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濒临崩溃的8个信号据说太累的人

说到“身体透支”,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累了之后好好休息,第二天就能恢复体力、缓解疲劳。

疲劳、身体透支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身体长时间过度劳累,就会触碰“健康底线”,睡眠质量下降、腰酸背痛、器官疾病继踵而至。

国内专家教你识别身体发出的10大求救信号,学会及时调整。

受访专家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研发部主任肖震宇

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高山

1

全身酸痛,呼吸急促

日复一日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会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肌肉、颈椎等身体部位出现酸痛症状,同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会增加,导致呼吸急促。

建议

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既能缓解压力,又能提高身体的氧含量。

最科学的深呼吸方式是“吸,停(屏气10~20秒),呼”的形式,尽量深吸气,然后用力吐出。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10分钟就会有效果。

2

睡眠变少,白天易犯困

压力过大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导致失眠或睡眠过浅,白天则没有精神容易犯困。

当人进入中老年阶段后,睡眠时间会有所减少,睡眠质量也会逐渐下降。

美国斯坦福大学佛里德曼教授指出,进入老年后,人体的各项功能进入衰退期,机能的减弱致使人对睡眠环境的要求会更高,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从而影响睡眠。

建议

不同人群在面对睡眠问题时解决办法有所不同。

对年轻人来说,睡眠应注意这些事项:

因压力过大导致的睡眠问题,可适度进行自我调节,如睡前深呼吸、冥想等。

睡前少玩手机,关闭电脑,依照个人习惯拉上窗帘,营造安静无光的舒适睡眠氛围。

适量增加运动量;注意饮食清淡,睡前少吃或不吃。

老年人对待睡眠,应该这样做:

科学看待失眠问题,不要因为失眠而发愁。如果晚上睡不好,可以利用午休适度补充睡眠。

每天适度运动,有助提高睡眠质量。

3

牙齿状况变差

英国中兰卡郡大学牙医学院院长约翰·科林恩博士表示,一些人在40岁后,牙齿会“变长”,这其实是牙齿正在向人们发出警报。

一般来说,人的牙齿在30岁左右会开始变色,牙釉质逐渐变薄;40岁牙床开始萎缩,牙根逐渐暴露,牙齿长度有时会比年轻时增加约6毫米。

建议

在吃刺激性食物时出现牙齿疼痛、变脆、裂痕,牙龈红肿、伴随出血,牙齿松动等现象都是衰老的表现。

伦敦牙科美容中心专家莫维恩·德鲁安博士建议,每天按时刷牙和用牙线清洁牙齿有助于防止牙龈萎缩,维护牙齿健康。

要认真清洁口腔卫生,刷牙不能草草了事,最好每年洗一次牙,彻底清洁。

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整个消化系统,如果口腔状况差,会增加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的概率。

4

爱吃甜食

生活压力大,身体消耗的能量增多,对能量的渴求也会变多。

所以人会变得爱吃蛋糕、饼干等甜食,吃甜食所带来的满足感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焦虑。

很多人还会变得暴饮暴食,这样会刺激消化系统,长时间会导致腹泻、肠胃不适、便秘等肠道问题。

建议

想吃甜食时,不妨先用其他办法分散一下注意力,告诉自己甜食吃太多没好处。

常备水果、坚果等健康零食,在饥饿的时候充饥。

5

对简单工作力不从心

长时间压力过大,人对信息的把控能力、分析能力都会受到影响,注意力会下降,反应速度也会变慢,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此时,日常的工作都会让人感觉力不从心。

建议

面对“困难”的工作,可以按步骤有计划地来做,给自己列出时间表,合理分配任务,适当降低过高的要求。

如果出现工作效率低、经常失误的状况,可以调整工作顺序,先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

如果长期如此,最好给自己放个假,让心态和身体彻底调整。

6

喜欢自言自语

长期高负荷的生活状态,会让人笼罩在焦虑、无助和紧张的情绪中,导致自己非常在意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变得谨言慎行、畏手畏脚。

每个人都会在潜意识中追求安全性,男女的表现也有所不同:男性倾向于独处,独自消化压力;女性更希望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变得唠叨,甚至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

建议

当压力袭来,尝试暂时不看手机和电脑,远离外界事物的打扰,给自己喘息的机会。

适当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

交几个知心的朋友,当感到郁闷时向朋友适当倾诉,找到压力的倾泻口,帮助心态恢复正常。

7

总想上厕所

人在紧张时特别想上厕所是正常反应。

但也有一种状况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经常起夜、憋不住尿,可能不光是压力过大导致的,而是身体走向衰老时发出的信号。

医院泌尿科的专家克里斯托弗·伊登表示,50岁以后,人们每晚起夜的次数明显增加,是因为膀胱老化从40岁开始加速,导致一些人在65岁时就很难“控制”膀胱了。

女性进入更年期,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组织变得更薄、无力,膀胱的支撑功能下降,也可能导致憋不住尿。

建议

养成日常不憋尿的习惯,尤其教师、司机等人群要格外注意,不要因为工作时间紧就忽视了身体健康。

睡前2小时之内不要大量饮水。但睡前喝一杯水,可以帮助稀释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突发的危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分还有利于控制血糖。

睡前4小时不要饮用太多咖啡、茶等饮料。

8

双手发抖

双手经常颤抖医学名词称之为“特发性震颤”,两成65岁以上的老人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

专家表示,大多数人的手抖症状都比较轻微,不用太过在意,但如果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应进行对症治疗。

建议

双手颤抖,有时是由于过度紧张、惊恐、身体疲劳等原因造成的。

有时可能是甲亢、帕金森综合征、脑卒中等疾病的信号。医院就诊,确定病因。

来源生命时报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重庆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jj/9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