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儿秀穿越时光,重回六十年代老北京中

“我只画自己看到过的东西,看到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肯定是真实存在的。我每回作画都是把脑中的记忆用画面进行转换,没有附加任何的夸张、修饰。”

——赵锡山

在赵锡山老先生的画里,行驶着许多公交车,绿树成荫、行人稀少的街道上行驶着各种颜色鲜亮的有轨电车和公交车,让每天挤公交地铁的我们各种羡慕嫉妒恨,只好在画前来个“穿越”过过瘾……

公安街

现在我们在的位置大概是年前的天安门广场东侧,怎么样,一眼看不出来吧?

您瞅见刚才路过的有轨电车没?有轨电车是解放前北京的主要交通工具,一直沿用到解放后,当时一共六条线,其中三条路线(1路、2路、4路)就打天安门这儿路过……直到年,路过天安门的这几条线,也包括其他几条线才陆续停驶。

咱们现在站的天安门广场西侧,旧时叫“公安街”,也就是后来的户部街,很多人都不知道,解放前的北京邮政大楼就坐落在这儿。此后公安街邮政大楼一直是北京邮政的总部所在地。一直到年建毛主席纪念堂时,因为距离太近才拆掉了大楼。

天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站在广场上远远就能看到天安门城楼,只不过当年它旁边还有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长安左门位于天安门左前方,右门位于天安门右前方。另外当年广场南面,今天毛主席纪念堂位置上,明代建有“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民国时期又改为“中华门”。这三个门之间以红墙相连,它们与天安门城楼共同围合成了一个“T”字型,形成了当时的天安门广场。今天我们在开国大典的纪录片里,还能看到在天安门东西两侧的这两幢明代建筑。

当年在梁思成眼里,这两“门”是北京建筑中轴线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从正阳门楼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这中间千步廊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是最大胆的空间处理,衬托着建筑重点的安排”。而在天安门前这“最大胆的空间处理”上,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起着关键作用。

以前老人们常说的“天安门前三座门”就包括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可惜因为交通等原因,50年代这两座门也同样被拆除了。

年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站在天安门广场,如今最明显的建筑大概要算人民英雄纪念碑了。年9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碑奠基典礼仪式。如今它已经成为天安门广场的地标建筑。

大家应该都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四面的八幅浮雕表现了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近代史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包括《虎门销烟》、《太平天国》、《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和《胜利渡长江》。

不过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纪念碑原本朝向是打算按照中国传统正面朝南的,所以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也是在碑的南面。但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广场活动多,游人多,且大多从东西长安街进入广场,因此最终正面调转了度,变成现在的方向。

西皮市街

再绕到广场西侧马路上,您可知道这广场外还有什么说道?还有这儿叫什么名字吗?

按照咱前边说过的,当时的天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中华门间筑有红墙,形成了当时的天安门广场。明、清两代,皇家最重要的衙门都设置在广场两侧,明代时候,东边是礼部、户部、吏部、宗人府、工部和钦天监;西边是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和特务机关锦衣卫。到清代西边改设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等司法机关。所以那时北京有句俗语:“东边掌生,西边掌死”……

当时,这广场西墙外的南北街——也就是咱站的地儿,称为西皮市。在五府与刑部等诸官署之间的街道称为刑部街,到北洋政府时期,刑部街改为司法部街。对了,如今人民大会堂的选址就在在广场西侧,西皮市与旗手卫、司法部后身之间……

年前后,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大会堂的建设,居住在西皮市街、司法部街、还有附近桃竹胡同,大、小中府胡同一带的老街坊们都搬迁了,西皮市街的名字大概也就只有“老北京”们才听闻过了。

西交民巷

既然走到天安门附近,就离西交民巷不远了。

西交民巷与东交民巷,在明代统称为江米巷。据说明代时,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锦衣卫等机构都在这。不过北京人熟悉这儿,是因为它与旧京的“使馆区”东交民巷对应,是那时的“金融街”:民国时这有中国银行、大陆银行、金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工银行、福顺德钱庄、平安保险公司、日本的正金银行、俄国的道胜银行、美国的花旗银行、英国的汇丰银行……有些银行的旧址至今还在。

扯远点,据说东西交民巷进口处早年各有一座牌楼,东曰“敷文”,西曰“振武”。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毁了……

年时的电报大楼

现在咱们正走在西长安街,临近西单……嘘,听见没?《东方红》的曲子,电报大楼正报时呢!

没错,北京的电报大楼的最大特色就是报时会演奏一小段《东方红》,说起来电报大楼绝对算得上长安街上一个经典建筑。到现在为止,从早晨7点到晚上10点,长安街附近的老北京们都还习惯听电报大楼的报时,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年电报大楼落成时,还有另一首报时曲,60年代开始就只使用《东方红》的前两句了。

那个年代人们打长途电话、发电报都得来这儿:打长途电话要排号,三分钟一个价儿。至于发电报,是在红格的电报纸上写好内容,再给工作人员翻译成数字发送……

年北京电视台曾采访电报大楼的设计者,据他介绍电报大楼57年间(年)从未掉过一块瓷砖,由此可知施工质量极精湛!

和平门顺城街夜景

天擦黑了,眼前就到顺城街了,您还记得上周来过这儿吗?

没错,顺城门(也有叫顺治门),就是在的现在的宣武门。而早年和平门与顺城门之间照例有城墙,城墙外依次是铁道、护城河;城墙内就是咱现在站的——顺城街。据说早年这还有一个京城闻名的旧货市场,主要经营旧的日用杂货,如炉具、床上用品、服装鞋帽、交通工具、书籍和五金件等。随着解放后公私合营,加上五十年代末和平门至顺城门段的城墙和顺城门门楼拆除,顺城街的旧货市场也就逐渐消逝了。

不得不提一下那时的公共汽车,年从长春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卡车中,紧急抽调了50台到北京,装配成57型公共汽车,隔年起它们开始取代当时进口公共汽车和长途汽车,行驶在马路上。

#小编语#

得,天儿也不早了,下礼拜的京味儿秀,咱继续在赵老先生的画儿里逛老北京,聊聊那时候北京的样子。

作者介绍

赵锡山

一位生长于北京,在前门鲜鱼口附近的胡同里住了74年的北京老人。从小喜欢画画,几十年来凭借一支笔,一卷纸,不参考任何资料,全凭记忆画了多张逼真的老北京城的图景,为我们展开一幅幅“古都记忆”。

文字来源:北京晚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云南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ys/6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