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马伯庸黄集伟北大谈网络语言是

6月26日,北京大学举办了名为《网络时代,青年碰撞:中文和新语言文化的青年视角》的讲座,邀请方文山、马伯庸、黄集伟三人谈论互联网语言和新语言文化,也是对时代洪流和国际交互中的青年人的分析和解读。以下文字为嘉宾的部分发言。

方文山马伯庸黄集伟

方文山:

我之所以创作这么多所谓中国风的歌词创作,是因为我喜欢那样子的文化土壤。

首先必须理清汉字跟世界上其他的所有的文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实际上其他的文字系统都是拼音文字,包括整个欧洲,整个中东、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整个亚洲印度,中南半岛全部都是拼音文字,只有汉字是表意文字。表意文字有什么特性,它的字形字意可能千古不变,这样子的文字有个特点,时代变迁的时候我们是造新词,西方的拼音文字是造新字。

所有英语系的国家,都知道牛津英语辞典,它每年都造很多的新字,只要需要一个新的概念,一个新的语汇,它就会用拼音去表达,可是汉字不造新字,汉字造词造新词,就是把两个单字结合起来,我们就创造了一个新词。

我觉得说在汉字成长的过程中第一个对汉字有影响的应该是佛教文明(印度文明),因为印度文明东传到中国的时候,很多对应的文字我们没有。像罗汉、菩萨、佛陀、浮屠、皈依、净土、这些都是佛教用语(宗教用语、哲学用语),它第一次丰富了汉字的词性,增加的幅度非常大。

第二次增加是受日本的影响,可能19世纪明治维新的时候,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早接触西方文明,有一种日字汉语,就是日本制造或者是日本去拼凑的汉字词汇,这样的汉字词汇非常多。据统计应该超过1万条,因为日本在接受西方文明的时候,它的很多词汇主义社会科学,可能像政治、经济、外交、文学、历史、代数、生物、物理、化学、自然、宗教……都是日字汉词。因为我们接受西方文明晚,这些西方文明观念中的一些现代词汇我们没有相对应的词汇,我们直接借用日本,受它影响,而且日本一开始在接受西方文明的时候它是用汉字理解新词的意思,他们借用了造的新的汉词,我们中国再把它借用回来,而且一用就是快年,因为太自然了,自然到你根本不晓得,教授这两个字、政治这两个字,竟然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制造的日字汉词,因为太自然了太好用了。这样子的语汇要占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70%,艺能界、素人、写真、物语、霸凌,到现在还在影响,因为不断地制造新的词汇,只要是汉字的,因为写真可以理解,素人可以理解,艺能也可以理解,其实港台比较明显的,内地可能比较不明显,它会借日本的汉字词汇来使用,尤其是报纸,尤其是流行的刊物。

很多外来的文明跟中国的文明碰撞之后,会增加我们的丰富性、文化的多元性,我觉得以这个角度看是正面的,最后跟大家讲说我还是觉得汉字很特别,因为重视你继续用了,你不是制造新的字,你是组装了新的词回馈给我而已,就是还利息好了,借用了几千年,总算还一些利息。汉字之所以会被这样子去借用,是因为我刚刚强调它是表意文字,它的字形字义千古不变,而且它是超时空、超地域、超方言的文字。

两千年前的石碑在世界各地出土,在北印度出土,印度人也看不懂,因为拼音文字的字母会改变,可是只有我们的子孙可以直接读懂老祖宗的碑文,因为汉字有千古不移的文字特性。这是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观察,谢谢大家。

黄集伟:

根据我个人从语词笔记这项业余爱好工作以来,这10年的观察,我把10年来的网络语言概括成三种变化:

第一,生存方式的变化。

我觉得第一个变化就是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段子化,换作我的表述就是我生活在段子当中,就是段子化生存。段子这个概念本来是一个相声术语,它是相声作品当中的一小节或者是一小段。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段子逐渐独立成一个特殊的问题,就像小品,从戏剧表演中的一个科目独立出来,去了晚会成为台柱子。

有关段子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和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定义,我的描述是这样的,段子是一种迷你高度戏剧化的叙事文本,前两天是的剁手节,是父亲节,我看见一个很短的段子,这个段子自称是父亲节最有深度的微型小说,题目叫心事“老王你怎么那么心事重重?老王说,哎,隔壁老打孩子”。这个段子非常短,没有标点符号只有15个字,15个字已经是高度戏剧化,你要分析和拆解这个段子的内涵,你至少得先搞明白中国著名虚拟人物,隔壁老王的前世今生。所以说简单的段子就是常言所谓小笑话,小幽默、小故事、小八卦的迭代版,这种迭代本身不仅拉大了一个文本狭窄的文体的普世性,也让段子成为记录生活表达态度的重要文件。

所以说段子本身它也裂变出了很多的类别,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黄段子、荤段子、冷段子、黑段子、红段子。十年时间关于段子我有4个方面的观察心得与各位分享。

