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来源:中国建设科技集团(ID:CCTC_news)
年5月27日上午,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完成的“冰坛”——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训练馆)项目通过主体竣工验收。
“冰坛”的设计负责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刘燕辉和主任建筑师卢鹏,以及项目设计组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了竣工验收,现场介绍了有关“冰坛”设计、工程合同履约、工程建设以及执行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并就施工情况发表意见。
▲4月3日,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裁文兵一行赴“冰坛”项目现场调研项目竣工前的工作情况,中国院有关领导及主要设计人员陪同调研。
作为年冬奥会项目
“冰坛”有其独特的设计特点
01“冰雪圣坛”立意,契合冰雪运动特征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总体造型紧凑圆润,立面线条源自运动员刻苦训练所产生的道道冰痕,既彰显冰上运动优美律动的视觉特征,又弘扬京城深厚的坛庙文化,立面采用横向展开的条形窗的形式,满足不同功能类型房间对采光的需求,通过整体造型体现“冰痕、滑行、对接”的理念,旨在打造一座推广冰雪运动、提升竞技水平的“冰雪圣坛”。
02适应复杂用地,活用城市设计空间
“冰坛”地处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门户位置,由于用地紧张、且临近文物建筑,对建筑高度限制较严格,因此“冰坛”的外部建筑造型采用上大下小的形式,退让城市空间,整体造型简洁统一,突出训练场馆的朴素感,同时“冰坛”内部的冰场采取了两块冰场上下层相叠的放置方式,其他配套空间围绕中庭展开布置,在有限的空间内引入中庭空间、屋顶花园、立体绿化等,在建筑各层面导入自然环境,利用开放的视线连接内外空间,形成独特的建筑形体,同时满足复杂的功能及流线需求。
03兼顾多项功能,践行开放共享理念
“冰坛”总建筑面积平方米,主体建筑高度为30.15米。场馆内包括两块标准冰场、两块陆上训练场地、以及科研、医疗、康复用房、运动员宿舍和餐厅等配套功能。运动员可在场馆内完成日常专业训练、休息等所有活动,真正实现训练功能的复合运用。在赛时,“冰坛”将作为短道速滑项目的训练场馆使用;在赛后,可根据需要转换成为短道速滑、冰球、冰壶专业赛场,继续作为冰壶、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三支国家队的驻训场所;位于场馆一层的冰壶馆还将建成为我国第一块标准冰壶场地,实现多功能场地的快速转换,从而提升场馆的综合使用效能。
除了继续作为国家队的训练场馆外,“冰坛”还将成为全民健身和推广冰上运动的场所,与周边相邻的国家图书馆、首都体育馆、紫竹院公园等首都群众文化体育设施连成一体。“冰坛”的建成,不仅为冬奥会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将兼顾专业训练与公众开放,有利于完善首都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提升城市风貌。
04制冰技术先进,突出节能环保性能
“冰坛”的两块冰场采用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制冰,充分发挥二氧化碳超临界制冰工艺的技术优势,利用冷凝热进行热回收系统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常规能源使用,实现降耗和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性能突出,达到绿色可持续国际领先标准,是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冰场的场馆。
05参展重要展览,展示“中国设计”风采
“冰坛”作为全国体育类建筑的唯一代表先后获选参加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和香港历史博物馆“现代化之路——新中国七十年”重要展览,受到全国主流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展现了“中国设计”的自信、展现了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风采。同时,“冰坛”作为第一批开工建设的冬奥场馆,也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yx/1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