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新浪网刊发了《北京晚报》的作者题为《擦亮眼睛警惕非法集资陷阱》的文章,文章提醒新型金融诈骗没有错,但是说什么“参与非法集资需要自己埋单”则实在不敢苟同。可点击文末左下的“阅读原文”看《北京晚报》的完整文章(迫于许多出借人致电的压力,该文已删除)。
许多出借人致电了《北京晚报》新闻热线,在其中的一个电话中,“新闻热线”的接待者刘女士对大连的出借人黄女士多次表达了“同情”,然而“同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同情”不能当饭吃,“同情”不能当钱花,“同情”摘不掉受害人头上的“参与非法集资”的帽子。以黄女士为代表的广大受害群众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的负责态度和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下面以善林金融为例,让我们“擦亮眼睛”再回顾一下当年的媒体们是怎样铺天盖地地宣传报道的:
。。。。。。
太多了,无法一一罗列。我们看到包括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在内的老百姓没有道理不相信的机构与媒体都在为善林金融做宣传。
《北京晚报》在文章结尾处介绍了“防范非法集资要四看三思等一夜”。试问:在几年的时间里,在官方、民间、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之下,究竟想要出借人怎样“看”、“思”、“等”?难道当时所有宣传的目的不是让老百姓尽快慷慨解囊出借吗?现如今,又有什么资格要求老百姓人人具备“火眼金睛”,有什么道理和底气说什么“自己埋单”?
所有的出借人是一个整体,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也是同病相怜、同命相连、休戚相关的。全体出借人需要相互支援,彼此帮衬,心手相连,共克时艰。在捍卫自身合法正当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的路上,有你,有我,有他(她)。
很遗憾,昨天的文章已被删除。然而:删文不要紧,只要正义存。难友皆兄弟,为己也为人。
请积极、乐观的朋友们多多推荐和转发我的文章,这是对我的最大支持。
更多精选,敬请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fz/1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