历经10年的演变,段子已经成为大众业余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无段子、无饭局,无段子无同学会,无段子没有家庭聚会,总而言之无段子无社交这是第一个。

第二,历经10年的迭代演变,段子已经成为大家表达意见观点态度好恶的最重要的手段,它是一种语文,但也是一种政治,它是一种修辞但也是一种民生,它是一种自嘲、自黑、呐喊、歌唱。

第三,综上所述,早年所谓微博段子手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局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在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帮助下,人人都是段子手,最后段子的各种指标都在水涨船高,只是春晚的水平段子在今天已经是没有市场了,是没有收入的,在座的作家马伯庸,他曾经归纳过段子的三种典型的段子范式,他有归纳第一个是谐音误解、预期违背、同文异读,虽然说人人都是段子手,但是高段位的段子仍然是不多的至少不嫌多,这是我说的生存方式的改变的第一点。就是所谓段子化生存。

段子化生存,前两天看到,第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天热了翻箱倒柜找了半天短袖,结果找到的全是名牌短袖,穿出去太高调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天翼4G、沃4G、轻奢款有鲁西化肥、爱玛电动车…”,马老师可以分析一下,用的哪个修辞方法。

“问:为什么老婆这么漂亮还去嫖娼,答:虽然买了保时捷,谁敢保证出门不打车。”这两个段子被我用来作为段子化生存第一小点的总结,不是因为新鲜,也不是以为各位都没有听过,而是因为它的复杂和暧昧,在这类段子里面,我们往往看见的不是甜也不是酸,也不是苦也不是辣,而是酸甜苦辣搅拌以后的复合效果,从这个视角说,把日子过成段子的真正含义,就是黄楝树下弹琴苦中作乐,我想各位一定深有同感,那么第二点就是句子化生存,就是关于生存方式改变的第二点。

句子化生存就是我自己在自己的博客上每周整理一周语文之后,每年年底的最后一天,我都会在我的博客上写一个年度的语文总结,有一年好像有空缺,年的时候我没有写,事后想了想就是犯懒好像也没有什么原因。

在这10年当中我基本做到了每年都写一个总结,从年开始我特别留意到句式、句型都可以,句式或者句型开始成为大家语言生活中的一个特征,比如说在年的语文小节里面,我搜集到年的年度流行句型一共有6款,其中比较大众化的有4款,我说说你们大概就能想起年。

“普通青年、文艺青年、2B青年。”

“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

“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

“还有就是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你信不信我不知道了,反正我信了。”

年我在当年语言总结当中搜集到的流行句型一共有5款。其中比较流行的是下面四款。

“不能说脏话,那我没什么好说的了。”

“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你幸福吗?”

“元芳你怎么看?”

年当年的语文总结当中,我搜集到的流行句型一共12款,其中比较有名的是

“初雪、炸鸡和啤酒在哪儿?”

“问题来了,你这样嘚瑟,你家人知道吗?”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也是蛮拼的。”

“也是醉了。”

“有钱就是任性。”

“整个人都不好了。”

当时我年搜集的一个流行句是“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我当时不知道,我以为是网友说的,后来我念大二的儿子告诉我,这不是网友说的是方文山老师的歌词。做这个事很好玩,你犯的任何错误,网友马上都指出来。他们马上会告诉你,黄老师你又说错了,不是这个人,是那个人。

从年到年就我个人搜集到的语文样本看,以套用句式表述个人经验情感态度的情形,明显呈递增趋势,这种表达方式就是你们都知道叫万众造句,一个句型出来以后,所有人都跟着这个句子来造句。

这种方式就是我所说的句式化生存,我们用一个句式我们活在一个段子里,我们活在一个句式里面,这种从早年的凡客体之类的语文表意模式,但是这种转化可以看到大众语文生活的日渐节约倾向。在一个一切都以效率为标尺,信息化、媒介化社会中,便捷是最高原则。这跟智能手机越来越高的像素和成像效果将傻瓜手机逐出用户视野的道理是一样的,用句式说话的好处是它借了一个流行的酒瓶,装了自己酿的酒比较快捷、方便。

今天是6月26日,年已经过去了半年,年最流行的句式我有两个选项,供各位选。

第一,“这届人民不行。”第二,“我走过最长的路是你的套路。”

第三个我要谈的生存方式的变化,叫影像化生存。

语文生活的影像化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升级密切相关,前者保证了照相成品的基础标准,不会因为像素太渣而惨不忍睹,后者则保证了即拍即得快速上传,瞬间分享的及时性,从年到年10年间网络语文有很多热词,我的一周语文当中,每周会选一个字。

日本、中国台湾等很多的亚洲地区,他们也都选他们的字,欧洲也会有,我每周选一个,年我选的年度汉字是墙,年我选的是拆,年我选的是限。如果要选一个字表达我对这10年网络语文的印象,我会选秀,这个自也可以用晒来代替,我的理由是很简单,有了影像你才能秀。才能秀色可餐,秀和晒才会更直接。

各位同学和各位老师不妨现在你们就打开你们的







































白癜风特征
白癜风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ls/9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