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红帽子的果果,上了车一定要坐在刘师傅后面,那是果果的专座。
每天早晨7点,当刘师傅发动路公交车的时候,他不像是去拉乘客,更像是去会老朋友。
上车的每一位乘客,都跟刘师傅打招呼。年轻的叫他大哥,小孩子叫他大大,70多岁的老人也要客气地喊一句:“刘师傅,早啊!”
每个乘客的上车站、下车站,都在刘师傅的心里。要是有谁没来坐车,刘师傅就会打个电话问问。是病了,还是家里出事了?
有几位女乘客,天天坐刘师傅的车。从年轻姑娘变成孕妇,然后带着孩子再来坐车。
路是一条孤独的公交线路。从热闹的路口出发,驶向偏僻的村子,这段路程只有这一条公交线。这条公交线,只有刘师傅一位专职司机。这趟车,刘师傅开了10年。但刘师傅不孤独。
他有一大批乘客亲人。
戴红帽子的果果
果果是个6岁的小姑娘,家里父母出了事,她只能跟着爷爷奶奶过。每天早晨,奶奶带着她来等车,送她去幼儿园。奶奶腿脚不好,街坊有时候也帮着送。
但每天下午,都是刘师傅去接果果。幼儿园4点吃饭,然后放学。刘师傅总是催促着幼儿园老师,争取4点15分把果果送出门,因为刘师傅要在4点40分发车。每天下午,都能看到刘师傅领着果果,从幼儿园走上两站地,走到熟悉的路车上。
每次上车,果果都要坐在刘师傅后面那个座位,那是果果的专座。有时候,刘师傅也会在早晨帮着送果果。为了不耽误发车,他没办法把果果送到幼儿园,但会一直看着她往幼儿园的方向走。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了,他就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确认。
下车的时候,刘师傅扭过头去,对果果说:“跟大大说再见。”果果一边说着“大大再见”,一边用两只小手拉着大大的大手,还要亲大大的手一下。
刘师傅说,没有换新车型以前,乘客能走到司机旁边。那时候,果果都要坐在他大腿上,不肯下车。
今年冬天,果果戴上了一顶红色的帽子。
10年只有刘师傅
刘师傅名叫刘宝中,驾驶路已经10年时间。10年来,这条线只有刘宝中一个司机。只有在他休息时候,才会有人临时替班。车,也只有那一辆公交车。这是北京公交系统内为数不多的“一人一车一线”。
路从卢沟桥晓月苑发车,沿着永定河左堤路,驶向大王庙站。路程并不长,如果不堵车,40分钟就能转一圈回来。但对于沿线的居民来说,却是唯一的一条公交线路。
沿线的居民,主要来自卢沟桥农场家属院、大王庙村。对他们来说,出门买东西、去医院开药,或者年轻人上班,小孩上学,都要先乘路到晓月苑的公交枢纽。到了这里,就像进了城,从这里再换车。
去年8月以前,路每天只有三班车。如果没赶上早晨7点第一班,就只能等中午12点第二班。正因为这样,沿线的村民、居民都赶着每天早晨这一班,乘车的人几乎都是固定的。
即使到了现在,改成每天六班车,每小时发一班,早晨要出门的村民和居民也都习惯赶早晨7点的首班车。
驾车还没进站,刘师傅就能说出候车乘客的目的地。车里有自动报站,但似乎是个摆设。到了站,刘师傅都不用扭过头,就能喊一句:“大姐,下车啦,慢点啊。”
车上新换了安全员,只有几周时间。坐在车上,几乎不需要他提醒乘客下车,因为每一个乘客的目的地都在刘师傅的心里。
偶尔上来了生人,刘师傅就会问一句:“您去哪儿啊?”因为只有夏季,会有游客去沿线的紫谷伊甸园看薰衣草,或是在逢年过节到大王庙烧香。除此两个目的地以外,其他上来的乘客,大多是坐错了线路。
刘师傅半开玩笑地说,自己都快成了这里的安保员了。要真有坏人来这几个村,连他的公交车都上不去。
要替他结账的老郑
早晨7点40分,刘师傅开完了第一圈。他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他要趁着这个工夫到街对面的早餐铺吃早点。他吃了一碗馄饨、一屉包子,要结账的时候,铺子角落里的一位老大爷突然不声不响地凑过来,悄悄掏出钱要替他付账。
老爷子姓郑,是北天堂村的村民,刚刚也坐着路过来。他退休了,每天早晨要到这换车,再去城里吹萨克斯。
老人家的话不多,但如果说起刘师傅,只有不停地称赞。刚刚在大王庙站,老人的儿媳妇提着萨克斯先上了车,上车就对刘师傅说,我爸再有几分钟就过来。刘师傅就停车等待。
对于一般公交车来说,停车等人似乎不可思议,但对于这趟路来说,却并不是难事。在刘师傅看来,这更像是一大家子早晨起来,坐着自己家里的车出门,少一个人都不行。
刘师傅还是抢着结了早餐的账,没让老郑大爷花钱。但刘师傅说,这的确是真心的。前几年,沿线的村里还有农田。每到丰收时节,乘客们就带着蔬菜来坐车。刘师傅客气着不要,乘客把菜撂下就走。那几年,菜多得吃不完。
对于老年人来说,医院开药的专车。对于年轻人来说,这趟是班车。对于小孩子来说,这趟是校车。
舍不得退休舍不得乘客亲人
路沿途的永定河左堤路,只有这一条公交线路,这是唯一的公共交通。如果哪个乘客没来坐车,刘师傅会打电话问没来的原因。可能是老人家病了。再过一阵,家里人再乘车的时候,会跟刘师傅报丧。遇见这种红白事,刘师傅也会献出自己的心意。元虽然不多,但他把这些乘客都当亲人。
更多的是喜事。比如老郑的儿媳妇,前些年怀孕了,仍然要每天坐刘师傅的车出门。那一阵,刘师傅的车开得特别稳当,尤其地慢。过减速坎的时候,车几乎快停住了。刘师傅说,那就像自家妹子要生孩子了一样。
等孩子降生了,他们又带着小孩来坐车。对刘师傅,孩子的妈妈说:“这是舅舅。”
这个时候,刘师傅就会感叹时间过得真快,感叹自己也慢慢老了。
他今年52岁,女儿已经上大学了。再过些年,他也要退休。他不指望升官发财了,就想着每天能和这些老乘客见见面,聊聊天。要是真的退休了,他说,他一定会想念这些老街坊,想念这些缠着不让他退休、喊着“要是你不开这车,我们就不坐了”的亲人。
目前+人已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jj/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