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诗书诗说台湾二

一千一百首律诗、绝句纵情吟咏

利用考古最新成果及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

全新方式演绎台湾古今风流人物和重大事件

结构严谨,打造宝岛有史以来史诗第一部

台湾史诗

——赵国明《台湾史诗》

远古和洪荒,古越到夏商,说不尽海陆升降、闽台沧桑;春秋的明月,秦汉的风光,照拂这东南一隅、热土海乡。那些先人何曾停下过匆忙的脚步!他们分别是怎样的族群?

为自由,为生存,敢冒险,敢闯荡。比如古越族逐兽而行,成为“海峡人”;东夷人与浪为友,逐岛渐进;海上越人执着于异域的狂想;徐福余部九死而不悔;闽越王孙渡海自耕。

善于吸收先进文化。比如东夷人迁台,吸收众家之长;太鲁阁族群脱离泰雅族,发明新语言;“十三行”人利用港口贸易,学会大陆的冶铁技术。

思想意识根植于大陆文化,延续故乡的风俗习惯。比如营埔人的坟墓都面向大陆。“左镇人”、大坌坑人和卑南人的风俗习惯,无不打上母地文化的烙印。

第一乐章亮点还有很多,一些内容是近年来考古界和学术界的新发现、新观点。比如:台湾海峡最晚在距今年前形成;原住民中曾经有黑矮人族群,但好色的民风使其自取灭亡;年前的那场殉情事件,代表了台湾人对滥情的厌恶……

历史台湾

海峡应是一方镜,照看古来多少人。

百越开荒王子渡,列国侵扰怒涛喷。

中原火种乘风至,海盗野心随舰奔。

总是英雄激壮志,敢教空海立昆仑。

原住民风如闪电,千山万壑茂林间。

快刀皆向一方去,不灭海贼不拟还。

山嶂绕田溪绕村,藤桥旧事几番闻。

营房练武皆年少,逐鹿射雕忽纵身。

天落银河铸镜台,人杰鬼魅照将来。

越人逐岛千番渡,将相持符次第开。

燕在乡风田野喜,狼奔夜雨土族排。

曾如泪水长隔断,血脉相通航线裁。

住在海底的“海峡人①”

海峡还是岭坡时,追猎先民如路痴。

忽遇河湾花放早,总出山谷鸟归迟。

鹿、羊环顾山林密,猛犸慢行野马驰。

五岭庇荫篝火旺,“游群”庆幸定居兹。

已化冰川瀑在崖,沟峡晴翠住人家。

采桑渔猎无闲日,还趁月光忙绩麻。

海峡原是山林地,河谷蜿蜒过岛丘②

麋鹿奔腾猴叫啸,鱼鹰独立雁啁啾,

黄昏拢火驱禽兽,岁末翻山贸布绸,

磨制石珠非炫耀,深谷岂止爱梳头。

中庭午夜不明亮,夕照晨曦最有光。

沟底牛羊鸥鹭下,山坡鹿角柳丝扬。

风声传送和芦管,水色流转映芬芳。

更看木筏逐远渚,云烟转淡月移墙。

繁衍生息一万年,风光看尽又观烟。

火山喷射金黄路,恰似炼炉跌落天。

峡谷炊烟遇海升③,波涛翻卷没人城。

火山此时来探看,一半碧波一半灯。

倒灌余生星散去,化石沟底守门庭。

万年申诉成期待,后世打捞思命名。

①年11月,在新竹海域捞出的众多化石中,发现了一件人类骨骼的化石标本,经厦门大学和中科院相关专家联合鉴定,肯定这是晚期智人男性个体的一根肱骨,年代距今2年至年左右。中科院贾兰坡院士建议将其命名为“海峡人”。“海峡人”其实是古越人,因追逐动物到达并长期生活于此。

②岛丘:指澎湖岛,当时的澎湖岛在无水的海峡中就像一片平地中的低丘一样。

③“海峡人”生活在2.5万年前至1.2万前之间。海峡原是陆地,后遇海升,海水倒灌成现在原海峡。

(摘自赵国明著《诗说台湾》,九州出版社年出版)

赵国明小传

笔名荒芒,祖籍江苏南京。做过教师、文学杂志编辑、《北京晚报》专栏作者,自年9月供职于北京青年报社。历史专业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进修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曾在《北京青年报》新闻和副刊版组任记者、编辑,现为北京青年报社《北青社区报》分社长兼主编。所组稿件曾获全国报纸副刊年赛一等奖、北京市新闻奖二等奖。出版过长篇小说一部——《别告诉我你是善类》;诗集三部,其中近体诗集一部——《溃疡的号角》;散文类通史一部——《台湾台湾》。主编《外交官历史亲历》一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市作协会员、大众音乐协会会员。

学术出版|







































长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ys/2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