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记者魏婧莫凡插图宋溪
原本想美美拍个照,结果遭遇店家强买强卖;以为赚到“0元学”的便宜,却被游说开通贷款;课余打算勤工俭学,稍不留神又掉陷阱……
瞄准年轻学生,网络上不乏各式各样的“优惠”,看似诱人,殊不知便宜的背后往往藏满套路。
摄影
低价全为引流连哄带骗费用翻几番
“古风写真,美到窒息!精修人像,出片速度快”……无论刷手机还是浏览网站,以99元甚至19.9元等超低价格拍摄写真的广告并不少见。近日,上海高院披露了一则“19.9元拍写真”纠纷,两名大学生到店付费后,架不住店员升级服装、加选照片、升级高价相册等各种持续推销,签订了多份“补充协议”,19.9元秒变2.6万元天价。由于付不出高额费用,店员现场引导两人开通网贷服务进行借钱消费。离店后,回过味儿的两人联系选片师,多次提出删减照片、减少费用,都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拒绝。
脸皮薄、易轻信的年轻女孩,成了“低价拍写真”骗局的主要目标。网友仟姗回忆,大学时和小姐妹逛街,一个学生样子女孩在马路口拉人,说上去一下就行,要不然完不成任务。自己同情心泛滥,就和小姐妹上去了。“销售拉着软磨硬泡,一直不让走。最后敲定了一套一千多元的,交了元定金才出来。当时也是被她说得迷了心窍,后来感觉不对劲。网上查到这家,都说选片时会让加很多钱,就选择‘及时止损’,定金也不要了。”
网友桃味回忆,去年自己被朋友叫去拍写真,说组成五人团就可以用99元拍一套。“我寻思挺便宜,还能帮朋友成团就去了。”到店后因为预想到店员会各种推销,桃味和朋友始终保持“定力”没有升套,反复确认有无后期收费,得知没有才拍了照。“拍完去拿照片,好家伙!不加元钱根本不给你照片,说是精修费。”据理力争一番后,老板道出个中玄机——“都是这样的啊,不说99怎么吸引你们!”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亮对此评价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显然这些商家并未遵循相应原则。而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大学生也应提高辨别能力,不要占小便宜。对不良商家的“强制消费”行为,可采取向消协反映、拨打等措施予以拒绝并脱身。
买课
0元只是幌子忽悠无资质人员贷款
大三学生小熊平时对动漫配音很感兴趣,早就想报个班专门学一学。但因网上的播音配音培训班都比较贵,她迟迟没能迈出第一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一条“0元学配音”的广告,点进去一看,除了“0基础在线学配音”的宣传语,旁边还有“新手小白学配音专业教程”“声音美化”等“精品视频”。但无论怎么点击,都无法观看视频,只是弹出一个培训机构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ys/1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