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溱记童年的梦溱潼麻石街往事

3月28日

童年的梦——溱潼麻石街往事

作者:许润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报社工作时,出差去北京,办完公事后逛王府井书店,偶尔买到一本新出版的《寓言辞典》,翻开辞典一看,我童年时代的作品《小白兔种菜》上了辞目。说来也怪,我还是个寓言初学者,写不出什么好的寓言,贵州人民出版社这本寓言集里,竟选用了我九篇,并以我的作品《小白兔种菜》作为书名。

我是怎么走上儿童文学创作的道路,又怎么写起寓言的呢?

我出生在苏北里下河鱼米之乡溱潼,在麻石街上度过我整个童年。我的家在麻石街的中间,南至东石桥,医院。我每天都要在这条街上跑几趟,特别是千年茶花古树,天天伴着我的童年。这棵树与我家仅仅是一墙之隔。小时候,我经常爬到树上摘茶花,还常与邻居小朋友在茶花树下做游戏。长大了,我就读于“绿树院”小学,接触到不少古今中外寓言名篇,如《龟兔赛跑》、《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优秀寓言,开启了我的心灵,拓宽了我的视野。小学低年级时,在老师的辅导下,自编自演过这类寓言故事,我还担任过不少这类故事的角色。

可是,好景不长。小时候,由于家境困难,十二岁那年我辍学了,家里每天吃两顿,母亲舍不得我挨饿,时常给我五分钱买烧饼,我将这些钱积蓄起来,买小人书看,不到一年,我的小人书已增加到五六十本。有一次,我想到一个生财之路,将小人书在街口出租,后来,我把这些小人书搬到轮船码头出租,每天能赚到三五角钱,这样我的小人书不断增加,既丰富了我的知识,又增加了我的收益。不久,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有一次我发现小人书少了一半,急忙四处查找,然而租这些书的人已经上船了,书没有找到,回到候船室后,书摊上的书已经被人偷得一干二净,从此我“破产”了。

书摊虽然完了,但那些被我啃得滚瓜烂熟的小人书,却给了我丰富的养料。比如我最喜爱的《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丛书。我曾模仿里面的故事情节,写上了数百篇似是而非的寓言“作品”。不久,我把这些“作品”,分别寄给几家少儿刊物,隔了一年多,有一家少儿刊物社退稿中,竟然给我一封亲笔信:“你的作品模仿痕迹太多,虽然未被采用,觉得你颇有写作才能,望努力……”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忘记那位编辑同志对我的热情鼓励和鞭策,也许就是这位编辑使我走上了儿童文学创作的道路吧!

后来,为了生活我只身前往上海,在一家私营工厂做童工,重新开始了人生的探索和追求……

不久,我考入内蒙古铁路学校,使我方便地走向大草原,跟牧民亲切交往,熟悉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铁路学校的优越条件,又使我跑遍了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熟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丰富的经历,竟成了我后来从事文学创作,特别是寓言创作的可贵的“养料”。

参加工作后,我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把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探索,“寓言于言”付之笔端。多少年来不论寒冬酷暑,我的写作从未间断过,作品一篇篇在全国报刊上问世了。年,我的寓言《狗熊改名字》获中国儿童报“小天鹅”文学奖。从此,我这个“小天鹅”起飞了。

从上世纪70年代,我先后出版了十种以上的寓言集,如《小刺猬种庄稼》、《伊索与国王》、《两只熊》、《花猫孵蛋》、《镜子里的灰老鼠》、《许润泉寓言三百篇》、《许润泉寓言选》,近期又出版了《猪总管上任》,还有诗集《浮萍的哲学》、《海螺和海虾》。此外,我还写了不少寓言理论方面的文章,出版了一部《中国寓言作家论》。不少作品被中国文学出版社翻译成英、法文版出版,民族出版社还将我的《小刺猬种庄稼》翻译成藏文出版。年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多次获全国性的奖励。我的创作介绍被收入《中华人物辞海》、《中国艺术家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等,上海《华东新闻》、《江苏新闻联播》均有介绍。

回忆这些离不开我童年的梦,麻石街的往事令人难忘,如今我已80岁高龄。小时候,和我作伴的千年古树茶花树,越长越壮,麻石街越来越兴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旅游者络绎不绝,不少人喜欢吃溱潼鱼饼,品尝麻石街上的黄桥烧饼和溱湖八鲜。麻石街变化这么大。生活在今天,我觉得老年人多么幸福。

(原载年3月4日《泰州日报》)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的寓言创作

许润泉

年我出生在苏北里下河的绿岛小镇——溱潼。13岁时,只身前往上海,在一家私营玻璃厂打工,年就读于内蒙古包头铁路学校。年考入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70年代后期,我把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探索,寓意于言,付之笔端,除小说、诗歌外,还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儿童文学作品,先后在《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羊城晚报》《解放军文艺》等一家又一家报刊上问世了,特别是寓言诗,成绩蜚然,多达数百首。至年我在《盐阜大众报》做编辑工作时,加入了省作协。

