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规划国土委发布年度绩效任务,严格落实新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严格管控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今年,北京将严控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二环内禁止新增建设用地,四环内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日前,市规划国土委发布年度绩效任务,严格落实新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严格管控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送审稿)》已经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待修改完善后将按程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待批复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除此以外,今年市规划国土委的另外一个大项目是,完成全市及各区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成果,研究形成关于严格管控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的实施管理意见。
北京各区:完成北京市及各区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成果,研究形成关于严格管控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的实施管理意见。
北京市将积极探索非首都功能疏解土地储备和供应政策,在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北京市拆除违法建设万平方米以上,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确保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加大城六区违法建设拆除量,拆除违法建设万平方米
核心区拆除:24万平方米;
石景山区:基本消除违法建设
北京城市副中心:平方公里范围内违法建设两年内全部拆除。
中心城区:北京将严控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二环内禁止新增建设用地,四环内严控新增建设用地。
北京市还将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建设规模增量管控的意见”。
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
严控城六区人口规模和开发强度
城市副中心:北京市将深化完善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方案,编制城市副中心详细规划,制定城市设计导则和建筑设计导则,加强规划设计引导,塑造特色城市风貌。完成通州区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编制报审和出台实施,在通州区率先实现“多规合一”。
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统一
实现多规划底图叠合、数据融合、政策整合
另外,本市将编制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
京津冀协同:北京市市规划国土委的任务清单中,有加强协同协作,认真落实《加强京冀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推动建立交界地区协同管理长效机制,严控开发强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交界地区融合发展。推进建立跨界地区规划协同审查机制,完善跨区域规划衔接机制。
在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发布年度绩效任务中,多次提及加强与河北省的对接、“编制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等内容。例如,为了应对周边地区过度开发形成的“铁围子”,北京将会同河北省有关部门重点加强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新机场周边地区的规划衔接,组织中规院深化完善《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按照《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规划衔接,配合住建部、市京津冀协同办等积极探索跨界地区规划联合审查和管控机制,促进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和统一管控。
链接
杨开忠解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送审稿中为何增加“一核”5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在京召开。全会研究讨论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送审稿)》(下称《总体规划》),一致同意将《总体规划》按程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
会上,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指出,北京要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与今年3月份《总体规划》草案公示版的“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相比,此次送审稿增加了“一核”、“一区”两个新概念。有媒体称“一区”指刚刚设立的河北省“雄安新区”。5月19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官方微博辟谣称,雄安新区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错误解读,“一核”是指“首都功能核心区”;“一区”是指北京的生态涵养区。
杨开忠中国教育报资料图
据澎湃报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等六校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教授。杨开忠表示,“一核”是指首都功能核心区,即北京旧城或老城,包括东、西城,是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核心载体,是首都功能核心区。目前,这一地区严重过密,人口密度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7倍,是北京城市功能疏解的重中之重,因此,中央把“老城重组”作为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格局的核心对象。此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突出强调“一核”战略意义重大;“一区”是指“生态涵养区”,这是首都生态平衡直接的战略屏障,凸显出来有利于加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战略,对打造世界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首都功能核心区:既是政治中心核心承载区,也是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
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官方微博,本次北京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上讨论的《总体规划》提出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是对北京市域范围内空间格局做出的规划安排。
其中“一核”是指“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是指“中心城区”;“一副”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两轴”是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是指“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和房山新城等;“一区”是指“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3月份《总体规划》草案公示版明确,“一主”指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但当时还尚未提出“一核”的概念。
近日,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总体规划》中的“一核”概念就是此前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提出的“中央政务区”。
对此,杨开忠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北京的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一核”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其功能不仅仅是政务,还包括文化,它既是北京政治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同时也是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其功能包括政治的国际交往和文化的国际交往。虽然不可能把所有中央政府部委集中到区域内,但适度的集中是有必要的。
北京“十三五”规划:要推进实施老城重组,优化调整行政区划
“中央政务区”的概念,最早由城市专家、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提出。年11月,他在国际城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年年会上提出,北京在“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是办好两件事,一是加快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二是推动“老城重组”,优化调整东、西城行政区划,建立中央政务区或首都区。年1月20日,连玉明在北京“两会”上拿出提案,建议推动老城重组,优化调整东城区、西城区行政区划,加快建立“中央政务区”。
连玉明提出,中央明确“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建立“中央政务区”提供了最好的时机。推动东西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强化中央政务服务功能,弱化中心城区的经济功能符合中央要求。
年1月22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北京市长王安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年北京将推动老城功能重组。强化核心区政治活动、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等高端服务功能。
年1月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优化提升首度核心功能。“十三五”时期,要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大力推进城市内部功能重组。
关于城六区,《规划》指出,城六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主承载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重要区域,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关键区域。要推进实施老城重组,优化调整行政区划,强化政治活动、文化交流、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等服务功能。
《规划》还强调,要坚持调整疏解与优化提升并重,集中力量实施东城区、西城区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提升项目,推进老城区平房院落修缮改造、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着力提升综合承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区。
综合来源:北京晚报、澎湃。
赞赏
长按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fz/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