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的刘先生遇到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儿,老母亲听信朋友介绍,将房产“抵押”给了一家公司,然后将抵押款交给了一个人理财。老母亲原本是想理财结束拿回本息,再拿本金赎回房本。没承想,理财的人一个子儿不给,而抵押出去的房子也被过户了。如今,买了这处房子的人催促老人搬家,甚至把家具搬了出去,刚刚得知消息的刘先生一家人心急如焚!
△老人97平方米的屋子里一片狼藉,家具胡乱堆放着。
事件详情承诺3个月有近20万利息
刘先生的母亲住在北京市丰台区世界公园附近的一个小区,这是老人的养老房。前些日子,经一位朋友介绍,老人动了理财的念头。老人需要将房产抵押给一家公司,抵押的过程会进行公证。由此,老人将得到万元抵押款,随后,再将这笔钱转交给一个负责理财的人。这样,老人每个月会得到几万元的利息,三个月后,老人便可以连本带息都拿回来。接下来,便可以用本金赎回房本。如此估算,3个月下来,老人不但没有损失,还可以拿到将近20万元的利息。
于是,老人便将房产进行了抵押,但是她没有将这件事和家人说起。
房子被人低价过了户
然而,当老人将万元房屋抵押款交给负责理财的人之后,说好的每月利息一分没有,如今本金也拿不回来了。而抵押出去的房子也因为还不上钱,被抵押的公司过了户。这几天,突然有人来到家里,不但将屋里的家具搬了出去,还要求刘先生的母亲搬走。经过协商,他暂时把家具搬了回来。可是,人家说下个星期还要来催促搬家。目前,负责理财的人态度很客气,但就是说拿不出钱。而抵押了老人房产证的公司,已经联系不上。
疑点——抵押房屋如何过户?
在这件事中,最令人生疑的是,老人抵押出去的房产根本不可能过户。而老人也说,自己从未想过要卖房子,只是抵押。可是,这份进行过公证的合同却与老人所说大相径庭。
整个合同根本没有提到抵押,而是一份彻头彻尾的委托合同。通过这份合同,老人已经将房产的管理、过户、法务等一切权利都委托给了这家公司。而合同落款却不见公司名字,合同的甲方是一个姓龙的人。
律师说,即便是委托售房,按照相关条例,老人的配偶也必须同意且签署相关文件,但刘先生说,他的父亲此前对此事也是毫不知情。鉴于此事疑点众多,律师建议刘先生立即报案,追回损失。
警惕“房诈”新骗术
如今,老人一家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然而,他们不是第一户有此遭遇的人家。随便一搜,这两年来,有这些新闻事件——《老人被骗房郁闷死老伴起诉讨还房屋》《几句话骗走一套房老年人成诈骗重灾区》《抵押贷款公证藏委托售房条款房子被卖房主竟不知情》《老两口抵押房产投资80万被骗》……总结这些事例,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一个骗人模式。
△养老“房诈”的骗局模式
最为重要的一步便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偷梁换柱。
骗术大坑:房子被强行“霸占”很难要回来上述案例中,老人的家人直到家里来了人强行搬走家具,才发现问题。在其它的骗局中,也几乎是这样。
比如,北京老年维权服务项目负责人刘晓颖律师在重阳节的时候公布的一个案例——老人被骗抵押房子,换取万元的贷款给一个叫做火星时空网络有限公司的游戏公司。很快,老人被人从自己市值万元的房子里被赶了出来,一直住了一个星期的旅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告诉家里人。
就这个案例,据刘律师说,连立案都没法立。因为老人和这个火星时空公司签订了非常完整的委托协议。按照大家的常识,被骗所签订的合同,并不是真实意思的表达,应该是无效的。可问题在于,在类似的事件中,基本上那份委托合同都是进行了公证的。这样问题就很棘手了,如何证明老人是被骗签订的呢?且其中不仅牵扯骗子一方,还往往有更多不知情者参与进来。
如何防范新款骗术?以房养老或许是未来的一种养老模式,但是目前我们的以房养老政策并没有配套齐全,我们怎么样来防范这种骗局呢?简而言之,涉及到房产以及大规模的金额流动,一定要交给专业人士,不要听所谓的中介人员花言巧语。
(综合央视新闻、《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
白癜风效果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