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崛起,常常与这座城市的产业发展、人口聚集相关。能吸引人才,恰是一座城市具有竞争力的表征。
郑州,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于年底推出了“智汇郑州·聚才计划”,30多条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普惠新政,向全球发出聚贤令。
归乡圆梦适得其势,创新创业正当其时。吸引优秀人才开启区域发展新时代成为共识,“豫燕”正密集“归巢”寻找发展新机遇。
近日,北京大学中原发展研究会到航空港实验区开展调研。北大学子通过座谈和观摩,真实感受到航空港强劲的发展脉搏,也表达了回乡投身新城建设的热情,获得省市媒体集体点赞。
“招才”有道引智工程凸显成效
区
域发展的“磁场效应”能对人才形成强大的吸附力。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吸引、留住、激活人才的政策措施,创新柔性招才引智机制,深入实施“中原千人计划”“名校英才入豫”等重大人才工程。河南,这个都说“中”的地方,在吸引人才的制度设计和组织方式上也让人道一声,“中”!
郑州,中原城市群中崛起的“新星”,在“求贤”风暴中抛出诚意满满的橄榄枝。从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顶尖人才,各级领军人才,地方突出贡献人才,到一名普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在郑州,都能享受到安家费、生活费、送住房等众多实实在在的关爱。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氛围日浓,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广阔平台成为各区县的工作目标。
崛起新城承载更多机遇和梦想
郑
州航空港实验区,国务院最先批复的以航空港经济为引领的先行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三个引智试验区,成为中原引智计划的重点和样板。
“人才兴港”是实验区一以贯之的发展方略。在新的人才政策出台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快速响应。本次北大学子组团调研航空港,是航空港区贯彻人才政策的积极行动,也为兴港投资集团和知名高校搭建起产学研合作的桥梁。
北京大学中原发展研究会,是年由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提议,并经北京大学团委批准成立的地域文化类学生社团,致力于“服务同学、服务家乡、服务社会”,搭建北大与河南交流的平台。
调研期间,实验区党工委、组织部负责人与北大学子面对面进行交流,系统沟通实验区发展建设和人才引进情况。同时,调研团走进实验区先锋国企兴港投资,通过多场交流会深入了解兴港的人才战略。而对实验区代表性项目的实地观摩则让本次调研活动推向高潮,引向深入。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中部产业新坐标、智能终端产业园——全球智能设备供应核心、双鹤湖中央公园——全球第二大城市中央公园,让北大学子切身感受到宜居宜业空港新城的风范。
调研结束后,北大学子表示,三天的调研活动,让调研团成员深深感受到蓬勃向上的力量,切身体会到这片土地蕴含的无限机遇,也让建设家乡的梦想有了新的承载平台。
媒体聚焦调研搭起合作新桥梁
此
次北大学子组团调研航空港,获得了《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郑州晚报》等省市媒体的重点报道和集体点赞。
《河南日报》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是航空港实验区共青团、郑州航空港兴港投资集团和高校共青团在青年领域开展合作的良好开端,更是航空港实验区落实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积极行动。
河南电视台兴港投资董事长柳敬元在采访中表示,兴港投资作为航空港的城市运营商,搭建了一个能让这些年轻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相信在未来几年里,这些人都能够逐步成长,成为兴港投资和航空港,甚至郑州和河南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大河报航空港实验区团工委将联手兴港投资集团持续加强与高等学府团组织的联系,积极探索校地联合、校企联合新路径、新方式,进一步增进高等学府豫籍学子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搭建起双向交流平台。
郑州晚报航空港实验区已成为河南省内国家战略政策叠加最多的一个区域,建设发展的空间广阔,发展基础牢固,发展动力充沛,而青年是在各个领域勇挑重担的生力军,在外求学的豫籍学子,要争做家乡引才引智的“自媒体”,帮助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航空港实验区创业就业,为家乡发展凝聚智力支撑,为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相关链接:人才兴港托举梦想
END
作者:卓正文化李晓鹏蒋琮琮
编辑:王维璟
*温馨提醒*
凡本公众平台原创文章,版权均属兴港投资集团。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其他有哪些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yx/1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