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你是真听劝,帽子树电线杆真的移走了!”据九派新闻报道,6月以来,武昌江滩边一棵形似帽子的树走红,引来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然而,帽子树边上一根监控电线杆挺煞风景,很多游客为了照片效果还得通过后期手动清除。前不久,武昌江滩管理部注意到网友的吐槽,联合其他部门移走了电线杆,让游客得以尽兴取景。
帽子树旁的电线杆已经迁移。图据九派新闻电线杆“站”在帽子树旁,对于求“出片”的游客来说虽然有点糟心,但也很难说是多大的事儿。恐怕打卡的市民都想不到,一根早就埋在此处的电线杆,确实“惊动”了管理部门。在武汉城市留言板留言建议移掉监控杆的市民就称,监控杆涉及不同部门,好几位工作人员给他打电话,“感觉很暖心,也很惊讶”。
监控电线杆有其功能在,管理部门不作移动无可厚非。但江滩的管理人员很“听劝”,在看到市民留言后,不仅主动沟通,还找来相关部门一起商量,在移除电线杆的同时,给监控安了新家。能够理解游客的“出片”心情,愿意为移除电线杆想辙,这样的听劝是对民意的尊重,也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体现。电线杆让树,让出了城市管理的风度和温度,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管理者的暖心和诚意。今后那些不用手动移除电线杆的帽子树风景照,何尝不是城市文明的宣传照。
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城市管理者开始“听劝”。随着“红墙打卡热”兴起,武汉黄鹤楼红墙旁的“假墙”都有人扎堆拍照,为了满足游客的“爱墙之心”,武汉近日特意“上新”一款红墙。哈尔滨市文旅局不仅通过短视频平台大力推广当地吃喝玩乐好去处,还紧盯评论区网友留言,尽力做到“游客需要什么,我们就上什么”。
在点滴小事上做大文章,这样的“听劝”可以有。在文旅热潮下,各个城市都在卷风景和美食,也在卷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为游客“出片”移走电线杆、增加网红墙等,就是根据游客期待,提供更多人性化、细节化的服务的最新范例。城市管理向前一小步,就是优化城市形象的一大步;城市管理多用一点心,就可能留住更多游客的心。
游客和城市管理双向奔赴,就会有更多“帽子树”美景。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悦
流程编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