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钱”在人们的生活中可谓不可或缺,甚至连老北京的胡同名称也有不少与“钱”有关,比如宝钞胡同、钱粮胡同、钱市胡同、大钱市胡同、老钱局胡同、房钱库胡同、白纸坊……这些胡同在如今虽然并不起眼,但是在当时确是中国的经济命脉所在。
宝钞胡同-元代钱币以旧换新之地
宝钞胡同位于鼓楼东大街北侧、安定门西大街南侧,呈南北走向,北起东绦胡同,南至鼓楼东大街,全长余米,是京城最为古老的胡同之一。明朝属金台坊,嘉靖年间张爵所编《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倒钞胡同”。相传元朝时“倒钞库(司)”设于该胡同南口,故称“倒钞胡同”。清代属镶黄旗,乾隆十五年(年)绘制的《清内务府京城全图》记为“宝钞胡同”,系“倒钞”讹为“宝钞”,民国以后沿称。
钱粮胡同-明清时期铸造钱币之地
钱粮胡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大佛寺东街,且与附近的钱粮南巷、钱粮西巷、钱粮北巷等胡同相通。《北京地名志》称:元代已有钱粮胡同,明代属仁寿坊,因明时钱局,即铸造钱币的机构设此而得名,最早称“钱堂胡同”。到了清朝,宝泉局在此设铸币厂(时称南厂),所铸钱币以发放薪饷(饷银)为主,而清代薪饷又叫钱粮,所以便把南厂所在的“钱堂胡同”改称为“钱粮胡同”。
钱市胡同-老北京最早的金融街
钱市胡同位于前门外珠宝市街西侧,临近大栅栏,呈东西走向,只有50多米,是老北京最窄的胡同,平均宽仅0.7米,最窄处仅0.4米。因清代在此设有官办的银钱交易大厅,简称“钱市”,胡同名称由此而得。
白纸坊-光绪年间开始印刷大清银行钞票之地
白纸坊位于广安门南街和右安门内大街之间,北起枣林街,南至南菜园,东起牛街,西至广安门南滨河路。因历史上造纸作坊大多集中于此而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年)朝廷颁布诏书,把户部改成度支部,并决定开设大清银行,发行钞票、国债,代理国库。次年光绪皇帝又下诏批准兴建“度支部印刷局”,专门印刷大清银行的钞票以及邮票、契纸等官方证券,其厂址选在北京外城西南隅白纸坊的一座旧火药局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完整详细内容。
注:本文转自北京晚报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北京治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ys/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