说不明白某个数学原理或者某个作业的项目太大,让他不堪重负,他需要别人帮他把项目拆分。最重要的是需要家长有充足的耐心。给完不成作业的孩子施加压力是没有用的,更不要给他们打上“懒散”“坏孩子”“不爱学习”的标签。

《不奖不罚》结尾用了一个很有诗意的比喻:

航海的时候是没有办法一步就到达目的地的,必须要善用逆风的力量,从而一点一点地改变航向,迎着你的目标前进……养育孩子都是有相似性的,孩子需要在你有爱的指引下,在生活中进行长期学习,这期间是没有捷径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孩子取得胜利的时候为他们欢呼,在他们跌倒的时候把他们托住。同时为孩子祈祷,他们能够迎来强劲的离岸风,好让他们加速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文章首发(年11月20日)李峥嵘

《北京晚报》阅读、成长周刊主任编辑,长年为《科普时报》撰写科普专栏

新浪好书榜科学类图书特约撰稿人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北京市金牌阅读推广人

曾荣获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奖、第四届鸿伯书香奖个人奖提名奖

最新出版《司空不见惯:剥开洋葱里的层层世界》、《孩子的问题是问题吗:智慧父母必知的心理成长秘密》,入选全国总工会文化工程项目“职工书屋”书单

▲《司空不见惯:剥开洋葱里的层层世界》

▼《孩子的问题是问题吗:智慧父母必知的心理成长秘密》

扫码购买峥嵘新书

出版《亲子阅读中的秘密: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荣获年中国青年报教师喜爱的百部图书

扫码购买

因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jj/13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