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北京最爱的那股子酸味儿

北京人当个宝,外地人捏鼻子跑,打一北京名小吃,您能猜出来是什么吗?没错,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豆汁儿。豆汁儿到底是谁发明的?北京人很讲究吃,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北京风味小吃流传下来,豆汁儿就是北京传统小吃中的一绝,也是北京著名的三怪(豆汁儿、臭豆腐与爆肚)之一,老北京人也把豆汁儿叫豆汁儿粥。豆汁儿到底是谁发明的,已无从考证,相传当年京师里有个粉房,专做绿豆粉丝粉条,有一天磨出来的半桶绿豆汁没用完,留到第二天已经发了酵,扔了怪可惜的,粉房掌柜的尝了尝,竟然酸甜可口味道也不错,他又煮熟了再一尝更觉得味道很鲜美,从此豆汁儿就成了北京的一种小吃。相传在清乾隆十八年(年)时这豆汁儿就进了皇宫,成了大内御膳食品,乾隆曾下过谕旨:“近日新兴豆汁儿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蔼布招募豆汁儿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见爱新觉罗·恒兰写的《豆汁儿与御膳房》)从此豆汁儿登上了金銮殿,成为皇帝与后妃们的宫廷御膳小吃。据说这豆汁儿还曾成为满汉全席中的一款名吃呢。老北京的豆汁儿一般分三种,一种是加入了米粒调匀成稠汁儿的,叫豆汁儿粥,一种是较清稀的汤状,称豆汁儿,还有一种是在豆汁清汤中再加入些绿豆粉的稠豆汁儿。豆汁儿色泽灰绿,豆味浓醇,口感滑爽,不黏不糊,酸腐中有甜。喝时再配着浇了辣椒油的大腌萝卜咸菜丝儿和几个焦黄酥脆的焦圈儿,那可正应了酸甜馊咸辣五味俱全之妙啦!美食家梁实秋先生曾在《雅舍谈吃·豆汁儿》中说过:“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吸溜地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老舍先生就最爱喝豆汁儿,并常用豆汁儿款待外国友人,他喝豆汁儿喝出了感情,曾自封为“喝豆汁儿的脑袋”,还说过:“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京人。”京剧名伶爱喝豆汁儿张过去,北京在东安市场、西安市场、天桥市场、门框胡同小吃街、花市大街、琉璃厂大街以及众庙会上均有豆汁儿店或商摊出售豆汁儿。其中在琉璃厂那条街上摆摊的“豆汁儿张”最有名,他的豆汁儿火候好,味道最醇正,酸中带甜,小菜品种多,其爆腌蔓菁或苤蓝丝加辣椒油更为一绝。民国时期京剧界的很多名伶,都居住在琉璃厂附近的椿树胡同、百顺胡同一带,比如叶盛章、叶盛兰兄弟,还有裘盛戎、袁世海等名伶名角儿。他们演完戏回家,或晚上遛弯儿时常走到豆汁儿张的摊上喝碗豆汁儿,引得一些戏迷追着看他们的“真面目”。四大名旦和住在西琉璃厂的金少山也极爱喝豆汁儿张的豆汁儿,因为目标太大,常派家人买回家中去喝。抗战期间梅兰芳曾蓄须明志隐居在上海,还曾让弟子言慧珠以能装四斤生豆汁的大玻璃瓶从北平带往上海,供全家及一些友人美食呢,很多外地人因其口味特别难以接受豆汁儿,但入乡随俗的梅兰芳却很爱喝豆汁儿,他曾说过:“我这个南方人实在不能不恭维这豆汁儿”。老百姓离不了豆汁豆汁儿曾是老北京极大众化的平民小吃。旧京时也有不少推着排子车或肩挑着串胡同卖豆汁儿的,“汁儿……粥哟”、“豆汁儿开锅”、“甜酸的豆汁儿哟”,一声声叫卖声响彻在大街小巷,这些小贩都带有条凳,带有个小火炉,上面坐着已煮熟的热豆汁儿锅,有买者可坐在车旁就着小菜随吃随盛,极为热烫。有些小贩还出售生豆汁儿,因生豆汁儿比熟豆汁儿便宜很多,一些住家的主妇们为了省些钱,也常拿着陶瓦盆来买生豆汁儿,回家自己煮食全家喝。也有爱喝生豆汁儿的,是因生豆汁儿特能去火解毒,暑天可除湿去暑热,所以北京人把又豆汁儿称为暑汁儿。还有一说,在冬日喝生豆汁儿则可去除因屋中点燃火炉而受到的煤气。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在花市大街的豆汁儿摊上,夏暑天里,一些卖苦力的百姓带着俩窝头或发面饼,喝着豆汁儿就着辣咸菜丝儿,光着脊背喝得汗流浃背;又或者冬天里,喝热豆汁儿喝得满身出汗自得其乐。

有位老北京人,从小住在崇文门外花市大街附近,为喝那一口豆汁儿,追着那著名的锦芳小吃店从崇外大街上三条胡同把口到磁器口,最后又追到天坛北门对过儿的“老磁器口豆汁店”。到现在这家老字号的“老磁器口豆汁店”仍然生意兴隆,每天来喝豆汁儿的人挤满了不大的厅堂,有上了年纪的老北京人专程来的,也有刚逛完天坛公园的中青年和外地人,还有外国人……

豆汁儿到底为什么这么有魅力呢?“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同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燕京小食品杂咏》一书中的诗赞美了北京的豆汁儿,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如,可谓精妙绝伦。”看来这味道您还要自己品。啊,喷香味美的豆汁儿哦……文字来源:北京晚报







































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
皮肤病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ls/1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