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绘人生
——“最美女医生”、“新版雷锋”陶艳丽素描
本报记者单保华
近日,一个名字瞬间刷爆了朋友圈、轰动了媒体、震憾了世人。这个名字,犹如一股春风,吹向已降至冰点的“医患矛盾”。这个名字,让人们惊讶地发现,“白衣天使”纯洁而高尚。这个名字鲜艳如花、美丽独孤、若陶若塑。这个名字就是“陶艳丽”,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被网民誉为“最美女医生”、“新版雷锋”。
缘何?因为陶艳丽在一次出差途中,先后急救了两名负伤患者。她所急救的两名患者,一名是惊恐不已的盲人,一名是“咬牙切齿”的癫痫人。她处置果断,有条不紊。她急救完毕,并不留下姓名。网民搜索,方知她的名字。且让我们回看这两个救人场景。
在列车上
9月9日7时30分,陶艳丽从潍坊踏上了前往北京的G次列车,她要到北京参加“耳科眩晕优医论坛”。列车徐徐启动,进而高速行驶。就在列车启动后十余分钟,列车播音员播报:各位乘客,在6号车箱,有一位乘客不慎摔伤,急需医务人员前往救治。
陶艳丽听完播音,不假思索,即起身从她所在的4号车箱走向6号车箱。她始终认为,她是一名医生,无论何时何地,治病救人是她的天职。她健步如飞,带起一阵风,沿途乘客好奇地望着匆匆而过的她。她来到6号车箱与7号车箱结合处,发现一名又胖又壮的乘客席地而坐,其腿上流出了不少血,鲜血湿透他的鞋子、袜子,并且流到了车箱地面上。几名乘务人员与乘客望着伤者,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一名乘务人员取来急救包,却不知如何施救。
陶艳丽蹲下身来,快速打开急救包,取出一付胶皮手套并戴在手上,之后取出镊子与药棉,准备先为患者清创。这时,她发现,这名粗壮的小伙子竟然是一名盲人,而且惊恐不已。为消除这名盲人的紧张情绪,她安慰道:“你不用紧张,我是医生!”盲人不放心地问道:“你是哪里的?”她迅速应道:“我是你上车的这个地方的,潍坊。”盲人的紧张情绪渐渐地缓和下来,并予以治疗配合。她果断地掀起盲人的裤腿,找到伤口,进行清创。盲人用手比划着向她问道:“我的伤口有多大?”她沉稳地应道:“不要紧,有我在,请放心!”她在确定盲人并未因摔伤而造成骨折后,对其伤口进行了止血处理,继而用无菌纱布将其伤口包扎妥当。她经过详细询问,得知盲人的伤口系碰撞金属所致,故一边为盲人擦拭着腿上其它部位的血迹,一边向盲人嘱咐道:“你到了北京后,要记得及时吃消炎药,医院去打一针破伤风抗毒素。”盲人点了点头。处置完毕,她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用纱布为盲人将鞋子、袜子上的血擦拭干净。在她准备返回自己的座位时,乘务人员向她问道:“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她只是微笑着应道:“医院的。”
她没有报出自己的名字,她急救患者,并非为了名利,而是在尽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在列车上,陶艳丽正在为盲人患者清创。)
在候车室
10日17时许,陶艳丽在参加完“优医论坛”后,匆匆赶到了北京南站,她要乘坐17时30分的列车返回潍坊。她身着一件上白下绿的运动上衣,脚踏银灰色运动鞋,提着行李,信步走至候车室二楼10检票口,准备检票上车。这时,候车室播音员播报:各位乘客,在4至5号检票口,有一名乘客晕倒,急需医务人员前往救治。
陶艳丽听完播音,毫不犹豫地快步跑向4至5号检票口。她赶到4至5号检票口,见一名三十多岁的男乘客躺在地上不停地抽搐,满脸是血,牙关紧闭,痛苦万分。她判断这名旅客突发“癫痫”,即决定立即对其施救。这时,候车室工作人员取来了急救包。她快速打开急救包,戴上橡皮手套,取出口咽通气道,在两名热心乘客的帮助下,撬开患者紧闭的口,将口咽通气道置入患者口中。在置入口咽通气道时,她的右手食指被患者咬了一口,她全然不顾。置入口咽通气道后,患者开始呼吸顺畅,抽搐幅度渐渐降低,神志慢慢苏醒。她用消毒纱布擦拭着患者脸上的血,寻找伤口。原来患者在抽搐时,意识不清,“咬牙切齿”,竟将自己的上唇咬破了。她一边为患者止血,一边向候车室工作人员问道:“打了吗?”工作人员应道:“打了,已到楼下了。”处置完毕,她见患者已无大碍,又得知医务人员即将赶到,担心误了火车,便急忙摘下手套,站起身来,向工作人员摆手告辞,之后快速跑向10号检票口。
在医务人员将患者抬走后,北京南站候车室工作人员及在4至5号检票口候车的乘客想到了急救患者的医生。他们不知她叫什么名字,不知她是哪里人,医院的医生。他们难忘救人不留名的她,于是,他们纷纷将她急救患者的照片发到了广州白癜风医院拉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yx/9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