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飞鹤伸展开黑白相间的翅膀、长长的头颈和双腿伸得直直的,“十”字般的造型显得那么飘逸、潇洒
辛勤的鹤妈妈哺育小鹤《鹤城晚报》供图
古诗“苍波万里茫茫去,驾风鞭霆卷云路”写出了飞鹤凌霄直上,翱翔万里的气势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丹顶鹤成为吉祥幸福、健康长寿、爱情忠贞的象征
弟弟把危险置之脑后以身殉职
湿地还面临着“干渴” 困局,扎龙建立了长效补水机制,每年平均补水数亿立方米, 超常付出换来喜人成果湿地补水后,丹顶鹤等珍禽繁殖的种群数量、个体数量有所增加同时,湿地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的功能也更加突出,湿地周边雷雨天气增多,极端气温呈递减趋势,湿地调节环境的能力在增强 可见,人类为大自然付出了,大自然也有回北京晚报报,让人们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为了掌握丹顶鹤的迁徙情况,扎龙保护区采用了gps定位和设置脚环的方法进行跟踪监测国际环保人士日前在韩国铁原地区发现了一只带有中国环志标志的野生丹顶鹤这只丹顶鹤佩戴着彩色脚环,颜色为红色,上有白色字母和数字“l002”,显示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繁殖并野化的丹顶鹤,证明了保护区多年来的保护丹顶鹤、增加种群数量的探索取得了成效
全国百家晚报的编辑记者们采访中走进被誉为“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扎龙自然保护区目光所及湖泽密布、芦苇荡一望无际记者们止步于一座小山丘前,远处工作人员挥舞起手中的小红旗,不一会儿,鹤群就呼啸而至30余只丹顶鹤自由翱翔了几圈后,俯冲进记者们眼前的水塘中头顶红冠、亭北京晚报晚报电子版亭玉立、挺秀高雅的丹顶鹤们把嘴伸进水中,捕食着小鱼,如同人们喝下午茶一般惬意
爱鹤一家三代 丹顶鹤的保护神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沈文愉 文并摄
第一代 父母 把对丹顶鹤的爱传给下一代
保鹤补水退耕 环境改善
探鹤鹤群共舞 蔚为壮观
父亲徐铁林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鹤类保护工程师,也是扎龙鹤类驯养繁育中心的创办人之一母亲也曾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夫妻二人对丹顶鹤的爱深深地影响、教育了下一代
丹顶鹤的野外救护工作非常危险,但他总是冲在前面2007年7月,黑龙江林甸县东兴乡一个农民给保护区打来电话,说在草甸子上发现了4只丹顶鹤撂下电话,徐建峰马上与同事驱车奔向林甸到达现场后下起了大雨,三人穿着胶鞋,趟着齐腰深的水向丹顶鹤靠近徐建峰京报网北京晚报率先走在前面 当时电闪雷鸣,有两次“通天雷”就在距离他们几百米的地方炸响,但这些都无法阻止他们前行的脚步等他们把4只丹顶鹤全部带到安全地带时,已经是深夜23时多了,在十几个小时里,他们滴水未进
去年4月19日凌晨,连日救护鹤雏的徐建峰过度疲劳,在齐扎公路约20公里处,摩托车失控掉入东侧路基下的水沟,不幸遇难,年仅47岁徐建峰用生命唤醒公众保护湿地、保护珍禽及热爱自然的意识
丹顶鹤追随着饲养员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有一家人,祖孙三代献出了把青春和热血,甚至献出了生命,成为丹顶鹤的保护神
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目前全球野生丹顶鹤只有2000 只左右,扎龙一有400多只据扎龙自然保护区鹤类驯养繁育中心副主任高忠燕介绍,从扎龙自北京晚报广告刊登然保护区建立至今年,已累计成功繁育丹顶鹤900多只,累计野化放归丹顶鹤200多只高主任说,丹顶鹤对待爱情确实十分忠贞,一夫一妻制执行得非常彻底,绝不会移情别恋秋季野生丹顶鹤也要迁徙,江苏盐城是他们的主要越冬地
2015年7月20日讯,中国晚协近日举办了“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全国百家晚报编辑记者走进生态齐齐哈尔主题釆访活动
