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庙到劳动人民文化宫跨越年谱写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纪念建党99周年和即将迎接建党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改革开放后的30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年),按照《周礼·考工记》中的“左祖右社”之制,太庙与社稷坛分立天安门与午门之间,御街的东西两侧。太庙为明清两代皇室的祖庙,是国家祭祀设施中“庙”的最高等级建筑群。

新中国成立后,年5月1日,这座当时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帝王庙、这个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艺术宫殿,被改造成了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成为了普通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01

从荒草丛生到焕然一新

年7月,《北京晚报》刊登了一则广告,欢迎各界工人到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夏季乘凉游园晚会”,票价2毛。广告一经刊登,受到了首都群众的极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zz/13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