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科学领域著名杂志《自然》(Nature),很多人都不陌生。今后,来自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科研成果将定期亮相在这本顶级学术杂志推广展示,向世界传递中国创新实力。近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记者获悉,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已在北京设立办公室,还将继续与中关村、北京市科委等展开合作。
早在这次合作前,中关村生命园内诞生的科研成果就曾多次发表在《自然》杂志。去年9月,位于生命园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组在《自然》上发文,介绍了研究组在新型NOD样受体分子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近期,该研究组又再次在《自然》上发文,揭示一种新的病原菌效应蛋白阻断宿主炎症信号通路的机制,并首次报道半胱氨酸甲基化在调节信号转导中起关键作用。北生所副所长黄嵩告诉记者,过去十几年,北生所共发表近篇高水平学术文章,其中大概十分之一发表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生命科学杂志主刊上。
去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迎来建园20周年。历经多年发展,这家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创新为主的高科技专业园区已吸引多家单位入园,聚集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基础研发、中试生产、药品流通、终端医疗的全链条资源聚集,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园区之一。
生命园不断产出的创新成果吸引着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ys/13090.html