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上世纪80年代,小学生交通死亡事故逐年增加,如何解决好小学生出行安全成为交管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小学生在马路上行走开始实行头带醒目的小黄帽,截止年,全市共所小学校、47万6千名小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北京市的城近郊区普及率基本上达到了%,此项措施实施后,小学生的交通伤亡事故逐年下降。“小黄帽”路队制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省市的同行们纷纷来到北京学习开展“小黄帽”路队制的做法,受到了社会的普遍称赞。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城市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中的各种社会往来和经济流通日益频繁,汽车普及化程度提高,道路交通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这一切都给道路交通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交通拥堵现象出现,交通事故增多,一系列交通问题接踵而至。在各种矛盾与问题中,首都交管部门始终把交通安全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特别是青少年的出行安全问题。当时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学龄前的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可是儿童们一旦迈入校门成为学生,就没有了明确的出行规范。其中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弱,特别是在上、放学的交通高峰期,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据统计,年全市小学生交通事故伤84人,死亡18人;年伤人,死亡26人,这样的数字引起北京市交管局的高度重视。如何解决好小学生出行安全成为交管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小黄帽”路队制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现任崇文交通支队天坛大队大队长的朱国兴,是当时崇文大队崇文门路口标兵岗岗长,长期在崇文门路口执勤。当时,崇文门路口是北京市最大、最复杂的路口之一,北京市交管局经常派专人到这里调研。这是个五岔路口,马路窄,路口周围是一个个平房区;而这里又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路口周边有崇文门饭店、新侨饭店、医院、北京火车站,路口往北通向东单、王府井繁华地区,人流、车流在这里汇集,驾驶员急于通过路口、安全意识很差。那时,就在这样一个时常出现交通混乱的路口附近有不少小学,花市上头条、河泊厂、花市上三条等6、7所小学的学生们每天都要通过这里,每逢小学生上下学高峰,朱国兴就特别紧张。路口附近没有过街天桥,没有老师的看护,没有家长的接送,小学生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边打打闹闹一边过马路,没有一点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穿行在大路口,小小的个子又不容易引起注意,日复一日在这里护送小学生,让朱国兴深刻体会到交管局对于青少年出行安全的忧虑,他经常和其他民警一起深入周边的几所小学,为学生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但是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一次看报纸,朱国兴得知铁路工人都穿上了醒目的黄色坎肩,鲜艳的颜色使来往的火车司机很容易注意到他们,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他由此想到,小学生们个子都不高,如果佩戴上黄色帽子,应该很容易引起驾驶员的注意。他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了时任崇文大队政委的詹成东,詹政委对于这个设想给予充分肯定。于是,朱国兴联系了当时位于磁器口的‘北京市文化用品公司’,说明了自己的设想,文化用品公司的王经理对此大加赞赏,并决定出资元支持此项工作。朱国兴随即又找到天坛北门的‘北京帽厂’,制作了50顶小黄帽。第一批小黄帽还没有现在这么漂亮,只是简单的带个帽檐的黄色小帽子,帽子正前方印有红色的‘安全’二字。朱国兴考虑到使用这样的设计,一来司机看到醒目的黄色,可以主动避让小学生;二来当小学生们看到‘安全’二字,并将小黄帽戴在自己头上的同时,可以立刻意识到自己要注意出行安全,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交通安全意识。50顶小黄帽制作好了,朱国兴回到家里又找来纸笔,画了10面与小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交通标志,自己锯了大小一致的三合板,将所画交通标志贴在上面,为给小学生们讲解做了充分准备。当时花市上三条小学离路口最近,朱国兴就选择这所学校的一个班作为试点。年12月7日,“小黄帽”赠送仪式在花市上三条小学举行,50名小学生戴上第一批“小黄帽”,并接受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课。这50名小学生从此开始按照要求排队下学,并被规定了三大任务:一是模范遵守交通规则;二是努力宣传交通规则;三是监督同学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此事在全社会引起不小的反响,时任《北京晚报》政文部记者的张雪梅在报纸头版发表了《交通民警想出好主意社会关心小学生交通安全——上头条小学50名小学生戴小黄帽安全过路》的报道。报道中说,几顶鲜艳的“小黄帽”出现在人流中,孩子们指着头上写有“安全”字样的黄色帆布帽说:“这是警察叔叔送给我们的,黄帽檐就像唐老鸭的嘴,司机叔叔一定看得见”。《北京日报》、《参考消息》等报纸也相继对此事予以报道。科技制片厂拍摄的科教片《颜色的妙用》也记录了这个情况。
这个情况经逐级汇报到交管局主要领导,引起高度重视,年初市交管局联合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各小学实行小黄帽路队制》的1号文件。文件详细介绍了小学生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况,要求各校在小学生下学时头戴“小黄帽”排队离校,带队者为“小安全员”,排头举“路队安全牌”,队尾手持“安全旗”过马路。文件还对所需的“小黄帽”、“安全牌”和“安全旗”的颜色与样式、尺寸作了统一规定。“小黄帽”路队制就此正式形成。年9月16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首都颁发小学生交通安全标志大会召开。从此,在交管局与市教委的共同努力下,“小黄帽”路队制在全北京普及开来。年,全市共所小学校、47万6千名小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北京市的城近郊区普及率基本上到%,取得明显效果,小学生的交通伤亡事故逐年下降。据统计,年小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亡15人,年死亡10人,和年各死亡6人。
实践证明,建立“小黄帽”路队制,不仅是从小培养孩子交通法制观念,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保护孩子交通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生动、有效的好形式。“小黄帽”路队制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省市的同行们纷纷来到北京学习开展“小黄帽”路队制的做法。广东珠海市、湖北黄石市等交警部门都曾向北京索要资料,带走了小黄帽、路队旗、停字牌等全套用品,在当地大张旗鼓的开展宣传活动,并效仿实行了“小黄帽”路队制。在北京,随着“小黄帽”路队制的不断深入开展,很多区县的小学生头戴“小黄帽”,挨家挨户发放交通宣传材料,还开展了“小黄帽给爷爷奶奶的一封信”活动,“小手拉大手”活动,形成了全市人民共同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小黄帽”路队制的形成是北京交警为首都道路交通管理、为交通参与者出行安全尽心尽力、不断努力过程中的一段故事,它清楚地告诉我们:每个交通管理的故事背后都是汗水和心血,都是交通战线工作人员对于道路交通的无限情怀,都是胜利之后,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的开拓。
长按上图,识别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ys/8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