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李卫英相聚北京,我那些外国和中国

作者档案本文作者李卫英,年,高中毕业后到河北省张家口万全县孔家庄公社上营屯大队当插队知青,年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毕业后在北京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环境保护研究所担任工程师。99年至年在日本冷冻食品研究所任研究员,年至今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任教。原题聊聊我的学生们作者:李卫英最近,一个话题“我教过的学生”吸引了我。细想一下,从年从教至今的十五年间,很多学生个性鲜明,很多学生品学兼优,学生们给我留下了太多太深的印象。回忆起来,美好的甜蜜感、幸福感油然而生,若是一个一个写出来,真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呢,我想,我退休后不愁没事可做了。威尼斯的艾当娜艾当娜来自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很多年前在首师大读二年级时,我教他们班写作课。她当时在班里汉语课的成绩只是中等水平。我告诉学生:汉语课的成绩好,不一定写作课的成绩就好。如果没有内容,一杯白开水似的流水账,即使没有任何语法错误,但是我使出浑身解数也改不成一篇好文章。相反,如果内容很好,有点语法问题、用词问题都不要紧,只要能把意思传递给我,请大家放心,中文的错误交给我,我会全力帮助大家。一次作文课,是让同学写一封信。为了给学生可以足够发挥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觉得有表现的舞台,有施展才艺的场所,我告诉他们关于内容,你听到的也行、看到的也行,想到的也行。想写人也行,想写事也行。而且写给谁都可以。学生们非常活跃,写信的对象五花八门: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给远方(天国)的父亲的一封信给天国的邓小平爷爷的一封信给中国农民的一封信给自己未来的丈夫的一封信给自己女儿的一封信给韩国总统的一封信给汉语的一封信……这时候,艾当娜举手发问:“我想给一座城市写信,可以吗?”给一座城市?二年级的学生?太夸张了吧?我犹豫了。但是为了给她足够的施展空间,我还是点头同意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看到她的作文后,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封信通篇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思路奔放、流畅、与众不同;文笔轻松、浪漫、不拘一格;情感自然、真挚、令人动容。于是,我提笔给《北京晚报》的编辑写了封信(我完全不认识该编辑),谈了我推荐这篇文章的理由。很快,收到了回复,编辑不仅同意刊登,还配了彩图,写了编者按,还附上了我的推荐信。信是这样写的(我除了对一些有问题的词汇和语法做了修改外,每句话的原意都没有做任何改动)。致威尼斯的一封信威尼斯:你好!你最近怎么样?你的居民呢?我从你的马路上已经消失两个月了,你想我吗?如果你想知道的话我告诉你,我于二月十八号来到北京,将要在北京留学四个月。我真的看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城市——中国的首都!我想告诉你我眼中的北京。北京跟你不一样:比你更大,人也比你的居民更多,据说北京的面积跟比利时的一样。由于你是一个岛,所以没有汽车。而北京的汽车特别多,交通有时也很挤。北京有很多名胜古迹和许多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值得看。我在北京每个大街、每个大楼感知中国的风俗。宏大的摩天大楼,看上去表达出力量、勇敢和坚强;无限延伸的长安街,看起来传达着自由、毅力和希望。如果我可以跟他们对话,我想感谢他们:在我虚弱的时候给我力量;在我失望的时候给我自由的诺言!我感谢北海公园、天坛公园、颐和园、后海等的风景名胜热情地欢迎了我,它们是从每日的快节奏生活中分离出来的空间、是没有时光的地方,是现代城市里少数而宝贵的乐园,它们把和平、惬意、大气、美丽变成礼物送给我。我最欣赏北京市的传统建筑,最喜欢的地方是恭王府花园,它那像云一样的白石头让它显出无限的魅力。我真想对它说,我的感觉是它好像不在地球上,而是天上的仙境。不是吗?其实它是人的幻想——可以使迷路的人又找到自己的梦。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是人类的灾难。北京成了援助它的强大后盾。我看到身边的北京人争相打开自己的钱包、张开自己的血管、敞开自己的胸怀,谱写爱的赞歌!……威尼斯,我和北京人聊天,许多人都熟悉你!你虽然你不太大,但你是为了人类的纪念而建造的;你尽管不是意大利的首都,但是人们叫你“爱情的城市”,凭着这个响亮的名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你。说心里话,我还想叫你“温馨的城市”,因为你总是会帮助我从痛苦和烦恼的事情中解脱出来,会安慰我,让我放松。你有着别的城市也许没有的力量。我觉得你比首都罗马更美!当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从少女的时候起,我就一直渴望成为你的居民。上大学的时候,我终于如愿以偿。虽然我对我的同学们说:“我不想家”,尽管你并不是我出生的城市,但是我有时很想你。我有幸成为你和北京的居民。你不要认为我更喜欢你而不喜欢北京:北京也许对我会越来越重要,现在我已经觉得越来越热爱它,说不定会在北京住很长时间。但是别担心,那时候我也会常常回国看你。祝你城市安静,游客更多!也祝你的居民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艾当娜年5月4日当她知道自己的文章被刊登出来后,喜出望外。她把得到的00元稿费要送给我,我谢绝了。于是,她决定把它捐给汶川灾区......后来,这个有写作天赋女孩的作文经常能够成为我上点评课时的范文。在学期的最后一次课,下课时意大利同学都按照他们国家的习惯过来和我拥抱告别。但是,当她向我走近的时候目光没有和我对视,交给我一一信封后,便冲出教室(同学们后来告诉我她哭得很伤心)。我打开那封信只看了一行,就无法当着同学的面再看下去了,信的第一句话是:“亲爱的李老师,当您打开这封信时,如果它还是潮湿的,那是我的眼泪……”

这是当年我和他们班同学的合影,第二排左一是艾当娜

圣彼得堡的高材生

这张照片是我和我们学校诞生的第一个北京市的"汉语之星"蒋孝文在教学楼内的合影

我与这个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高材生既是师生,又是朋友,无话不谈。后来,他成为俄罗斯驻华大使的助理,几次为中俄两国的领导人当翻译,他是我的骄傲,也是我们学校的骄傲。

在俄罗斯迎接李克强总理的到访

第一次接触蒋孝文,就让我感觉到了他身上的“另类”特质。记得那是开学后的第一次课。我像以往一样按照惯例,向学生们介绍学期末怎么样评定总成绩:总成绩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所占的比例、每一部分的成绩又是如何计算等等。每次当我完成这个“任务”时,多数学生会听得很认真,有时还会有学生追问我更具体的事情。可是这次我注意到坐在第一排的蒋孝文却轻轻地在摇头。于是我问他:你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他微笑着回答道:“不是。我只是觉得计算成绩是老师的事,和我们没有关系。”听了他的话我心里不由地一震,这个不关心分数的孩子和我的女儿很像!此后,我不自觉地对这个“另类”的学生多了一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zz/12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