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怀孕的女儿得知爱人要上战场哭了,将军父

南方开讲:一样的军史,不一样的品读!

年,唐山大地震。卢仁灿是海军救援部队的总指挥,他的女儿卢晓渤是海军的通信员负责救援工作的报道,当时,撰写了大量反映救援实况的文章,很有影响力。

救援行动结束后,卢晓渤的名字自然而然地被列在了表彰人员名单上,而当这份名单传到卢仁灿那边审核时,卢仁灿将自己女儿的提名划掉了。

开完表彰大会,卢仁灿见到卢晓渤就说了一句话:“我知道你心里还挺委屈,可谁让你是我的女儿。爸爸这么做的道理,你应该明白啊!”

卢晓渤看着爸爸,什么也没有说,类似这样的事在他们家屡见不鲜,孩子们都知道,父亲的底线是什么,原则是什么?

年,南线军事行动的战斗打响了。卢晓渤接到爱人的电话,他将要上前线去打仗。当时,已经怀孕的卢晓渤听到这个消息,全身瘫软坐在地上,出于本能,她脑海里 个念头,就是肚子里的孩子,会不会见不到爸爸了?然后,她就坐在家里抽泣不止,直到父亲回家了也没有停止,卢仁灿看了女儿一眼,只说了一句话:‘你像什么样子,还是个军人呢。”说完就走了。

父亲的话很短,分量却很重。突然之间,卢晓渤意识到,她错了。后来等爱人晚上回到家,卢晓渤已经替他打点好了行装。在这里,我要强调一句,卢晓渤的爱人叫佘开国,是我的直接领导,曾任解放军出版社总编辑。他的父亲佘积德是金寨人,也是开国少将。卢晓渤我们一直喊嫂子,和佘总家的关系很亲近。

这一仗,打得很艰难,前方不停地有伤亡消息传来。有一天,卢仁灿走到卢晓渤的房间,说了句:“仗打得挺硬的。上了很多人,很多年轻人。”之后父女对视良久,似乎都在等对方说什么。 ,卢仁灿说了一句话:“咱们家上一个,别人家就能少上一个。”

卢晓渤说:“爸,别说了,我懂,我好歹还是个军人。”

父亲除了威严,也有“慈父”的一面,卢晓渤说,她妈妈有段时间生病需要坐轮椅,当时的轮椅是折叠式的,要从椅面中间按平,卢晓渤才20岁左右,当时,按压时小手指无意间放在了中缝间,她的爸爸好心过来帮忙,结果猛一使劲,将卢晓渤的小手指就被夹住了,疼得她直叫唤。

父亲吓坏了,一个劲儿的给女儿吹,卢晓渤这时就有点撒娇了,哭得更伤心。后来晚上,卢晓渤已经睡着了,听她姐姐说,爸爸工作忙完了还过来看她,问她的手还疼不疼?

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直到卢仁灿逝世前,有一回卢晓渤去看他,在他面前手舞足蹈的,卢晓渤就看父亲一直盯着她的小手指看,当时卢晓渤完全没有意识到,还问爸爸老看自己的手干嘛。

突然,卢仁灿问了一句:“你的手好了吗?”卢晓渤一下子愣住了,好长时间才反应过来,真没想到,都过去快40年的事情,父亲还记得那么清楚。

卢仁灿(年—年3月12日),福建省永定县坎市镇人。年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 团政治处教育股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第三八六旅政治部主任,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参加了百团大战以及太行山区的历次反“扫荡”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纵队第二支队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皖西军区 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南京市第二区区委书记兼区长。参加了上党、平汉、陇海和进军大别山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川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十军政治委员,海军青岛基地政治委员,北海舰队政治委员,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故事讲述人王南方,安徽岳西县人,年入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记者协会理事,《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原副主编,《解放军生活》杂志原主编,新浪网十大博客博主之一,《北京晚报》专栏作家。现为少年特战兵训练营总指挥,志在为培养 少年做贡献。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明星度》、《情感私语——走进名人的亲情世界》、《苦恋树》、《八荣八耻——辛勤劳动篇》、《中小学课本里的“星火燎原”》,报告文学集《神龙汽车团》(与人合著),绘本《捉迷藏》等。报告文学《星火燎原》曾获解放军文艺奖。

↓↓↓点击"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fz/12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