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坚持做
文
半价
做#地铁阅读#这个活动,是受绿茶的一篇文章启发《在地铁里偷偷摸摸地看书》。由于工作的原因,他需要每天坐10号线上下班,“一周观察下来,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在看纸书,像商量好的一样都埋头看手机…没有想到,短短几年,地铁里的阅读场景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变得如此一致”,这样的情景,我在4号线上遇到的也是一样的,大家从读书读报,全面转向了手机。绿茶希望“有一天在地铁里“撞书”时,我们会相视一笑…交换一下书看看”,我受这句话启发很大,也希望通过书籍和地铁上的陌生乘客交流。
从11月2号到现在差不多半年时间里,总共遇到了23位读纸质书的地铁乘客,偶遇到的书包括武侠、学术、政治、小说、科幻、科技、艺术、历史、人物传记等。23本书中,只有《三体》重复过一次(也不算是完全重复,一本是《三体:地球往事》,另外一本是《三体:死神永生》)。年龄段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40多岁的中年人。职业有设计师、编辑、IT工程师、老师、政府职员、传媒、运营、市场、学生等。总体来说,目前这个活动进行的还算顺利,没有遇到拒绝合影的,他们都愿意分享一些关于书的故事。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有几位通过这个活动认识的朋友,也给我讲过他/她们在地铁上遇到的其他读书乘客的故事,甚至还有一位留学法国后,拍摄法国地铁上的读书人。
随着收集的故事增多,朋友们开玩笑说,这就是借机“搭讪”陌生女生啊,家人对此也颇有微词。对于朋友们的玩笑,我自辩从来没有主动向对方索要联系方式,没有动机和结果嘛;对于亲戚和家人的不解,只好暂时借用一些技术手段屏蔽掉一些故事。
4月19日,《北京晚报》在第20版面上,刊登了我的“地铁阅读”故事,并且采用了我拍的书籍图片。平时都是记录别人的故事,这次从别人眼里看自己的。采访是在1月底做的,面访的记者说,他们想做一期关于在地铁上读书人的故事,在微博上寻找资料,搜索“地铁阅读”关键词时找到了我发的主题。
当把这个消息发到家人群里后,他们慢慢了解到这个活动的目的,也不再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的举动。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在群里“提议”,“你下次要求索吻试试,看半年能不能超过21次,有横比更有说服力”,这么有挑战性的高大上的尝试,也就这位提议的帅锅有成功的魅力。
前几天,妻子问我准备“采访”多少位读书乘客,没有明确目标,只要还坐地铁,就会继续“搭讪”下去。
地铁·两本书的邂逅越来越难北京晚报记者宗媛媛
每个工作日,“码农”王昆都要搭乘地铁四号线,往返于南五环外的枣园站和北四环的中关村站之间。“单程要一个小时,好的是不用换乘,这段完整的时间拿来读书倒是很合适。”过去一年里,王昆读了54本书,多数都在地铁上完成。出门前,他总要在包里同时装上一本纸质书和一台kindle,再带上一支铅笔,用于随手做批注。读到精彩之处,他还会掏出手机摘录下来,“工序”从来不因在地铁上而打折扣。
这样的习惯一坚持就是五年,王昆发现,在车厢里遇到“同道中人”的情况越来越少,一眼望过去,多半都是“手机族”,这让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既然‘书友’难逢,何不趁有机会碰见时主动过去聊一聊呢?就像读书会一样,或许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下心得。”
去年11月初,王昆在一次途中恰好看到旁边的女士正在读《书剑恩仇录》,便鼓足勇气开了口,“您好,我正在做一个活动,希望记录地铁上的读书人,分享彼此关于书的故事,您是我遇到的第一位乘客,能不能两本书合个影?”让王昆惊喜的是,对方虽是一愣,但并没有拒绝,“我们从她正在读的金庸聊起,她也主动问起我在读的《小众行为学》。”话匣子一打开,两个爱书之人从如何选书聊到公司读书会,王昆还向对方推荐了王怜花的《江湖外史》。
在那以后,王昆每次都会用一小段文字写下地铁上以书会友的短暂经历——“大家都读过的书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切入点”,“《硅谷之谜》已经遇到过三位读书人”,“又一位东野圭吾的粉丝”,同时附上两本书合影的照片。只可惜,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半年左右的时间里,王昆一共遇到过21位读纸质书的乘客,“1月底,连续两周都没有发现,整个3月份也只有一位。”
但他没有想过放弃,正如他相信坚持读书可以影响身边人,“过去我妈妈和丈母娘晚上都习惯看电视,来我们家以后,发现我们很少开电视,都在读书,慢慢地也开始喜欢上阅读,现在我妈一周能读上一本呢!”
王昆期待着,在地铁上以书会友的活动可以传递开来,让读书人找到同伴,也让阅读不再只是车厢里少数人的选择,“之前遇到的一位书友后来去了法国留学,我就鼓励她把在法国地铁上遇到的读书故事写下来,没准儿‘地铁阅读’还能扩展成‘国际版’!”
#地铁阅读#这是一个和陌生读书人交流的活动。在每天上下班的4号线地铁上,如果碰到读书的乘客,我会上去请求两本书合影,再聊一聊书以及背后的故事。
这个活动起始于年11月,到目前为止(.04),一共遇到过23位读纸质书的地铁乘客。在微博上搜索“地铁阅读”主题,可以读到最新的故事。
关于“地铁阅读”的系列故事:
半价
地铁上撞见读书的人
半价
地铁上两次遇到同一位读书人
半价
在地铁上需要刻意找读书人吗?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北京晚报关于#地铁阅读#的报道
有人讀書,一起成长
赞赏
人赞赏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