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喜讲故事柳素霞离红墙最近的人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http://www.zykyhs.com
医院订阅哦!

如何让家庭变得更美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入选年度“十大首都最美家庭”的柳素霞家庭,凭借着在垃圾分类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得以入选。

今年67岁的柳素霞是西长安街街道西交民巷社区的居民。自年退休成为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和指导员以来,为了让天安门广场周围环境洁净,她用10年的时间,义务守护着西交民巷27号院四组垃圾桶。红帽子、红马甲、红袖箍是她的标配。托运垃圾、义务分类、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是她和儿子侯旭的志愿服务日常。

每天,从天蒙蒙亮到夜深人静,柳妈妈无声无息地清理垃圾4个多小时,在垃圾桶前熟练地分类整理汇集、托运垃圾。哪儿最脏,她就清洗哪儿;哪儿有臭味儿,她就去清除哪儿。瘦弱的她,好像完全忘记了休息,唯恐给世界和祖国各地来的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初春时节,北京的天气冻得人瑟瑟发抖。每天,柳妈妈早早儿地就在路灯下的垃圾桶前,梳理分解桶内的垃圾袋。

夏日到来,北京的太阳晒得人喘不过气来,大街小巷垃圾桶内的餐厨垃圾不到半小时就会变质,不仅难闻的气味满街飘,而且很容易滋生蚊虫、细菌......这时,柳妈妈仍然站在垃圾桶前忙碌着,豆大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那段时间正是防控新冠疫情的紧要关头,柳妈妈每天清理完垃圾桶后,连口水也顾不上喝,转身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岗位上,为往来的居民测温、宣传防控疫情和垃圾分类知识。

对于垃圾分类这个活儿,一般人刚接触的时候都会觉得繁琐,很不理解。可是柳妈妈一干就是10年。因为常年坚守在垃圾桶前,经常风里来雨里去,致使她积劳成疾,相继患上了膝盖滑膜炎和腰椎滑脱。医生多次劝她做手术,但她为了不耽误工作,采取针灸、贴敷药物等保守疗法,仍然每天雷打不动地坚持完成垃圾分类工作,社区居民敬重尊称她是“天无休日的铁人”。

柳妈妈10年的坚守,感动了大街小巷每一位街坊邻居,她用自己的艰辛带动了居民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如今,大人领着孩子,孩子学着大人,一个人、两个人......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志愿加入垃圾分类工作。柳妈妈说:“我们社区距天安门广场只有几百米,可以说是离红墙最近的人,能为守护红墙脚下这片净土出一份力,是我最高兴的事儿,也是我们街坊邻居的事儿。”

最近,柳妈妈成了网红,成了名人,社区党支部发出了向柳妈妈学习的倡议。北京电视台《晚晴》栏目,《北京晚报》等媒体先后刊发了她的事迹。面对纷至沓来的赞许和荣誉,柳妈妈说,她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是党和人民养育了她。她要感谢党,感谢曾经帮助和关心她成长的街坊邻居。退休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她继续为党和人民奉献着自己的余热,“我是一名党员,起带头作用是应该的,这都是分内事儿。”

往期精彩↓↓↓

北京市委老干部局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老校长下乡:把无私的爱洒向山村

一把金钥匙解开社区服务难题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觉得好看请点亮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fz/13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