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北京市居民疾病死亡率第四这种慢性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星期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旨在提高人们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诊治不力的现状。慢阻肺是目前影响北京市居民的慢病之一,以慢阻肺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占北京市居民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但是慢阻肺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疾病,不易察觉,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率仅为2%。肺功能检查是确诊主要方法,遗憾的是,目前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很低,仅有一成多患者做过肺功能检查。专家提醒,慢阻肺作为慢性病,需要早诊早治,并接受规范性管理,“早诊早治,始终不晚”。新华社资料图现状年全国流调数据显示,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发病率为13.7%,患病率10年增长了5.5%。慢阻肺易被漏诊和误诊,发现时往往肺通气功能已损害50%以上。中晚期慢阻肺发生感染后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呼吸衰竭的概率明显增加,5年内死亡率可以高达20%至30%。成因吸烟是慢阻肺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慢阻肺死亡的人数比不吸烟者明显增加;室内油烟、室外粉尘环境也会使得慢阻肺的患病几率明显增高;反复呼吸道感染也和慢阻肺的发生发展有关,80%左右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诊断肺功能检查是确诊慢阻肺的主要方法,但目前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很低,仅有9.7%的成人、12%的慢阻肺患者做过肺功能检测。绝大部分慢阻肺患者对自己疾病状况毫不知情,加之基层慢阻肺患者漏诊误诊严重,慢阻肺诊断率仅为2%。治疗建议40岁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高危人群(即:吸烟者,反复咳痰、气短,长期接触粉尘者、有家族病史者)更要警惕,应及早进行肺功能检查。慢阻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因此患者规范用药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长期规范用药对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死亡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北京晚报本报记者:贾晓宏编辑:TF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ls/16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