我的寓言创作是年开始的,到年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十多年的时间,我热衷为少年儿童写作,执著地追求寓言创新,先后写出寓言一千多篇,寓言诗三百多首。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寓言集《小刺猬种庄稼》,同年,此书获全国图书二等奖,青海民族出版社译成藏文向全国发行;年青岛出版社又出版了我的寓言集《伊索与国王》;年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寓言诗集《浮萍的哲学》;年北京海潮出版社出版社出版了《许润泉寓言三百篇》;同年,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出版了《许润泉寓言选》。此外,我还主编出版了《中国当代寓言选》、《寓言》、《大海妈妈的孩子》等多种寓言选集,并有优秀寓言被《中国文学》翻译成法文版向国外介绍,作品多次获全国性奖励。

我的寓言作品大多是以儿童文学的角度来进行创作的。根据儿童的思想感情和心里特征,布局谋篇,注意情节要生动,形象要鲜明,比喻要贴切,寓意要深刻,能引起小读者的丰富联想和深思,对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操,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法国17世纪的寓言诗人拉·封丹给寓言下过这样的定义:“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这说明一篇寓言总是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构思出一个新颖别致的故事,反映出一定的道理和准则,从而给人们以这样那样的教训和启迪。我写的寓言十分注意贴近现实,贴近时代,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一,力求针对孩子们中间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自己的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帮助少年儿童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使他们在思想和情操方面得到良好的熏陶,在性格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方面受到良好的影响。

我的寓言创作实践,最重要的看点是大多数寓言作品借助于有趣生动的故事来感染小读者。如鸟兽鱼虫、花草树木,乃至天空中的星星、月亮、地下的黑土,煤石都能在寓言中活动。写这些自然界有生命的动植物和无生命的事和物,实际上都是人的化身,它们都象人一样会思想,会说话,也各有各自的快乐和忧愁。这就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它们编写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而表达了所要抒发的思想和感情,使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智慧的启发。一篇寓言一个形象生动、情趣盎然的故事。这些故事结构简单,但构思巧妙,情节也不复杂,从许多平凡的故事里提示出不平凡的道理。因而就具备了相当的概括力和艺术感染力。

我的寓言创作实践,交流和学习也很至关重要,年夏,《中国儿童报》报社邀请我上庐山,我有幸见到了金近、雷抒雁、常瑞等师友,特别是金近,他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彼此接触较多,谈得也很投机,他知道我写寓言,特地向我介绍了不少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寓言作家,后来书信联系,他一直鼓励我为繁荣寓言创作多作努力。不久,我从报纸上获悉他病逝的消息,我十分悲痛,从那时起,我就想写一部介绍寓言作家的专著。年秋,陈伯吹率上海作家代表团来泰州,我作为《泰州市报》文艺副刊版负责人参于接待,我抓住这个机遇,向这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学习和交流创作经验。此后,我每次出差上海都要拜望这位儿童文学界的老前辈。他对我的寓言创作和理论研究帮助很大,他十分高兴地为我的寓言集《伊索与国王》作序,并写了一篇介绍我的创作文章《寓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发表在《新华日报》副刊上。现在他老已过世多年,我一直非常怀念这位儿童文学大师。

年和年我两次去北京,参加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会,又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著名寓言作家、理论家,如公木、仇春霖、刘征、陈模、金江、朱靖华、黄瑞云、凝溪、马达、顾建华、鲍延毅、吴秋林、薜贤荣、凡夫等人,从交流中我获得不少创作经验和宝贵资料。多年来我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寒冬酷暑,将这些资料归纳、整理,写成一部《中国寓言作家论》专著,由南京大家出版社出版了。

如今我已超过古稀之年,身体和精力大不如前,我还想再写一部中国寓言文学史料方面的专著,为繁荣当代寓言创作继续努力作贡献。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选自《姜堰名人》,缪荣株主编,年6月凤凰出版社出版,本文已得到主编的授权发布,在此表示感谢!)

许润泉,年生,溱潼镇人,大学毕业。历任《泰州市报》副刊科科长,主任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出版个人专著有《小刺猬种庄稼》《镜子里的灰老鼠》《两只熊》《伊索与国王》《浮萍的哲学》许润泉寓言三百篇》《许润泉寓言选》《中国寓言作家论》等十多种寓言集和理论专著。生平事迹在《文艺报》《文学报》均有介绍,并被收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等。

以上图片为姜堰书城展柜,主编缪荣株提供

缪荣株,男,年1月生,姜堰区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姜堰区作协副主席,《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经济师,曾任镇党委书记、县人民银行行长、泰州市金融学会副秘书长。主编过《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多篇,出版小说、散文集5本。2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

《溱潼老字号》征稿

为了挖掘溱潼地方文化史料,展现溱潼历史人文内涵,弘扬溱潼老字号的传统文化,“溱潼掌录”







































郑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中科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ls/10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