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一块块通信盲区,因一座座通信铁塔的崛起而消失。如今在北京的深山坳里,村民坐在自家沙发上刷剧或视频通话,孩子坐在书桌前正常上网课成为生活日常。借助顺畅的网络渠道,一座座农家院相继上线App,特色山货也成为市民们指尖轻松购买的热销商品。
记者4月22日从运营商和北京铁塔公司获悉,深山基站在万水千山间铺就信息高速路,网络信号在北京真正实现“村村通”,极大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保障民生:架起山内山外连心桥
当我们站在高山上向亲朋好友视频连线时,不用忘了大山深处坚守的通信基站维护人员。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他们一年四季无固定假日,一个故障命令即便是雨夜或寒冬也得迅速上岗检修。正是他们坚守深山基站架起峻岭间的信息高速路,默默守护着山区居民与深山公路的网络信号通畅。
在距北京城区多公里外的怀柔区宝山寺镇牤牛沟村的深山中,仅剩的十几户人家以留守的中老年人为主,而北京电信怀柔北沟南基站就是这样一座“肩负使命”的基站。
记者前往怀柔北沟南基站发现,这里可不像在景区登山那样有着平整的步道,山体陡峭道路崎岖狭窄,上下山几乎要四肢并用。
夏天雨水大,山里杂草丛生遍布荆棘,原有的一条小路动辄就会“玩消失”。“我们不仅经常需要自己再趟出一条路,还要时刻警惕草丛中的蛇鼠蝎子。”怀柔地区基站维护人员付广旭告诉记者:“最让我们头疼的是夏天山里的小动物时常会将设备线缆咬断,冬天有时还会遇到蛇鼠在设备箱里扎窝的情况。”
上下山极易滑倒崴脚、被枝丫割伤更是常事,即使如此,维护人员对网络保障要求丝毫没有松懈。为了让留守老人随时可与在外打拼的儿女“见屏如面”,针对一般故障,基站维护人员应在20分钟内完成问题初步定位,72小时内排除障碍。“其实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维护人员都会在当天处理完毕,不耽误周边居民晚上刷视频和打电话。”北京电信相关负责人说:“即便在深山,网络速度也是杠杠的。”
怀柔境内群山起伏,有名称的山峰就有多座,每年都要接待上百万游客观光,在多山环境和高人流量的网络压力下,至今北京电信怀柔维护片区仍保持着网络零断站的纪录,这一记录正是每位深山巡检维护人员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
抗击疫情:一周工程12小时完工
年2月15日,北京移动接到房山区政府紧急需求,立即为最新选定的房山张坊防疫隔离点提供通信保障,地点就在云居寺滑雪场东侧的深山坳里。
防疫需求就是最高命令,关键时刻移动迅速成立网络保障突击队立即赶赴现场实地勘探。
然而通信网络建设绝不是加一根天线那么简单,不仅传输、建设、网络优化三大模块必须统一协调,还需要设备、运输、施工全力配合才能开通。
面对紧急任务,房山移动人1个小时内完成了平方米覆盖区域、3公里光缆路由的勘察工作,确定了信号发射设备和天线的安装位置、安装数量、覆盖频段、容量估算、机房内增加板卡等一系列方案。
前一天还雨雪交加,次日的山上寒风刺骨如刀割脸颊一般,但基站建设必须在现有高塔上加装新设备,而山区路段只能靠人背肩扛,绝无取巧之法。
祁骏、刘兴、董凯华等4名施工人员用2个多小时在近1公里长的山路上3次“折返跑”,完成了3个信号发射设备、2副天线及各种辅材、工具等多公斤物料的搬运。
舍不得歇上一会,这边刚忙完,他们紧赶慢赶终于又用近6个小时翻山越岭,一次次穿越杂草、树丛、沟坎等险峻地形,如期完成了对山体上3公里多光缆的布放。
“夜里气温很快就降到接近零下十摄氏度,就连光纤熔接的效率都不到平时的1/3,手冻僵了只能靠搓一搓,困了累了就互相鼓鼓劲。”对那晚的施工祁骏也记忆犹新:“我们全力以赴与时间赛跑,终于在凌晨3点紧急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开通等一系列流程。”上传速率达到30M,下载速率达到40M,这座深山基站很快开始为隔离点提供高质量的网络通信环境。
如今疫情已经好转,但隔离点周边的基站仍在每天发射着永不消逝的电波,继续为周边近百名村民提供着不可或缺的通信服务,而房山移动的属地山区信号覆盖率已达96.86%。
致富增收:山货也能卖出好价钱
在北京东北方向的角落,距市区约公里,离河北兴隆县城只有约20公里的地方,生活着密云大城子镇西沟村和大皋沟村的余名村民。虽然京承高速、密兴路、京沈客专均穿境而过,但这里的信息高速路却一度滞后,村民的手机动辄要到离家几公里的地方找信号,漫游到河北也是家常便饭。
清水河与红门川穿境而过,这里坐拥华北最大的原始次生侧柏林、万棵百年梨树,以及“龙泉”和北沟“清泉”,全国独有的“V”字形明代古长城、“墙子雄关”古战场遗址等古迹。然而由于信息闭塞缺乏网络支持,村民种的土特产卖不到网上,就连游客也“嫌弃”网不好,生生损失了不少回头客。
运营商网络信号微弱,群众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有诸多不便。面对通信盲区的困局,西沟村和大皋沟村所属南沟行政村书记张英坐不住了,村里必须尽快建立基站。在密云区政府指导下,很快南沟行政村与密云铁塔公司达成一致,在两个自然村均分别建立联通与移动的基站。
然而这两个村的道路多弯陡峭,基础设施条件格外滞后。山路崎岖、杂草丛生,铁塔公司的施工人员只得肩扛手提乃至多人合作,这才把多个基站和光缆等几百公斤的大型设备运到山坳里。
过去连手机网络都没有,村民们怕游客来了有意见,连农家院都不敢开。“年春天基站建成,当年8月村里新建的‘南山乡居’民宿也开门迎客试营业,当年就接待游客1余人次。村民自产的农产品也能通过民宿接待销售,促进了村民增收。”张英说。
伴随着无线信号覆盖到万水千山,如今吴绍彬已成为大皋沟村的土特产种植销售大户。“过去没有网络也缺乏销售渠道,家里种的苹果、梨、山楂、板栗等山货只能在路边摆摊卖给驾车经过的游客,说实话销量小又卖不上价,一斤梨不过八毛钱,一斤苹果也就一块钱。”吴绍彬说:“现在各种山货既能通过网上电商卖,也能通过民宿接待销售,苹果、梨都能卖出将近一斤三块钱的好价钱,我真心要给铁塔公司和运营商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