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今年全国高招本科一批提档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而一部分考生已经在提前批录取中“捷足先登”,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
从古至今,“金榜题名”都是每位考生的梦想,“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对他们来说,考试结果的揭晓是人生的重要时刻。如今,考生们可以从网络上查到自己的录取结果,学校也会寄出意义非凡的录取通知书,那么,古代科举考试究竟采用什么方法来公布结果呢?
1
唐代开始以“金榜”公布名单
清代乡试放榜“每写一名,易满堂灯烛一次”
古代科举考试的结果主要通过“放榜”的形式公布,也是“金榜题名”这一成语的来源。放榜也称“放牓”,即通过张贴榜文的形式公布考试录取结果。在古代,放榜日可谓是读书人们的重要节日,唐人黄滔曾作《放榜日》一诗赞曰:“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
???光绪二十年“金榜”局部图,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建立完善,《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了唐代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其中明经科和进士科最为重要,前者考经文(“帖经”)及时策,后者主要考诗赋。相比于范围较为固定的明经科,进士科及第较难,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其结果的公布也就得到了更多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fz/1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