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京族文化在京城引轰动!京族文化展演场场爆棚!国家文化部全程数字录存京族花棍舞,花棍舞传人黄玉英的舞蹈动作列入国家舞蹈数字库。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环球网、光明网、北京晚报、新民网、网易、搜狐、腾讯、新浪、多彩贵州网、“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等中央级、省级媒体及重要门户网、自媒体均对京族文化展演进行了报道,10月24日至27日,据不完全统计,相关报道有80余篇次,而且报道还在持续增加之中……
远在边境的广西东兴京族高脚罾怎么突然现身北京,还惊动了中央级媒体,同时还高调地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野,北京行业内的教授、专家也前来观看并点评,一个京族高脚罾就掀起这么大的波动,事情肯定有看头,且看下面讲解。
原来事情是这样子的.....
10月24日至27日,以罾·琴·韵为主题的中国京族高脚罾暨广西防城港民族文化展演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舞蹈学院举办。由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广西东兴市委宣传部主办,广西防城港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广西防城港市纪实摄影协会承办,广西防城港市京族文化研究协会、广西东兴市海迎门京族文化度假村协办。展演重要有两大内容,一是《罾?琴?情?韵——中国京族仪式乐舞演出与交流》,二是专题摄影展和字喃展。
年10月24日,“民族乐舞的身体记忆与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之——《罾?琴?情?韵——中国京族仪式乐舞演出与交流》在北京舞蹈学院黑匣子剧场隆重举行。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北京市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邓佑玲教授、北京市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高度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黄奕华教授等出席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贾安林教授主持。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北京市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邓佑玲教授致辞
邓佑玲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演旨在促进民族舞蹈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民族舞蹈的身体记忆与文化传承。希望此次展演能带来双方的深度了解,共同致力于中国民族乐舞的保护与传承。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贾安林教授主持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柏中教授
王柏中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京族的历史、人文特点与民俗文化。防城港市是多民族聚居区,表演中不仅能欣赏京族的原生态舞蹈,还能欣赏到瑶族以及壮族的传统仪式表演。王教授特别介绍了京族人民的传统打渔劳作方式——高脚罾。在现代技术和过度捕捞的环境下,这项传统技艺濒临失传。防城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防城港市纪实摄影协会出版了系列电子出版物,希望通过大家努力,来保护这一传统技艺,保护民族乐舞的良性发展。
京族唱哈《祭海神》开场鼓
京族原生态舞蹈《花棍舞》
京族原生态舞蹈《敬酒舞》
壮族原生态舞蹈《跳天》
京族原生态舞蹈《天灯舞》
京族独弦琴演奏《过桥风吹》
京族原生态舞蹈《敬酒舞》
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高度教授上台与艺人互动
技艺传承人们为观众展示了高脚罾并声情并茂进行解说,现场气氛热烈。
互赠纪念品东兴市委宣传部代表京族艺人向学院赠送了高脚罾、木屐、斗笠等京族特有的传统纪念品,邓佑玲教授代表学院接受了京族艺人的纪念品,并为他们颁发证书,感谢京族艺人为中华民族乐舞传承所作出的贡献。
花棍舞传人黄玉英
采集现场
国家文化部全程数字录存京族花棍舞,花棍舞传人黄玉英的舞蹈动作列入国家舞蹈数字库。
高脚罾、独弦琴、京族情怀和哈节韵味组成了这次罾、琴、情、韵的完美呈现。京族艺人们为舞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别样的传统乐舞仪式表演。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与传承中,能够共同保护我国边海民族舞蹈文化资源,为传承京族传统文化而努力。
10月25日上午,展演活动开幕式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京族唱哈、原生态舞蹈、独弦琴演奏和壮族原生态舞蹈“天琴”等文化展示,让师生及闻讯而来的首都各界群众大饱眼福、大呼过瘾,领略到我国南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风采。
防城港市居住有汉、壮、京、瑶等21个民族,专题摄影作品展共展出防城港市摄影人的本土原生态民族文化纪实摄影作品及京族字喃约三百幅,分“罾、琴、韵”三大部分。真实地记录了高脚罾文化,展现了防城港传统民族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生动形象展示了京族群众使用高脚罾,收获海产独特的生产方式。
展品陈列区
“罾”部分主要展示防城港市著名摄影家刘小明先生历时十一年深入京族民间,以纪实摄影的形式,实景、实事记录中国京族最后几位真正的高脚罾老人的传统日常生活生产情况,并出版了《中国京族高脚罾》摄影集,这部摄影集视角独特,时间跨度大,内容真实且接地气,是此题材国内外第一部纪实类专题影集,具有一定的民族史文献资料价值,其中的《大海之歌》,入选央视年春晚背景图;
“琴”部分主要展示著名的京族独弦琴和防城港市原生态黑衣壮族传统天琴。防城港市防城区板八村平打组八十多岁高龄的陈秀坚、韦俊梅夫妇,继承壮族天琴的原始制作和弹唱,陈秀坚纯手工制作的传统天琴,不仅形制、花式、花纹独一无二,而且弹奏方式也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数十年来只为各地上门求琴者制作一百多把,相当珍稀,现已无传人,濒临消失;
“韵”部分
主要展示防城港市其他一些独有的民族族群文化。大板瑶、小板瑶族群,在国内基本聚居于防城港市峒中镇十万大山深处的大坑、小坑等七个自然村,大板瑶在此现仅存二千人左右,小板瑶仅存约几十人,其他地方存在少量,他们的民俗独特,日常服装亦崇尚花饰艳丽,有“大红威仪”之称,其民俗文化研究价值很高。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是由教育部和光明日报共同组织在全国高校开展的一项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本次“中国京族高脚罾暨防城港民族文化展”,即是本年度中央民族大学“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重点特色项目之一。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刀波表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央民族大学在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中,特别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做到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不悖,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举办此次展演,是在进一步开展挖掘承传、推广发展国家的民族非遗文化及地方特有、特色民族文化工作的同时,希望藉此学术宣传平台为契机及推手,大力支持防城港市展示其独特文化底蕴及其各种特有的优质文化及自然产业资源,支持其打造地方特有、特色文化标签、提升其文化品质和城市知名度,支持其利用开发好地方极其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发展好地方底蕴深厚、前景广阔的文化产业化事业而提供一些思路及探索,从而能够促进其经营好各种独有的沿边沿海地区海陆兼备、内外兼备型的文化及自然资源,促进其加快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和经济同步发展繁荣的现代化口岸城市,共同为落实好国家适应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落实好“沿边沿海经济带”和“海上新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而做出我们的贡献。
京族三岛
京族作为我国唯一以海洋渔业经济为主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的“京族三岛”,沿海而居、海域捕鱼的主要经济生活形成了发达的渔业文化与独特的渔业风情。
高脚罾
拉大网
京岛虾灯
独弦琴
京族哈节
京族少女竹杠舞表演
内容来源:广西东兴
“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偏方方法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ls/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