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北京晚报冬奥报道团抵达平昌将推出

第23届冬奥会的圣火三天后就将在韩国平昌的奥林匹克体育场点燃。中国冬奥军团于5个大项、12个分项、55个小项投入激烈争夺。

为了让更多读者通过文字、图片以及各种新媒体手段,将韩国平昌冬奥会上的激情时刻、新闻趣事、英雄豪杰一网打尽,北京晚报冬奥报道组的4名记者今天上午从首都国际机场启程,飞赴韩国平昌。

见证中国冬奥又一足迹

从年至今,中国冬奥代表团已经11次参加冬奥会。从年的24名运动员参赛,到如今参赛运动员82人,仅次于代表团参赛巅峰——年温哥华冬奥会的90人;从年冬奥会最好成绩是冬季两项4x7.5公里接力的第14名,参赛前三届未能获得一枚奖牌,到年奖牌突破,年金牌突破,年雪上项目金牌突破,至今已经累计取得了12金22银19铜共53枚奖牌。

中国冬奥代表团首次参加冬奥会

北京晚报自年盐湖城冬奥会,即中国冬奥军团取得金牌零突破那届起,即已派遣记者赴前方报道冬奥会。

年李戈见证了短道速滑名将杨扬的两枚金牌;

年李远飞在都灵雪山的飘飞大雪中,目睹了韩晓鹏夺取中国雪上首金的豪迈;

年袁虹衡、孔宁在温哥华见证了申雪赵宏博这对冰上伉俪的谢幕绝唱以及中国冬奥军团5金的巅峰时刻;

年李远飞和摄影记者刘平于索契看张虹实现了中国速度滑冰人多年来的金牌夙愿。

如今,袁虹衡、孔宁、李远飞和刘平一齐奔赴平昌,期待在年北京即将举办冬奥会的大背景下,见证中国冬奥健儿又一次全力出击。

届时,无论是期待金牌突破的中国雪上传统“拳头”——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和冰上强项——短道速滑男子;还是曾经品尝过金牌滋味,渴望在时隔多年后重温金牌时刻的花样滑冰双人滑和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再加上首入冬奥会比赛的冰壶混双等等,中国健儿无不期待在平昌爆发出绚烂夺目的光彩。

他们在前方摘金夺银的时刻,本报记者都将在第一现场,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将及时、准确、专业的报道发送回来,记录下中国冬奥运动发展的又一足迹。

本报平昌特刊推陈出新

从明天起,直到2月26日平昌冬奥会圣火熄灭的次日,北京晚报将推出“激情同在”年平昌冬奥会特别报道,每天用至少两个版面来报道冬奥会。

特刊首日,本报将推出精心梳理的“平昌冬奥会观赛指南”,让您对这17天的赛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此后每天的特刊都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栏目,为了便于您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平昌冬奥会,本报还将推出计算前六名及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榜”栏目。

最后,由于花样滑冰双人滑、冰壶混双等中国代表团有望取得好成绩的比赛均在北京时间上午进行,中午结束,本报将在“快讯”中予以呈现,让您在捧起当天晚报的第一时间即可获知当天上午发生的新闻。

此外,本报平昌冬奥会报道组也将利用第一现场的便利优势,通过北京晚报微博、官方







































复方卡力孜然酊说明书
白癜风复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fz/9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