第三代 徐建峰之女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徐家的第二代子女中,有姐弟二人继承了父母的事业姐姐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爱上了丹顶鹤1981年, 17岁的徐秀娟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鹤类她配食、喂鹤、放鹤、治疗护理病鹤,甚至驯鹤,她样样十得有声有色她单独饲养的雏鹤成活率达到100%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位于齐北京晚报报齐哈尔巿境内的湿地生态保护区,占地面积21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善、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1979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后来,徐建峰的主要工作变为负责丹顶鹤的繁育和野外救护,这可是件“苦差事”,在丹顶鹤繁育期,十天半个月都不回家凭借多年的经验,他能准确定位湿地腹地内的散养鹤巢的具体位置、每对丹顶鹤的产卵数量,甚至精确到每个鹤卵的破壳时间
第二代 英雄姐弟姐姐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人间大爱
野生丹顶鹤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的非常强,他们选择居住之处必是水青草绿,鱼肥虫多的芦苇沼泽湿地由于历史原因,湿地核心区内生活着5000多名以割苇草北京晚报数字报官网、打鱼、种田为生的村民人多了,人鸟争地、人鸟争食的矛盾愈加突出人为活动还导致湿地破碎化,对鸟类繁育造成侵扰,一些水鸟弃巢而走为了扎龙湿地的珍禽,居住在扎龙的人们举家搬迁,离开了这片依恋的沃土,把纯自然的生态环境还给了这里的“原居民”
1987年6月,在江苏盐城为了寻找失踪的丹顶鹤,徐秀娟身陷沼泽,不幸牺牲,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她走时只有23岁她是我国第一位驯鹤姑娘,也是第一位为保护珍禽而献身的烈士她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人们根据她凄美的故事写成了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
人工繁育 卓有成效
成群的丹顶鹤
谈到齐齐哈尔的生态环境,就不能不提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因为“齐齐哈尔”在达斡尔语中北京晚报电子报意为“天然牧场”,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野生丹顶鹤, 被誉为“鹤城”随着鹤城人的不断努力,享有“生态指示钟”美誉的丹顶鹤如今在此繁衍栖息,甚至改变了“秋去江南,春归塞北”的习性,在当地留守如今湿地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的功能更加突出,鹤城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让人领略到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奉献与牺牲给予了最大的回馈
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徐建峰的女儿已从东北农业大学转到东北林业大学,学习野生动物保护专业,准备像父亲一样肩负起保护丹顶鹤的重任,将爱延续
1997年,徐建峰回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鹤类驯养繁育中心工作,从饲养员干起,可以说是子承父业他循着父亲和姐姐的足迹一路前行,也像父亲和姐姐一样挚爱着扎龙,挚爱着丹北京晚报广告部招聘顶鹤他在扎龙自然保护区鹤类驯养繁育中心一干就是18年,担任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驯养繁育中心副主任
人工繁育饲养中心采取“放飞逃逸”和“散养”两种方式实现人工饲养丹顶鹤的野化工作在这次由黑龙江齐齐哈尔日报报业集团《鹤城晚报》承办的活动中,记者们见证的丹顶鹤的放飞训练,在此过程中,适应野外生活的鹤会逐渐离开放飞群体,与野生鹤共同生活“散养”是每年4月到6月,丹顶鹤经过择偶配对后,保护区会将它们放归野外他们在野外繁殖的后代会与野生鹤一起生活,到了秋季一起飞往南方,完成野化过程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1986年接到了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徐秀娟啥也没带,就带着3枚鹤蛋上路了迢迢5000里路程,她用一个人造北京晚报电子版官网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来照料着那3只鹤蛋蛋装在人造革包里,温度、湿度只要稍有变化,小鹤就孵出不来了如果火车上断了开水,她就得把鹤蛋贴肉揣在怀里,因为人的体温正好是37度就这样一路火车一路汽车,小雏鹤最后破壳而出
白癜风初期治疗治愈率是多少白癜风部位能用隔离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